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简史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痤疮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5.html

中医大事年表

传统中医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疗法独特,蕴藏丰富的实践经验。纵览历史发展进程,其医学基础早在二千年前已形成,历代医家继承前人知识,阐发其理论,使原有基础得到充实和发挥,再结合各自的文化修养和医学经验,不断补充、创新,而形成现今的局面。总括来说,中医学的发展是以典籍注释为主导;利用前人奠定的基础为依据,将内容不断注释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认识这些发展进程,可深入体会中医的贡献。

传统中医发展进程,分为以下阶段:

1、医药起源

2、早期医药卫生活动

3、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4、医药学全面发展

5、医药学突出成就与创新

6、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7、近百年的医学形势

1、医药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人物事件/成就原始人在采食过程中,发掘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氏族公社时期发明了火,衍生熨法和灸法。当时的治疗手段常渗入巫术*帝与炎帝(神农)传说中的中医药始祖。

2、早期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年)

人物事件/成就根据甲骨文记载,当时已有许多病症名称,同时开始有除虫、洗澡、洗脸等卫生知识。伊尹传说他精于烹调,是汤液的发明者。

3、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周(公元前-年)

人物事件/成就《周礼》记载了食医、疾医、疡医及兽医等医事制度,并有四时流行病和「五*」之药。医和用「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成因。扁鹊中国第一位正式传记的医家,创立了中医诊断基础。「阴阳」及「五行学说」约于此时应用在医学上。《*帝内经》分为《素问》及《灵枢》二册,是当时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亦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秦、汉(公元前-公元年)

人物事件/成就《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的中药学参考文献,内容显示当时已有中药复方配伍理论。哲学及宗教思潮崛起,开始影响中医药的发展。师徒相授乃是当时主要教育培训制度,但开始以考试制度来筛选医师。《神农本草经》最早期的完整中药学文献。总结了当时的用药经验,共载药物种,对药性、功能等已有概述。华佗开创中药麻醉法,提倡体育疗法(导引除病),创立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亦即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

4、医药学全面发展

三国、魏晋及南北朝(公元年-年)

人物事件/成就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中医脉学专着,奠立了脉理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基础。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最早期的完整针灸疗法参考文献。记有大量古代医学文,为后世发展建立规范。葛洪《肘后救卒方》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包括临床常见病、急病,以及相关的治疗摘要。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第一本药物炮制学专着,为当时制定了药物炮制的规范。龚庆宣《刘涓子*遗方》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专书。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共载药物种,对当时的中药知识作了勘订整理。本书为后期中药分类的典范,是直至7世纪中期的主要医药文献。

隋、唐(公元-年)

年代人物事件/成就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国最早的病因证候学记录,共载种病证,详细论述了疾病的病因和症状,还包括诊断及预后。唐*府设立「太医署」,成立医学教育机构,开始有分科教授医学。一些地区性学府亦开始兴办。苏敬《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府颁行的药典,共载药种,并开始绘制药物图谱。-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包括理论、医方、诊法、治疗、食养及导引等多方面著述。-孟诜《食疗本草》一本总结食用和治疗的本草专着。-陈藏器《本草拾遗》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对方剂学发展很有意义。王焘《外台秘要》为总结性著作,为研究唐朝以前医学的重要参考著作。-蔺道人《理伤续断秘方》中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着。-昝殷《经效产宝》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着。刘翰、马志《开宝重定本草》记载药物已达种,分类方式先进。

5、医药学突出成就与创新

宋(公元-年)

年代人物事件/成就-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受命于宋*府编辑的大型方书,共载药方16,首,还包括理论、法则、组合、用药等完整知识。本书是总结公元10世纪以前的大型临床方书。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受命主持设计及造针灸铜人,为中医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宋*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校定古代医书,编写本草、医方,并刊刻印行。掌禹锡《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书中记载的药物达种。苏颂《本草图经》中国第一部刻版药物图谱。苏轼、沈括《苏沈良方》个人编著方书宋*府设立「太医局」,下设「卖药所」,后改称「医药惠民局」。即国家开设药局,为公共福利而设。唐慎微《证类本草》个人编著,代表宋代药物学最高成就。韩只和《伤寒微旨》早期研究《伤寒论》专着。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论述痘疹病源及治法,并附有方药。杨子建《十产论》详述各种难产和助产方法,为妇产科专着。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早期研究伤寒及时温病的专着。杨介《存真图》较早地利用解剖经验,根据实物描绘而编成的解剖图谱。宋*府设「修合药所」,后改称为「医药和剂惠民局」。即官方药物炮制坊。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府属下药局的成药处方指南。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医方典籍之一,为当时制药的规范。朱肱《类证活人书》将《伤寒论》原文以问答形式 述,并增补原书治法之不足。宋医官合编《圣济总录》宋*府编修医书,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寇宗爽《本草衍义》在本草理论上提出气味新说,同时评论当时的一些谬误。阎孝忠《小儿药证直诀》引用名医钱乙(-AD)的理论与经验编成,此书对后世儿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作用。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个人编著方书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现存全面注解《伤寒论》的最早的注释本。刘昉《幼幼新书》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作者发明小儿指纹观察法,如虎口三关指纹检察等。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进一步阐述「三因致病说」,为后世病因著述所遵循。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研究《素问》,探讨疾病发生机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重视「五运六气」学说。张元素《珍珠囊》对药物归经学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崔嘉彦《崔氏脉诀》将《难经》《脉经》《脉诀》内容加以论述,精炼了脉学。宋太医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由南宋太医局刊刻,又名《保幼大全》。收编了南宋以前的儿科资料,总结精髓并加以系统论述。张从正《儒门事亲》提倡「六门三法」。1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首创以因证配穴,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张杲《医说》较早的中医史专着,广泛汇录南宋以前记载于各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等史料。闻人耆年《备急灸法》讨论常见急性病证的灸治法专着。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一部内容丰富的总结性妇产科专着,长期为后人所应用。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发挥了张元素(-AD)脏腑辨证之长,书内区分了外感与内伤病证。宋慈《洗冤录》法医学专着,为处理死伤狱断案的法典和依据。李杲《脾胃论》内科脾胃病专书,很有实用价值。严用和《济生方》个人著作,为严氏50余年经验的总结,收载药方首。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论述痘疹病因治法,并附有方药。陈自明《外科精要》本书标志当时外、伤科的确立。

金、元(公元-年)

年代人物事件/成就曾世荣《活幼心书》元代专书,选录了切于实用的儿科验方。王好古《汤液本草》介绍药理、各病主治药、用法和炮制。忽思慧《饮膳正要》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般饮食卫生法则。齐德之《外科精义》对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断方面都有一些新观点。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设有骨折脱位的整复及固定专论,对骨伤科有重要贡献。朱震亨《格致余论》力倡「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局方发挥》反对忽略辨证,机械地搬用「局方」和滥用辛燥药物的风气。

6、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明(公元-年)

年代人物事件/成就王履《医经溯洄集》本书将伤寒与温病区分开来,分别对相关的治疗方法加以详述。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朱橚《救荒本草》选定可供灾荒时食用的植物种。明*府《永乐大典》大型类书,收载明代以前的医书甚多。乃古代中国最大的典籍。冷谦《修龄要旨》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书。医院特请专人仿照宋代式样,另行铸造针灸铜人。王纶《本草集要》药物专着,发展了陶弘景(~AD)的通用药分类法。薜己《口齿类要》现存早期的中医口齿科专书。高武《针灸聚英发挥》汇集了16世纪初以前,十余种针灸文献的理论与治疗经验,同时附有作者的一些见解及评论。薜己《内科摘要》中医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正体类要》记载正骨手法19种及外科方剂等,论述简明实用。江氏父子《名医类案》载录了历代名医治案。是中国第一部以疾病种类编纂的大型医案专着,不仅对历代临床医家有指导作用,对医案学发展亦有重要的意义。沈之问《解围元薮》最早的麻风病专书。薜己《疠疡机要》麻风病专书,有关辨证论治,方药及验案介绍。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辑录余部医籍,并将其他文献中有关医学内容也加入编纂而成。李时珍《濒湖脉学》丰富了中医脉学内容人痘接种法见于记载,之后广泛流传,并传入欧洲多国。李梴《医学入门》医学启蒙与入门专着,附有医德专述。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前的中草药经验与知识。吴昆《医方考》扼要论述有关方剂之命名、药味组成、方义、功效、适应证、加减应用、禁忌。是明代著名的方剂学著作。马莳《*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将《素问》《灵枢》重新分卷加以注释,也是《灵枢》的最早全注本。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将《伤寒论》原文详加考订注释。高濂《遵生八笺》有关养生保健的论述。杨继洲《针灸大成》介绍了综合针灸与药物治疗的经验,是明代重要的针灸专书。王肯堂《证治准绳》包括杂病、类方、伤寒、疡疮、幼科、女科共六科诊治法则,又称《六科准绳》。龚云林《小儿推拿秘旨》总结了前人有关小儿按摩疗法及成就,并加入作者经验。龚延贤《寿世保元》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的诊断及综合疗法。陈实功《外科正宗》主张对外科疾病调理脾胃,并对多项手术及癌肿有精确描述。武之望《济阴纲目》以经、带、胎、产诸病分列纲目编撰,便于妇科临证应用。缪希雍《炮炙大法》对学习、研究中药炮制法,及用药注意事项均有重要参考价值。1张介宾《类经》根据性质将《内经》原文再分类,并予以注解,很有参考价值。陈司成《霉疮秘录》较早的梅*专书。张景岳《景岳全书》有关内科疾病的综合性医籍,包括理论、诊断、治疗、各家论述评议、经验、方剂等。是论述理论与临症各科诊治的全书。施沛《祖剂》收集明代以前著名方剂,并加以归类 述。对古代方剂学有参考价值。吴有性《温疫论》创立「戾气」学说,即现代有关细菌或病*性传染病学说,对传染病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李中梓《内经知要》《内经》精简注释

清(公元-年)

年代人物事件/成就傅仁宇《审视瑶函》记载眼科病证证,余方剂,附有插图,又称为《眼科大全》。祁坤《外科大成》记有外科辨证论治要点与常用方剂。柯琴《伤寒来苏集》为《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合编本。张志聪《*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使《内经》的不少疑难问题得到阐明。1汪昂《医方集解》一本应用较广的方书。赵献可《医贯》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提倡温补疗法。李用粹《证治汇补》收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论述和经验,共载80余种病症的辨证论治。汪昂《本草备要》介绍药性专书,书中已明确地指出吸烟的祸害。《汤头歌诀》中医方剂学重要入门书。张璐《张氏医通》医学丛书,记载古今各科医学知识,还介绍了接种人痘方法。夏鼎《幼科铁镜》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见解;对于指纹望诊及惊病的各种病证也提出不同的看法。王宏翰《古今医史》有关医学史论述。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受命于清*府编辑的大型类书,内有《医部全录》卷。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对《金匮要略》进行校正、注释和阐述,说理清楚。《伤寒贯珠集》将《伤寒论》原条文作适当的连贯与再分类。程钟龄《医学心悟》综合性医书,在医学入门书中很有影响。其中也谈及医德的具体要求。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根据家传四代外科经验撰成。吴谦《医宗金鉴》受命于清*府修纂之医学丛书。流传颇广,为学习中医的重要读本。介绍了人痘接种方法,并绘制多类骨伤治疗的用具图。叶天士《温热论》有关温热病理论与经验总结。《临证指南医案》医案专辑。陈复正《幼幼集成》根据前人的儿科论述,结合作者本人40余年经验与体会写成。张宗良《喉科指掌》喉科专着。吴仪洛《本草从新》对于鉴别药品真伪,药物性味与加工炮制方法均有介绍。徐大椿《伤寒类方》将《伤寒论》内首方剂再次分类与校注。赵学敏《串雅》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与知识,突出民间走方医用药优点。吴仪洛《成方切用》收方丰富,条理清晰,注释引证详细,对学习方剂及临床应用很有价值。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总结了年以前药物学成就,载药种。唐大列《吴医汇讲》最早的中医杂志。吴鞠通《温病条辨》确定了温病学说的研究范畴,以及在人体的具体定位。使温病学说更完整及系统化。高秉钓《疡医心得集》书中常从内科角度论述和治疗外科疾病。是清代三大外科学派中,颇具影响的外科代表作。钱秀昌《伤科补要》骨伤科专辑。陈修园《南雅堂医书全集》医学丛书。医院内永远废止针灸科。傅山《傅青主女科》后人将傅青主(-AD)以及其他医家,有关女科经验辑录而成。对带下、血崩、种子、妊娠、正产、难产、产后有简要论述。章楠《医门棒喝》广泛讨论医学理论、诊法,以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并附有医案。王清任《医林改错》根据尸体解剖及临床经验写成,强调解剖学的重要性。郑梅涧《重楼玉钥》根据个人的喉科理论与诊治经验整理而成的专辑。江考卿《江氏伤科方书》有关金疮、接骨、跌打、损伤等骨伤科疾病专着。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设置医馆。西医学开始广泛传入,形成了中西医并存局面。周松龄《小儿推拿辑要》对儿科杂病方面,传统按摩疗法的应用。1中美签订平等的「望厦条约」,规定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置医馆及礼拜堂等。1鲍相璈《验方新编》汇编了当时一些单方、验方及秘方。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药物图谱,共收载植物1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中药的资料性著作,共收编植物种。王孟英《温热经纬》是温病学论述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专书。《王氏医案》医案专辑。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病、杂病等治疗验案。费伯雄《医醇剩义》继承前人基础,总结了一些慢性病经验,并自创许多方剂。吴尚先《理瀹骈文》主张利用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作者不但广泛吸取前人的外治论述,又收集民间外治法经验。费伯雄《医方论》强调应根据病情处方,反对滥用某些通用方剂。潘蔚《女科要略》系统简要地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的证治。天津开办「医学馆」,表示中国正式自辨西医学教育。雷丰《时病论》介绍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辨证立法的依据。作者又拟定了一些自创的疗法及方药。唐宗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著《血证论》有关血证的论述。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介绍各种按摩手法,附有儿科推拿的取穴及手法图说。马培之《外科传薪集》对外科疮疡诸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将人体结构、脏腑图像与西医生理解剖知识,以图谱相互参照,加以论述。郑肖岩《鼠疫约编》记载鼠疫预防及治法,并附有医案和验方。《伪药条辨》分门别类来订修丸散膏丹方书,并考定讹传药品。民国*府汪大燮等卫生官员首次正式提出议案,要求取缔中医学。

7、中医学近百年的形势

年代人物事件/成就北洋*阀*府主张废止中医,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各地组织了「医药救亡请愿团」进行斗争1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共收名词、术语、医家、医着70,条目。恽铁樵《群经见智录》论述各种医学典籍。-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综合性医书。在辨证论治选药立方上,结合中西医学理论与医疗实践,理论见解独到。恽铁樵《伤寒论研究》在中西汇通的观点上,注释、补正、阐发《伤寒论》原文。民国*府当局禁止把中医课程列入医学教育规程。余岩等人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使摧残消灭中医的活动达到高潮。上述事件引发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抵抗,最后决议被迫取消。「中央国医馆」成立,致力推动中医科学化思潮。吴炳耀《针灸纂要》介绍针灸取穴法,附有歌谣、解剖图谱、经穴彩图等。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民国*府颁布「中医条例」,当中仍充满歧视中医的内容。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着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府召开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中西医结合方式」的卫生行*方针。中医研究院成立。中医学院相继在成都、上海、北京及广州等成立。同年举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医院校统编的第一版中医教材正式出版。第二版中医教材出版。卫生部制定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案。中医出版社成立。1《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向文化部报送了《中医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草案》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9个项目列入名录。*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部等部委高度重视,对中医药予以重点支持。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有关部委编制完成了《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到年,总投资.2亿元,重点建设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和改善医院的基础条件

30位国医大师

6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在京召开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首届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进行表彰,以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推动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简介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年,国民**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发源于中国*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公元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年)到隋唐五代(公元--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到了明代(公元--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引起了传统中医界的重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时医学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态度和主张;一些人对传统中医一概加以鄙视,认为不科学,极力主张取缔;一些人拒绝接受新事物,认为西方医学全部不适合中国人;有一些受过西方思想的人,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迫切探索发展中国医学之路,试图把西医学术加以汇通。当然根据当时历史背景和医家们本身条件限制,其汇通中西医的活动,未能取得明显的成就。

中医药学在中国历史悠久,自1年国家《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之后,年我国又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在*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远古时代

远古时代(公元前0年)

在这时期,中国版图上已形成不同的部落,起初始祖居民穴居野外,为生存必须与自然界斗争。在寻觅食物过程中,他们发现某些食物能缓和身体不适,但某些食物有*性,能引致死亡。火的应用对当时穴居部落起了重要的改变,熟食不但缩短消化食物的过程,而且火能御寒、照明、驱散山洞中的潮湿,改善居住的条件,自然也减少了疾病。当时人们利用热石取暖时,发现以石头烘烤不同的体表部位可以舒缓某些不适,另外亦发现利用骨针捶击特殊位置可舒缓某部位的痛楚。这些经验奠定了草药、针灸治疗的基础。

当时虽没有医生这种专职,但一些专长这方面技能的部族成员被尊称为"巫",因为他们治疗时往往结合巫术。

*帝与炎帝

相传这个时代有两位传奇人物,*帝与炎帝(又名神农)。历史学家虽不能确定他们是否真正存在,但可以确定他们的年代大概是公元前-年。两人都被认为是中医药始祖之一,对中医药贡献良多。

这两位人物被认为是两本中医巨著的作者;《*帝内经》及《神农本草经》,此著作现今仍为人们广泛应用。据历史学家估计此乃托古之作,在古时人们喜欢将受尊重的老师或重要人物指定为某著作的来源,其实他们并非真正的作者。

商代(公元前-年)

商人民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河盆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祖先之一。他们行医的方式非常原始,往往将迷信、传说及治疗经验结合应用。据当时出土的水牛及乌龟甲骨文记载,已有数种疾病的描述和治疗方法,人们更以酒及热水作药物,利用针及青铜刀作手术用具。相传以汤液治病始自此期。

商人认为自己的存在与天地万物关系密切,大家所处的位置是,天堂在头上,地球在脚下,而人在两者之间。他们的信念是"地球是扁平的,并由三块同心方块组合而成",并以这个盖天说法来解释一切自然定律,而人与宇宙之间也因此而建立了很多联系。举例说,人类身体的皮肤被认定与地球的扁平特质相关;而五脏与五行的木、火、水、土和金相关;眼睛及耳朵与天上的太阳及月亮相关等。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基础。

周朝(约公元前-年)

共分为四个时期:

*西周公元前-年

*东周公元前-年

*春秋时代公元前-年

*战国时代公元前-年

儒学及道家思想

周人于公元前年灭商而建立西周王朝,虽然沿用商代遗留的礼仪及制度,但人们开始反抗旧有的礼节及思想。在这段时期,人们开始道德崩溃,封建诸侯之间时有战争,*治及社会极不安定。两位历史人物应时冒起,其一是始创儒学的孔夫子(公元前-年),他是社会改革者和导师,希望将动荡的时局回复平静。与其同时代的还有老子(生于公元前年),是道家思想始创人。道家思想偏向于哲学方面,而儒学则讲求实际。这些思想至今仍影响中华文化,对中医的实践非常重要。

宫廷医师

周朝医药当比商代为进步,但皆集中在王宫,并已有制度。根据《周礼》的记载,东周时期已存在有系统的医疗组织,宫廷医师需接受不同的专科训练,例如疾医负责疾病治疗工作,属现代医学的内科,疡医负责治疗疮伤、皮肤病、骨折或其他创伤,食医负责王宫内饮食调配,相当于今日的营养师。另外还有负责动物治疗的医师,是中国首个法定的兽医。其时医术已开始分门别类。

扁鹊

扁鹊的行医手法是以四种中医检查步骤为基础,即观察病人舌、耳、鼻、眼、面、口及喉;听诊病人语气、咳嗽或其他身体异动;详细询问病人的发病过程;最后会替病人搭脉。他更相信疾病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所造成。以此,扁鹊被喻为是妇科、儿科、眼科、精神科及耳鼻喉科的治疾圣手。

《*帝内经》

在战国时代,中国处于七国诸侯分割的情况。约于此时,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开始应用于疾病成因方面,更被发扬到作为学校教材并记载在文献中。阴阳学说一直未能确定是源自那里及什么时期。

《内经》虽称是皇帝所写,其实是由数位作者经过长时间汇集而成的作品,它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由《素问》及《灵枢》两书合成,《素问》于春秋战国未期完成,而《灵枢》成书于公元2年,又在汉代(公元前年至公元25年)修改。《内经》是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内容非常广泛,除了医学,亦阐述道德、哲学及宗教。其主题渗透、贯穿道家思想、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各方面。

在-1年,长沙马王堆墓穴出土了一批医学文献,属于公元前年以前的文物,其中有一本叫《五十二病方》,详细记录了52种疾病及52种方剂,是中国最早的中药学参考文献。虽然如此,《内经》仍是最广泛参考的文献之一,现今许多学者仍以《内经》的丰富内容为启迪。

秦汉

秦朝(公元前~年)

关于秦朝

秦叔(秦始王)是首位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不但利用武力征服六国达到统一目标,还统合各地的制度如货币、文字、度量衡单位等,以提高统治及管理效率。秦始王以严苛手段治国,引起贵族和学者们不满,并于公元前年,发生了"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秦始王把位学者坑死又烧毁很多重要的历史文献,以警戒对抗他的人。幸运地一些有关占卜、医学及农业书籍得以保全。最后秦朝因农民起义而灭亡,成立汉朝。与此同时,中医药体系,随同大量医疗实践的开展,内容开始充实及提高。

汉朝(公元前~公元年)

*西汉公元前~公元24年

*东汉公元25~年

关于汉朝

刘邦于公元前年成功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当时边境外的游牧民族不断侵犯,于是西汉将这些部族征服,使中国的版图因而扩大,地域包括现今的蒙古、东北九省、朝鲜、中国南部、越南以及亚洲中部。同时因为营商方便,中国西北方出现了"丝绸之路",形成一条兴旺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及经商的通道。公元9至23年,王莽,篡改西汉,成立新朝,新朝很快灭亡,之后进入东汉时期。

汉朝是一个在艺术、哲学及科技都有创新的时代。例如在公元2年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一种测量地震的仪器。而各方面的医学理论、体系亦初步形成了。

哲学及宗教的角色

哲学、社会价值观及宗教对中医药的发展影响深远。不同派系的哲学及宗教思潮包括佛教,由此时崛起,并开始广泛流传。此外因为纸张的发明,许多不同的书籍开始出现例如司马迁(公元前~82年)的名著《史记》。有更多医书出现了而且质量不断提升。当时儒家理性思想相当普及;很多学者或学校开始习究和记录医药文献,以实践自己的理念。中医药的实践开始注入哲学思想,例如道家的养生思想、儒家的行医规范等等。

道教及长生不老

由于封建统治者都梦想长生,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搜求药材及炼丹的风气因而盛行起来。而当时的其他玄学如佛教也渗入了道教教义。例如汉桓帝(公元~年)邀请一批与道教支派有关系的印度佛教高僧入宫,希望为他提供长生不老仙丹。此为中医药方剂学的起源。

医学教育的发展

师徒相授制度是东汉常见的培训医师方法。通常以家传形式进行,以确保稳定及可靠的收益。要成为名医则仍重经验,文献《曲礼》说:「医师的医术若非前三世所传下来的,最好不要服用他所处方的药」。选拔学徒的过程非常严谨,就算《*帝内经》内亦强调选拔的重要,因为徒弟的成功会为师傅带来荣誉。那时的人亦利用著名医籍来自我学习医术。

以考试形式来选拔合资格医师最早出现在汉朝。汉元帝在公元前43年要求所有侍候他的医务官员必须通过考核。但这个考试不一定建基于医学知识,而是以他们的行为是否达到"廉、信、礼、义"的规范为目标。这与当时奉行儒家思想,有为而治的实施有关。

除了在朝廷有侍候皇室百官的医师之外,在*队及诸侯管辖地方也有医官。当时疫病非常流行,朝廷会遣派官员巡视,赐医药救灾。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汉代的重要著作,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是以产生治病的本草记录,并以植物为主。此书是后人托名"神农"之作,成书时间不详,估计约在公元前1或2世纪,是中国最早期的完整中药学文献。

此书记录了种中药,内容包括种植物类,67种动物类和46种矿物类。其次根据药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种多属滋补养生类,没有*性或*性小,可长期服用,例如人参。中品药种多属补养兼有预防作用,某些含*性,例如当归及麻*有时会产生*性反应,须由医师处方用药。下品药种,一般具有*性,是专用于治疗的药物。例如植物类巴豆,用于通便、消水肿及去痰。

汉代名医

汉代冒出很多名医,仓公淳于意(公元前~年)是首位保存病人记录的医师;汉和帝时的太医丞郭玉及汉哀帝时的伍宏都是公元一世纪时期的名医,针灸医术高明。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又名张机(公元~年),汉末时期人,博览群书,潜修道术,一时称为良医(后世称为"医圣")。写成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即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他首创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及厥阴等六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及方法。是中国最早的理论结合临床诊疗专书。之后在宋朝(公元~年),此书再次被编写,并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册。

华陀

华佗(公元~)与张仲景同期,他四出游历为百姓治病,并学习当地医师们的医术。华佗精于外科手术,善用麻醉药物。华佗将「麻沸散」溶入发酵饮品中,在手术前给病人服用,这是一种麻醉剂,后来相信是大麻之类的草药,当时没有记录。除此之外,华佗更提倡体育疗法(中医称为导引病),创作"五禽之戏",模仿虎、鹿、熊、猿及鸟的动作姿态,从而达到保健强身的目标。华佗有弟子吴普、樊阿二人,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医。吴普依据华佗导引之术活到90岁,并且耳聪目明,牙齿完整。樊阿精于针刺术,将针刺方法引伸至背部及胸部应用。华佗的著作早已失去,之后由于宗教信仰及制度问题,外科手术不能进一步发展。

华佗"五禽之戏"的五种姿态

董奉在汉末献帝时,是一位名医,医术精湛。

公元年,*巾起义并成功将汉室灭亡。各地势力强大的*人掌权,最后大约于公元三世纪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的*治家曹操,常召华佗医治他的偏头痛,及后因故曹操将华佗处死。

三国魏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公元~年)

*魏国公元~年

*蜀汉国公元~年

*吴国公元~年

两晋时期(公元~年)

*西晋公元~年

*东晋公元~年

南朝时期(公元~年)

*宋公元~年

*齐公元~年

*梁公元~年

*陈公元~年

北朝时期(公元~年)

*北魏公元~年

*东魏公元~年

*西魏公元~年

*北齐公元~年

*北周公元~年

关于三国、魏晋及南北朝

公元至年间为中国的中世纪,在文化及科学等方面都有重要发展。东汉灭亡,*队强权在各地割据一方。在这段期间,南方比北方相对稳定及文明。同时佛教在全国迅速传播,北魏时期更大力提倡佛教以稳定*局。佛教的流传使到印度文化传入中国。结果有关数学、天文及医学知识发展兴盛。医药学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汉代的基础上,广泛总结经验,出现了大量的医学著作,特别是脉学、针灸学、本草学及方剂学方面。

三国鼎立(公元年)

医学教育

这个时期医学教育水平已提高。公元年南朝宋文帝时,太医令秦承祖要求朝庭派医官培训医学生以广传授,此属朝廷指派医师教育中医的创举。虽然皇家学院早已在公元前年成立,但其时主要教授文学、哲学及行*等,很少关于医学。然而在公元年,皇家学院已扩充,置有中医学博士及助教。

针灸医术

针灸疗法在中国很普遍,是中国的物理治疗,源于古人发现利用石针刺压,可以有效地缓解身体的疼痛。先前描述的多位医师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及樊阿都因此疗法而闻名。《*帝内经.灵枢》亦有记载有关针灸医术的应用。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是一本针灸疗法的典范。由皇甫谧所撰,总结了以前各书有关针灸疗法的经验,是最早及最完整的针灸疗法参考文献。此书论述经穴,包括有关中医解剖、生理并深入描述经脉概念。另外也说明取穴部位及用针技巧,以及针灸的临床指标及应用后反应。

脉学

中医的内容里早已有血液及循环系统的概念,他们认为人体内有两个不同的循环系统,不同的物质在这两个系统内流动。血液从心脏泵出后,经血管灌输全身。而气是一种能量,从肺泵出后,经看不见的经络运行全身。

王叔和

《脉经》

王叔和(公元~年)是魏晋间的名医,所着的《脉经》集古代诊脉法的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此书定脉象为24种如浮、滑、沉、弱等并有简明扼要的叙述。以动脉搏动的深浅、快慢、强度、节律及脉波形态等诊断病情及考察疗效。

方剂学

炼丹方士

炼丹方士被认为是早期的药剂师。由于早期道教的长生思想,炼丹术非常普遍。在方士们研究不死之药的同时,炼丹方士们取得了不同化合物或金属提炼技术,因而制出新型药物及滋补品。

葛洪《肘后备急方》

完成了巨著《肘后救卒方》或《肘后备急方》,是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书中描述临床常见疾病的疗法,也包括预防策略,例如使用格离区防止传染病漫延,同时又提议利用药物预防疾病发生。葛洪主张利用简、便、廉、验的疗法,一些方法沿用至今,如草麻*及常山分别用于治疗哮喘及疟疾。据此书记载,当时对于一些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疟疾、天花、麻疹及霍乱等已有较清楚的认识。

本草学

《神农本草经集注》另一位对中国医药发展有贡献的医家是陶弘景,是南朝齐、梁间的著名药物学家,他校订《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共记录种药物,除了增加对每种药物的说明外,还将药物分做玉石、草本、虫兽、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类,成为后期中医药分类的标准。这本书是直至公元7世纪中期的主要医药文献。陶弘景亦将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改篇,撰成《肘后百一方》。

当时的炼丹方士及医师都是将手写的医学记录互相传阅,更有人雕刻在寺庙的石壁上以方便参考。例如在河南省洛阳附近的龙门佛窟里,发现了一批公元6世纪未期的医学文献,在佛窟墙壁上发现约篇医方,其中一篇是记载先前提到的葛洪以常山治疗疟疾的方法。

其他重要医学文献

其他此期的重要医学文献有雷敩的《雷公炮灸论》,是第一本药物炮制学专着。书中主要描述植物类药,系统地总结药物炮制方法,如炮法、蒸法、煮法等,一直到现今仍然受到高度重视。另外公元~年间,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遗方》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专书。广泛记载了公元5世纪的各种外伤疗法及皮肤病如疮、疖、疽等疗法。其中的一个经典是提及用水银药膏治疗皮肤病。

隋唐

隋朝(公元~年)

关于隋代

这段时期战乱频密,人们都希望再一次将国家统一,以回复前汉般的繁荣倡盛。公元年,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权,之后更将南朝最后的国家——陈国打败,统一了中国,他建立隋朝并自称为隋文帝。然而隋文帝的继承者,隋炀帝横征暴敛,激起民变。终于公元年被李渊推翻,之后建立了唐朝。

巢元方(公元年)

巢元方是一位太医博士,即是皇帝的医师。公元年,巢被隋*府指派编写《诸病源候论》又称《巢氏病源》。这书共50卷分67节,论述了1,种病症。它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反映早在隋代就对病源的探讨,发病机理的分析,以及对症候的描述方面,有了相当深入、系统地探索,是中国最早的病因证候学记录。此书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皮肤学、眼科及耳鼻喉科。这本书对病症的详细描述,引起深远影响,许多后世中医著作对有关的论述都是直接或间接引用本书的原文及论点。

唐朝(公元~年)

关于唐代

唐朝是由李渊建立的(公元~年)。之后由他儿子李世民继位,著名的唐太宗(公元~年)。早期唐朝以多样化的怀柔-羁留手段,形成很多民族部落的归附,扩大了国家版图。唐朝行*机构完备,法律制度严密,经济繁荣,成为当时极为富庶及高度文明的国家。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诗词绘画,佛教儒学等十分兴盛,对医学发展影响深远。唐朝*府重视医疗,临床医学成为主流,且日趋专科化。另外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中医学内容。当时已有较完善的教育机构。

太医署

公元年唐*府设立了"太医署",由行*、教学、医疗及药工四部组成。而医师培训后,主要会为皇帝,皇室及贵族们服务。医学教育分为两方面:医疗及药学。

皇室医学院

包括医科、针科、按摩科及咒禁科。医科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之基础课程,然后再学习临床之内科、儿科、外科、耳鼻口齿科及拔火罐科。咒禁科即以法术驱邪治病,是受道教及佛教等影响的重要中国传统,反映了中医全面性的治疗手法中,精神修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药园

同时期在京城还设有药园,招收青年充当学习生,学习种植及制作药材,以培养药学人材。

考试

考试制度

这个时期的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设立考试制度的国家,并促使其他国家相继仿效。公元年,阿拉伯也开始要求医生通过考核来确定资格。直到公元年,西方国家罗马才立法,要求设定考试以评定医生资格。

唐太宗执*期间,公元年,即太医署成立5年之后,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公元年,地方*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公元年,地方*府已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医学教育形式因此而并非只有"师徒相授"了。

第一部国家药典

《新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颁行的药典

先前曾提及《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药典参考,大概是公元前一和二世纪的作品。之后被陶弘景(公元~年)校订并重新命名为《神农本草经集注》。也是中医本草的重要文献。唐朝首创由*府委任组织编撰药典颁行全国。在公元~年间,唐*府命令苏敬等20位同业专家集体编撰,同时又诏令在全国各地征集道地药材,绘成药图。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府颁行的药典《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的*府药典要早多个世纪。

中外医药交流

佛教徒去印度,朝圣并带回经文

由于中国强士不断扩张,交通运输系统改善了,与外面的文化交流增加,中国派医师到外面如高丽、日本、印度及越南等,很多前述的医着又被翻译成该国语言。中医学开始渗入其他医学文化。另一方面,这些外来的文化也扩充了中医学内容。从韩国输入了很多草药,例如人参、白附子、玄胡索等,从越南输入的也有香草,苏木和丁香等。

由于佛教普及,僧侣们常常往印度朝圣,加强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许多印度医书被翻译成中文,据记载当时有印度医生在中国行医。中医眼科技术的提高也归功于印度医术。作为回报,中国药材例如麻*、人参和白芷等被带到印度。

由于阿拉伯商人到中国经商,中药也影响了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将炼丹术、脉诊技术以及草药如大*、肉桂等带回国。炼金术就是经此而流传到西方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新品种草药例如香、没药和葫芦巴等输入了中国;来自波斯的无花果,今天仍是中医用于通便的常用药。此外西藏医药也从中医及阿拉伯医学中获益。

孙思邈(公元~年)——药王

孙思邈(公元~年)是中国医药发展史里最有影响的医师之一,他的行医手法及医德尤甚。由于自己身体虚弱,使他对医药产生兴趣,并以自己为首位病人。孙思邈精通医药、佛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当时隋文帝、唐太宗及唐高祖都希望诏他入朝为官。然而孙思邈一一拒绝了这些职位,而是贡献自己的一生为普通百姓服务。他相信最佳的治疗方治是预防疾病发生,最差的治疗方治是当疾病开始后才处理,后者意谓医师们不能保持病人身体健康。

孙思邈最出名的著作是《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共30卷记载首医方。《千金翼方》共30卷记录了条药方。孙思邈对疾病的观念及疗法至今仍受高度重视。当时他已了解到霍乱及痢疾的成因是饮食不洁,而非人们普遍相信的邪恶之说;他正确地认识到肺结核是一种肺脏疾病,亦是创新的观念;他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麻疯病专家,有记录说他治疗过个病例。

孙思邈亦闻名于诊断及治疗营养缺乏病。虽然他不了解甲状腺肿大的原因(甲亢是由于碘缺乏所致),但他知道会发生在山区居住或饮用不洁食水的人士;于是处方鹿及羊的甲状腺给病人,以提高甲状腺素的摄取量。对于夜肓症(维他命A缺乏引致的夜晚视力不良疾病),孙思邈利用、牛及羊的内脏将此病治愈,肝脏含丰富维他命A,可以补充病人的不足。他亦是医学历史上,第一位记录脚气病之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医生,脚气病是一种由维他命B1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疾病。孙思邈会处方给脚气病人富含维他命B1的复合方剂。

孙思邈倡导积极养生,反对魏、晋时期盛行的服仙丹求长生方法。他强调更积极的方法,例如锻炼气功、体操及推拿等,以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他反对日常生活中过度饮酒、食用未经处理的肉类及在公共场所吐痰。孙思邈认为在诉诸用药之前,应先尝试饮食治疗。

孙思邈的其他创新包括针灸和药物方面。他主张针药并用,并探索出新的应用穴位,创制彩色经络图。他认为艾灸应该在施行针刺疗法之前执行,而且强调使用阿是穴,是今天被医家们常用的穴位。孙思邈有非常丰富的草药知识,而且非常注重收割季节及处理药材方法。对中国药物学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五代、宋

五代(公元~年)

*后梁公元-年

*后唐公元-年

*后晋公元-年

*后汉公元-年

*后周公元-年

由于唐朝的崩溃,中国再次分裂,有一系列短暂的朝代在开封建立统治王朝,而其他地域也各自形成独立的州郡。

辽国(公元~1年)

辽国是由契丹部落在北方建立的强势王朝。宋朝时,必须支付极大量金钱给他们,以维持和平的关系及避免侵犯。

宋朝(公元~年)

*北宋公元-年

*南宋公元-年

关于宋朝

赵匡胤于公元年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北宋王朝始终未能完全统一中国,北面有契丹建立的"辽"及*项族建立的"西夏";西部有吐蕃势力;南面又有"大理"及丁琏王朝。这些*权及势力由始至终威胁宋朝。最后北面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于公元年挥*南下,迫使宋廷迁都至南方的临安,形成了南宋北金对峙百余年的局面。直至公元十三世纪末再次被蒙古统一。

宋朝在农业及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上,社会产生力提高,商业发展迅速。因此一批城市中产阶层冒起,但他们大都沉溺在安逸奢华的生活。同时海上贸易亦因商队增加,以及陆路混乱而迅速扩展。另一方面,很多新思想涌现了,对医学有一定的影响。儒学思想亦再次复活,哲学家称之为新儒学。宋朝廷内的改革派及守旧派时有斗争,北宋首相王安石(公元-年)就是改革派的表表者,他致力推行著名的"新法"改革,促使医疗体系及有关机构改进,例如设立御药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等。

印刷术使医籍普及

虽然印刷术早在公元唐代年间已存在,但在公元年,筚升将之改良为活字印刷技术,使印刷术跨进一大步。此后医学及科学的著作大量出版,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宋代还专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了一批著名医学家及其他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很多医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都是经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此外对著名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帝内经》、《伤寒论》等注释也相继出版,对当时医学发展非常重要。

宋*府和医家编著了大批书籍。宋廷曾多次向全国征集资料,编成统一医籍发行全国。一方面整理了前代的本草文献,并总结对药物学之新经验;因而当时有大量本草药典出版,成为同期世界药物学领域中的先驱。

另外,宋廷又设立"尚药局",广泛地收集宋代以前之方剂及民间验方,编成大型方书。宋代名医既多,亦都编撰各自的验方传世。《太平圣惠方》是首部编著的大型方书,由宋廷任命翰林医官使王怀隐等于公元年。本书共载16,个处方,并对方剂、药物、病证及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出版大量及多种类别的医籍,反映当时中医学获得全面发展。

医学教育

宋*府把医药行*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令和医疗事务。王安石变法后,学校体制及教学内容又有改进。"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使中医更加普及。

医学生考试制度完全仿照朝廷太学招募方法,根据成绩或治愈率决定升迁。而医学部亦增分为九科:

1.内科

2.风科(如中风病)

3.儿科

4.眼科

5.耳鼻喉齿科

6.皮肤及骨科

7.产科

8.针灸

9.创伤及咒禁科

当时医学生之理论教材,除了有前唐时必修的医学文献之外,还新增了陈言的《三因极--病证方论》。著名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使到当时医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加深。

另一个医学教育的突破,是翰林医官尚药王惟一(公元-年),研制了两具与成年男子体形相等的"铜人",并且奉御总结针灸名著,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体表刻穴个;医生考试时,先将铜人外表涂蜡,往体内注水,并穿上衣服。针刺中穴位则水会流出,否则针就刺不进去,这样就可以判断受考人对穴位的掌握程度。他的著作不但印行,还刻成两座石碑,立于当时首都开封,作为公众参考。是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

病因病机学发展

先前曾描述,公元年陈言提出了新的病因学理论。他的著作《三因极--病证方论》,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这种分类虽与汉代张仲景所述略同,但内容有所发展,即对各类病因概括得更具体,其范围亦较全面,更符合临床应用。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

法医学的重大发展

《洗冤集录》是宋慈于公元年完成的著作。本书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验,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各类中*急救及解*方法等,分析详细并且非常切合实际。据书里内容,如是中*身亡,死者会表现青或紫色皮肤,嘴及眼睛张开,手足指甲呈蓝色,眼、耳、口、鼻都可能有血液流出。要证明中*,可把以肥皂水洗过的银针探入受难者口中。如银针变黑并不能抹掉就可证实。此书成为中国死伤狱断案的法典及依据,一直沿用多年。并被翻译成至少5种国外国语言。

儿科及妇科的发展

宋*府不但注重医学文献出版事业,也非常鼓励医学研究及实践。儿科及妇科因而发展成独立专科。并取得重要的成果。

儿科专家及专着中,以钱乙和他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代表。其弟子阎孝忠于公元年把他的理论及经验整理成《小儿药证直诀》。此书是儿科专着,包括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此外痘疹(天花)、水痘、麻疹等发疹性儿科传染病,已能进一步鉴别,并详载其证侯及治法,颇有创见。

宋代已经在大城市设立公众福利事业,开始出现药房、医院及孤儿院。都市化使*府要积极面对公共卫生问题,如南宋某些城市每天都有街道清洁、夜间粪便收集及使用痰盂的设施。宋*府亦开始有防疫*策。当时天花流行,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很高,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注重。

妇科及产科亦开始独立发展,当时最大成就的是陈自明(公元-年)及所着《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主要讲解妇科方面的月经、生育以及常见疾病,而产科有胎教、妊娠、难产及产后疾病等。本书述及的难产问题包括臀位分娩、肩位分娩及面位分娩等,内容非常丰富。

中外医药交流

由于海上贸易扩展迅速,宋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据记载由阿拉伯商人经海上,运往欧洲、亚洲及非洲等各地的中国药材有60多种,其中包括朱砂、人参、牛*、茯苓、附子、胡椒等等。当时牛*被视为珍贵物品,专供防疫之用。十一及十二世纪之间,中国与高丽、日本、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都有紧密的关系,有助于医药事业的交流。在众多进贡给皇帝的珍品之中,很多都是药材或用来制药的原料,包括矿物质、植物及动物类如犀牛角、象牙、玫瑰水、珍珠、珊瑚及甜瓜等。另一方面,中国亦赠送很多医学文献或医师到那些国家,促使他们的医学发展。所以现今很多在中国失传的医学古籍,都可在那些国家发现。

金元

金元时期(公元~年)

*金国公元~年

*元朝公元~年

关于金、元朝

金及元在形成强势王国之前,都是宋代时期东北境外的游牧民族。金国由女真族于年建立,后来势力壮大,并南下攻陷北宋首都,迫使宋廷南迁。从此南宋北金对峙百余年。蒙古游牧民族也在短期内征服广泛地区,建立强大帝国。年蒙古*队消灭金国,继而在年占领南宋。这段时期中国完全由外族统治,历史学家称为金元时期。

公元1年,蒙古人成吉思汗(1-)与其他游牧部族结合为单一联盟国,形成的强大*队横扫亚洲各国,远至波斯及韩国。他的继成者窝阔台(-1)继续侵吞欧洲大陆。成吉思汗的孙儿忽必烈在年消灭南宋,建立中国元朝,并定都北京。元朝蒙古统治者的在位时间短暂,短短百年间共有九位君王历任,*权被削弱及分散。中国官员乘机篡改朝代,著名红巾*起义,于年将元朝灭亡。

金元时期的文化、艺术及生活模式基本上与宋朝相同,但已逐渐失去惜日的繁荣。朝廷一方面打击学者及艺术家,影响到文化及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又制定新的法律,如禁止异族通婚、农民缴纳重赋等。平民百姓怨愤非常,一些宗教组织乘机冒起反抗。

正面影响方面,蒙古统治者严格控制医疗事业的执行,并立法禁止某些*药的使用。如年禁止乌头*草及砒霜在市面出售。蒙古人也协助开辟了中亚欧地区的贸易,著名意太利探险家马可.勃罗,是首位成功从欧洲乘船航行到亚洲大陆的欧洲人。他多次往返亚洲与欧洲大陆从事贸易及探索旅游。当时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

著名医家的创新

以《*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基础,结合临证实践,中医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家们开始自成一说,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出现不同的学派。以下是金元时期的重要医学家及他们的学说。

刘完素-火热论

完素(1-0),河间人(今河北河间),他的医学主张又称河间学派。刘完素曾三次拒绝金*府的招聘,贡献一生在民间行医。他对《*帝内经》极为重视,不断研究,结合自己的经验,译注了《素问要旨论》、《宣明论方》等著作。刘完素对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学说有独到的研究。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医师必须通晓五运六气学说,把它运用到医疗过程中。他针对当时伤寒病证(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流行,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倡立了火热病机学说。认为各种证候的出现与火热有关,据此刘完素在伤寒病证的治疗中,善用寒凉药物如肉桂、熟地、麻*及薄荷等,以清热为主。后世亦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攻邪论

张从正(-),又名子和,亦是河间学派的一位重要医家。他致力研究医学经典,学识渊博,着有《儒门事亲》十五卷。张最闻名的理论是"攻邪说",他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都是由邪气所致;而邪气分为三类,有天之邪、地之邪及水谷之邪。这些致病因素,并非正常人体所有的。所以治疗手段必须以消除邪气为主,从而恢复体内正气。另外,张从正提倡"六门三法",所谓"六门"就是以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将疾病归类,以此作为辨证用药的基础。临床治疗就灵活运用发汗、催吐及泄泻"三法"去祛除邪气。他扩大了这三种中医治法的应用范围。世称他为"攻下派"。

张元素-脏腑辨证论

张元素(-),易水(今河北易县)人。故称为易水学派。也是一位主张革新的医家,年完成其著作《医学启源》,描述到"古代医方不能完全治疗现今的疾病"。张元素经过二十年的刻苦学习及总结实际经验,以《*帝内经》、《伤寒论》及《中脏腑》为基础,发展了脏腑辨证及药物归经的理论。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特点,对疾病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临床思维方法,它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一经络及其相关的脏腑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他制定"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对脏腑的辨证及用药的模式,加以归纳形成规律。给后来辨证用药带来很大方便,成为一种通用程序,为推广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作出很大贡献。

李杲-脾胃论

又名东垣老人(-1),出身富豪之家,早年母患病,为庸医所误而病死,于是发愤习医。他着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医书。李杲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了脾胃论,即脾胃是运化水谷供一身元气之本,而脾胃内伤则元气自衰,继而百病丛生。至于造成内伤脾胃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三条:饮食失调、劳役过度及精神刺激。李杲在临证治疗中,采用了一套以升举中气为主的方法,分别补益上、中、下三焦元气,尤以补益脾胃为主。他善于运用温补脾胃的处方和药物。因此被称为"温补派"。

朱震亨-相火论

朱震亨(-)又名丹溪翁。是元代敢于创新、很有见地的医家。其名著《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提出多种疾病的病机是由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他又充分研究相火理论。相火源自命门之火,蓄养在肝肾脏,与君火相配合以推动脏腑功能活动。朱震亨认为人体内经常处于"阳动"的状态,精血阴气最容易损耗。而"相火"是阳,容易被外界所刺激而"妄动",导致阴精受损,引起疾病。因此他在治疗时擅长使用滋阴降火的药物或方剂。另一方面,他也鼓励人们要节制饮食及性生活,以保养身体的阴气。他的学说又称为"养阴说"。

针灸治疗

这时针灸医疗的应用非常普遍,很多腧穴及其疗效已被证实,更创作出新的应用手法。1年由窦圭方出版的《针灸四书》是此期的代表。举例书中论述之腧穴鸠尾(见图),可应用于心悸、癫痫等。与现代中医针灸治疗的指引相近。此外不只是中国人发展了针灸事业,蒙古人亦作出贡献。传统蒙古医术如"蒙古灸"、刺血疗法等也引入了中医系统。

跌打创伤科

由于长期战争,蒙古族又崇尚骑射,造就了外伤科的发展。代表元代在外科学的成就,有齐德之于年撰《外科精义》一书。此书共两卷,上卷描写外科治疗小手术,特别是皮肤科治疗方面,下卷载汤、丸、膏、丹等方剂。他的其中一个创新是用光合疗法治疗皮肤病。另外,对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方面,又提出新的观点。

与齐德之同时期,还有危亦林撰于7年的《世医得效方》。此书充分表现了危亦林在骨科上的高超技巧,他精于骨折及骨关节脱位整复与固定。书中记载之麻醉药如蔓陀罗、乌头等的应用亦是先例。危亦林是应用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术的先驱者;相对西医学方面,要直到年,英国医生达维斯才提出此法。

中医食疗

元代皇家厨师忽思慧,于年撰《饮膳正要》一书。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般饮食卫生法则。图文并茂,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的专书。也是一部古代有价值的食谱。他特别提倡中庸之道,认为饮食要平均配合,不可过量。书中列出种五谷类、肉类、鱼类水产及生果疏菜等食品,并确实其营养价值。如对狗肉的描写有:"犬肉味咸、温和无*、安五脏………。"

其他重要贡献

金元时期,其他贡献还有儿科医师曾世荣于年着的《活幼心书》。

明代(公元-年)

关于明朝

明代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曾经出家为僧,最后做了起义*领袖成功推翻元朝。公元年,朱元璋利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有利形势,自封明太祖称帝,改年号洪武。明代初期,特别是永乐年间(-24),较注意恢复与发展,进行了一些*治及民生改革,使农产品和家庭工业品得以商品化。明代在科技与文化方面也有许多突出成就;如迁都及建筑紫禁城,编辑类书《永乐大典》及郑和下西洋等。文学名著《西游记》及《金瓶梅》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当时西方欧洲派来中国的传教士,不但带来另类宗教思想,还有科技文化。明朝的知识分子在与他们交往中,受到一定的影响,译述了一些西方科技、医学书籍。徐光启(-)是最早与西洋传教士密切交往的学者;他与意太利人利马窦合作,介绍了西方几何学的基本理论及公理。

明代末期,皇室、贵族、官僚、豪绅及地主等大量掠夺,赋役繁重,农民与城市贫民遭到残酷的剥削,他们相继揭竿而起反抗。当时边界的外族时常扰攘,国势日衰。公元年,由李自成组成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明朝。

明代之医学流派

明代有很多名医,并出版了非常多的著作,对于中医药的发展贡献很大。这时期医家们仍旧沿袭先前医学经典继续发展,继承金元时代医家们提出的医学主张,明代也出现不同学术流派,各家互相激烈争论。当时主要分为滋阴、温补以及明末出现的温病学派。

滋阴派

源自元代朱丹溪主张--滋阴并善用寒凉之药治病。着明代表医家包括王履及戴思恭。

温补派

以金代李杲的脾胃论为基础,治疗时重视温补中气的方法。代表医家首推薜己,次为张景岳及赵献可。

薜己(-),号立斋,医院院使。他医学造诣较深,兼通内、外、妇、儿、眼、口齿等科。其学术思想强调真阴、真阳不足。薜己著作甚多;《内科摘要》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口齿类要》是中医史上最早的口齿专书,其他著作包括《外科枢要》、《正体类要》、《薜氏医案》、《疠疡机要》、《女妇撮要》、《外科心法》等。他推荐以苍术、人参、甘草及北蓍为主的汤剂,治疗因脾胃不和所引起的疲乏及食欲低下。根据李杲《脾胃论》之描述,都是一些"温补中气"的药物。

张介宾(约-),字景岳,浙江山阴人。其医学主张主要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以及"人体虚多实少"等论点。主张温补肾阴肾阳,慎用寒凉与攻伐方药。张介宾创制很多补肾方剂。于晚年编撰的《景岳全书》是一部综合性医籍。他亦撰写多部《*帝内经》注释,内容浅易。

明代另一位力倡温补的医家,赵献可字养葵。他对薜己的学说十分推祟,尤其发挥命门之说,认为命门是人身之主和至宝,于年特撰《医贯》一书,用意是以保养"命门之火"的论点贯穿于养生与治疗等一切问题。因此他用药也多采用八味丸、六味丸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描述的补阳方剂。

温病派

温病学说的来源久远,是中医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即是外源性病邪引起身体发热等症状的疾病。明代以前,医家们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认识,主要局限于《伤寒论》的范围,内容提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吴有性(-2),名又可,姑苏洞庭人。他目睹当时疫病(又称为瘟疫病)流行的惨状,决心通过观察研究,对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及平日所用之验方等作详细记录,于年写成的《温病论》属于传染病的专着。他创立"戾气"之说,认为温疫之病并非由风寒暑湿所为外邪引致,而是由于感染一种外在的"异气"引起,这种"异气"他称作"戾气"。戾气有以下要点:

*物质性可服药治疗;

*通过口鼻侵犯体内,而致病与否则决定于戾气的量、*力及人体的抵抗力;

*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会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

*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致;

*痘疹与疔疮等外科化脓感染也是戾气所引起的。

古代痘疹就是天花,是严重传染病,早在汉代葛洪的《肘后方》已有记载,但一直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直到明代发明人痘接种法,为预防天花开辟有效途径,为免疫学的早期成就,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痘接种法开始应用的确实日期仍不能确定,但是最晚在明朝年间(-)确实有文献记载其应用。

外伤科的新成就

这时期,外科及创伤科有新进展;医家们主张治疗外伤疾病应内、外兼顾。同时对癌症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例如认为致癌原因是情绪低落或是嗜吃油煎、辛辣、烧焦食物等。外科手术方面如止痛、消*及止血的技术也提高了。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较突出地表现当时的成就。

陈实功(-),江苏南通人。他从青年时代就专门研究外科,经过四十多年不断实践,在外科理论和手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于晚年年完成《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论及外科常见疾病一百多种,并选入了唐宋以来的许多有效方剂。他主张治疗外科疾病应该内服和手术并重,认为脓肿疾病应该尽早开刀,以免贻误病情。书内记载他曾经成功做过断喉吻合术;并在茴香散局部麻醉下,用铜筋丝线圈套及摘除鼻息肉。书内还有最早对颈部恶性肿瘤及乳癌的记录。

另一位同期著名外科医家,王肯堂(-),撰写《疡医证治准绳》。对外科诊治有丰富的论述,主张骨伤科医生首要必须了解骨骼结构。书内有很多中医外科史上早期的记载,如气管吻合术,耳廓、唇、舌、外伤的整形术。当时他已认识到肿瘤不能手术治疗。

梅*性病

典型的梅*病大约在15世纪或稍前从外国经广东传入中国。明代梅*病泛滥,医家陈可成撰《霉疮秘录》是较早的梅*专书。书内记载梅*不同病期症状,提出了用丹砂、雄*等含砷的药物治疗。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应用砷剂治疗梅*的记录。此外还论及预防梅*的方法。

针灸

明代针灸继续有所发展,公元年明*府特定专人仿照宋代的式样,另行铸造针灸铜人。这时期出现了不少针灸著作。反映此期成就者,有高武及杨断洲。

高武,字梅孤,浙江鄞县人。16世纪中期先后完成《针灸节要》及《针灸聚英》,前者主要摘录自《*帝内经》及《难经》的理论编成,很适合初学者应用。

杨断洲(-),对16世纪以前的针灸学文献进行辑录,并结合自己心得经验,于年完成《针灸大成》。书内论及经络、穴位、针灸手法及适应症等,还介绍了应用针灸与药物综合治疗之经验。是17至19世纪重要的有关文献。

药物学及方剂学的发展

明代有大量本草学及方剂学著作,其中又以个人编著者占大多数。刊行数量远较先前历代为多,内容更丰富详细。

李时珍之《本草纲目》

中国本草学出现了一部具世界学术地位的专着,就是李时珍编辑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共撰写过17本着作,其中以《本草纲目》最闻名,它有下列几方面的成就:

*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内容;书内所载药物增至0余种,并附药图1幅,药方10余个。

*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

*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他按照"从贱至贵"的原则,即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将药物分为16部,包括60类,有系统地记载了每种药物的知识。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

这本书不仅是药物学专着,还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草纲目》刊行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等亚洲地区,在公元17、18世纪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欧洲语言。另一方面,李时珍是首位提出脑负责精神感觉、又发现胆结石病、利用冰替高热病人降温及发明消*技术的医家。

《本草纲目》的十六部:

1.水

2.火

3.土

4.金石(金属)

5.草

6.谷

7.菜

8.果

9.木

10.器物及服装

11.虫

12.水产

13.介壳类

14.鸟

15.兽(四腿动物)

16.源于人类物质

方剂学

这时期在方剂学发展方面,对方剂的组成、药理、功效及用法都有所提高。有关的专书也明显增多。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就是产生于明代。

明初年,朱输、滕硕等编辑《普济方》。记录6首处方,有幅插图。书里广泛辑录历代各家方书、民间验方、单方。使明代以前的大部分方书内容得以保全,为后世研究中医药学提供了极丰富的资料。

清朝(公元-年)

关于清朝

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年被满清贵族推翻。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策,国内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最初的几位皇帝,特别是康熙(-)、雍正(-35)及乾隆(-96),史称「康雍乾盛世」,促进社会发展至新的景象。不仅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族与农耕族之间日久的冲突;同时采纳一系列*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国内多民族的统一,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尽管清朝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发展并未超越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经济上仍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礼教。外交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清朝所取得的成就则相形见绌,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并且存在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中叶以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经历9年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满清国主权受损,*治腐败,进入了衰落时期。年孙中山发起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

温病学的继续发展

明朝吴有性的《温疫论》是温病学的重要里程,之后其他医家对温病学体系继续进行临床实践及理论探讨。清朝温病学说有更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专题。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及著作有,叶桂与《温热论》、薜雪与《湿热条辨》、吴瑭与《温病条辨》。

晚清时期,虽然中医面对西方医学严峻的考验,医家们继续拥护《伤寒论》、"寒凉派"、《神农本草经》以及其他传统中医理论,中医学仍旧受到普遍支持。王士雄(-66),终其一生研究温病,撰写《温热经纬》一书。柳宝诒(-)的《温热逢源》及雷丰之《时病论》()仍然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人体解剖学

中医有关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在《*帝内经》中已有不少记载。但一直发展缓慢,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医外科手术没有受到重视。

年《医林改错》的刊行,纠正了前人关于人体脏腑记载的某些错误。其作者王清任(-)深感医家掌握正确人体脏器知识的重要性。他细心观察放置在义冢的尸体,发现很多以前中医学不了解的器官,如主动脉、胰脏及横膈膜等,也纠正了"肺中有24孔"、"尿从粪中渗出"等错误论断。他再一次肯定脑子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

人痘接种术-天花预防

先前描述明朝天花为患,人们已开始懂得预防方法。比较确实的历史资料是年俞茂鲲于《痘科金镜赋集解》一书中所提及,有效的天花预防方法,人痘接种法在-72年经已施行。其中一种接种方法,是以天花患者痊愈期的疹皮痂,磨成细粉作为痘苗,从未出过天花疹的健康人士,利用银筒帮助吸入鼻腔,就可产生抵抗力。虽然这种方法仍不完善,但有重要历史意义,它不仅是牛痘发明前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更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在中国各地广泛应用,并很快流传到欧洲多国。

《本草纲目》补充及草药治疗

赵学敏(约-),字恕轩,杭州人。编辑了一本《本草纲目》补充,对中医药作出重大贡献。《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重要的药物学专着,共载药物种,其中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记录不详者。书中将药物共分类为水、火、土、金、石、草、树、蔓藤植物、花、种子、蔬菜、器物、鸟、兽、甲壳动物及昆虫。总结了中医19世纪的药物学成就。

赵学敏另一本重要著作为《串雅》,是与"铃医"即民间走方郎中合作,广泛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与知识,于年问世,分为内、外篇。赵学敏认为民间走方郎中的医术很神奇,而且疗效显著。这些郎中们用药具有平贱、显验、方便的特点,因此对他们非常推崇。年后在新中国出现的"赤脚医生",可以认为是他们的后继者。赵学敏在书中阐明治疗用药不一定要贵重,他极力批评庸医们的高昂收费,认为他们只会处方一些昂贵的补药,但其实不懂辨别药性。书中记载了许多疗效卓著的走方医经验。

典型中药房

在19世纪,植物药治疗是中医学的基本,早期有关文献不继被再次刊行,很多医家如吴其浚(-1)于年出版之《植物名实图考》,费伯雄于年撰写《医醇剩议》等,都希望为这个以植物为本的医学作出贡献。当时最闻名的中药堂是同仁堂,位于首都北京,专门为皇宫供应药物。

大量医学书籍的编著及整理

为拢络知识分子,清初的皇帝鼓励学术生活,并时常资助大型文献的编纂,因此当时有大量全书、类书及丛书刊行。

18世纪百科全书非常流行,当时出版的其中一本重要类书是《古今图书集成》(),由蒋廷锡等受命编纂,卷,内容辑录有古典医籍的注释、临证各科诊治、医家传略、医学艺文与记事等。另一本清*府命令纂修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由吴谦等人把18世纪初以前,历代重要医学著述加以校订、删补,并进行节录编辑。全书共90卷分15门,包括医学理论、各科诊治、方剂、针炙与运气等内容。年起,清"太医院"规定为医学生教科书。至今仍是重要的参考文艺。

当时医家们撰写个人专着亦是时尚,用以陈述自己的医学见解。张璐(-)的《张氏医通》(),主要是推祟"温补学说"。同时有关医学基础书籍相继面世,程国彭的《医学心悟》()一书,以简明文字扼要清楚地论述中医四诊、八纲、八法以及临证各科的诊治,对初学者很有启发。李用样的《证治汇补》()也是一部内科诊治专着。

由于清朝考据风气盛行,不少医家对重要的古典医籍进行了大量的考证与注释工作。举例如《*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都有大量注释刊行。其他临症各科各自有发展特点与突出成就,表现在不少医家对疾病诊治的总结与医着的空前增多。

西方医学的传入

19世纪末,清*府日益衰落,逐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象。在宗教组织的支持下,教士及西方医士们在中国的洋化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出现很多由中国人或与西方人士共同开办的西医学校,一批有关西方医学的释本也相继面世。西方医学在中国开始日益广泛深入地传播,由沿海到内地,医院,由办学校到吸收留学生,由翻译医书到成立学术团体,近百年间,形成了中医与西医并存的局面。近代最早去西方学医者为*宽(-),广东香山县人,1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专攻医科,年回国后,以其高明医术及医德,深受广东一带人民的爱戴。

中西方医学结合

在清朝末期,洋务运动引起了传统中医界的重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时医学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态度和主张;一些人对传统中医一概加以鄙视,认为不科学,极力主张取缔;一些人拒绝接受新事物,认为西方医学全部不适合中国人;有一些受过西方思想的人,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迫切探索发展中国医学之路,试图把西医学术加以汇通。当然根据当时历史背景和医家们本身条件限制,其汇通中西医的活动,未能取得明显的成就。

在汇通中西医活动方面,其中最早的一位先驱者为朱沛文,字少廉,广东南海县人,出身医学世家。他于年编撰了《中西脏腑图像合纂》,将人体结构、脏腑图像与西方生理解剖图谱相互参照,加以论述。内容较系统、丰富及集中地反映了他的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

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年)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异常复杂,中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发展。早在19世纪西方传教士医院、学校及药房,使西医学急速发展起来。另外,*府的医疗*策主导了医学发展。例如-年国民*府期间,*府采取排斥、抵制中医的措施,认为提升西医学地位等同将国家现代化。西方医学传入后,一些医家试图将中西医学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床,从药物到处方都提出了独特见解,形成中西医学汇通的思潮和学派。这对中医的后来发展有深远影响,造就中西医并存的局面。

中华民国是继清朝后的一个时期。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由于当时帝国列强侵略和争夺,北洋*阀之间连年混战,使中国陷入极端混乱的局面。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建立南京国民*府。通过南京*府整合及镇压,最后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标志中医药发展的高峰期过去。当其时百姓不但受到饿荒折磨,全国各地还有数10万人死于传染病,如霍乱、鼠疫、天花、黑热病、白喉、猩红热、疟疾、结核或寄生虫病等非常猖獗。新文化运动及*治社会改革活动是当时的潮流。文人学者高喊民主与科学,百姓希望中国再次强盛,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不幸地中医学被贬为"不科学思想",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障碍,因此*府采取抵制措施。

抵制中医运动声势浩大,国民*府卫生官员汪大及余岩等更提出议案要取缔中医学。年国民*府通过余岩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同时进一步建议实行新的医疗制度。议案内批评中医理论为贷空结论,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炙等是迷信活动。提案通过后,立刻引起全国中医界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对。位中医团体代表集结在上海,组成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向*府请愿要求取消决议。

当时*府消灭中医学的具体方法包括,严格限制中医执业、禁止所有医药广告刊登及不医院。在此非常时期,热心支持者仍继续开办学校和出版刊物,为捍卫及保存中医药知识起了积极作用。最后种种抵制措施虽未达目的,中医药仍然得到普遍支持,特别是乡镇居民,但中医事业已造成严重的摧残。

中西医汇通及科学化思潮

西医学在中国的突出发展,为中医带来巨大冲击,然而很多中医师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建议并除中医的缺点,同时吸收西医学的优点。当时医学家都提出一些汇通中西医见解,并且不继为后人承接,逐渐形成了中西汇通思潮及学派,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初期的表表者有:张锡纯、恽铁樵及杨则民。

在消灭中医措施的压力下,仍有一批热爱中医事业的有识之士,为了保存和发展中国医药学,医院校、出版中医药杂志及组织中医学会。例如丁甘仁及谢利恒等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包识生等创办神洲医药专门学校()。他们一边忙于诊症及教学,一边专注于编写教材,成功培养了一批中医药人才,成为后期继承及发扬中医学的骨干力量。

中医药发展的新阶段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府指导医疗人员学习及汇通中医,发表"团结中西医以创造新的医疗系统"为*策指引。同时投入大量资源兴建学校、医院及研究中心,将中医药的执业转化为现代模式。大量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今可在骨折治疗时,先以X光诊断,之后用特殊中医小夹板局部外固定复位;更在针刺麻醉下进行脑肿瘤或剖腹生产手术;传统武术太极拳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慢性病。

从50年代开始,*府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中药的生产与供应,成立国家中药材总公司。鼓励各地查清本地中草药资源,有计划种植及采集中草药。此外,又对很多名贵中药进行人工试种试养,都取得良好成绩。

1《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9个项目列入名录。

*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

今天,中国仍然普遍接受中医治疗,医院充分结合应用两方面的技术。主要的医学院亦提供双方面的医学教育,学生可选中医或西医为主修。然而医生们通常同时接受中西医疗培训,只是较注重某一方面而已。随同中医药继续科学研究,很多新、旧医疗问题已得到解决。今天中国存在三合一医疗体系,即是中、西治疗及综合疗法的混合。日常使用的中医疗法如针炙、推拿、汤剂及草药等,都增加了西方理论或设备的应用,这种混合医疗加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END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并不反映或代表生命物理学会运营者意见及观点,敬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lifephysics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