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一般吃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224/4342832.html看到北医三院揭露肿瘤治疗乱象的医生,真的很佩服。这么多年期待已久,终盼来这一天,期待相关部门的介入。年1月8号,在北京,我接到了人生第1个,让我脊背发凉,浑身颤抖的电话,我爸从上海打来的,那边声音哽咽,告诉我,他得了癌症,肝癌中期。瞬间天旋地转,“癌中之王”!这个病对刚刚20出头的我来说太陌生了,我印象中的“癌=必死无疑”,我们整个家族都没有患癌的。那一刻有点恍惚,但还是用不到5分钟稳定了情绪。弟弟还在上学,我和姐姐也刚毕业,父母供养了3个孩子上大学,基本没有积蓄,就我自己之前创业还存了些钱。既然确诊了,我们的决定是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治,医院治。我爸之前学医的,比较敬重权威,医院体检的时候发现了异常,他马上去医院确诊,那通电话是他在上海确诊以后打给我的。那时还没高铁,我和姐姐买了动车票,连夜从北京赶到上海,我妈从老家过去。前期检查,排队做手术,在医院住了大概半个月,住院费,治疗费,医生红包,亲戚去看望的票和住宿,我们陪护期间吃饭、酒店的费用,总共花了十多万,多年前的十多万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期间舅舅给了一些钱(感谢我有一个有钱又扛事的好舅舅)。手术结束后,爸妈回了老家,我让我爸去办个内退,但当时他才刚满48岁,办不了,因为在国企,工作不忙,所以就继续上班。癌症和别的病最大的区别是,别的病看完可能就痊愈了,但癌症一旦得了,就意味着和它的战斗才刚拉开序幕,定期复查是癌症病人逃不过的关卡。刚做完手术的半年,医生要求每个月复查,为了方便陪我爸复查,我放下北京所有的工作,丢弃规划好的梦想,拖着行李箱来到郑州,这样离家近一点,每次去复查的时候,我可以陪着去,刚做完手术的半年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上海一次(感恩我当时也是我现在的老板给我充足的假期),监控肿瘤及各项指标,每次来回车费、住宿和住院,差不多1.8万到2万之间,因为肿瘤复查的项目比较多,有一些当天出不了结果,上海的医生建议住院查,住院大概是5天左右,一般没事的话,查完就可以出院走了,有问题的话,再进一步治疗,治疗包括:酒精消融、射频消融、以及介入手术,治疗的话费用会更高一些。大手术过后,除了简单的增强免疫力的治疗以外,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当时因为我爸所在国企改制,医疗保险断交,是没有职工医保的,看病用的农村新农合,前几年异地跨省费用报销比例很小,我们自己承担了大部分的医药费。就这样连续复查了半年的时间,都没有问题,半年以后就可以改成3个月复查一次,第一次从1个月一次的复查调整到3个月,是年8月份去的,时隔3个月,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病灶,在医院直接做掉了,然后还是周而复始去复查,发现新的病灶就做掉。肿瘤可怕就可怕在顽固又狡猾,每次当你觉得没事了,状态很好,充满信心的时候,它又悄悄溜出来敲你一棒,搞得你措手不及,抗争的信心一次次的坍塌重建,这也是肿瘤病人和家人最大的痛苦。据我不太清晰的记忆。肿瘤一直在复发,大概年1次,年1次,年2次,年1次,年1次,年1次,都是一些小的病灶,在医院复查的时候增强CT拍到,医生就会安排微创手术处理掉,介入和射频消融会特别的受罪,不过都属于微创手术,做完以后,回家休养2个星期,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老爸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休息半个月依旧可以生龙活虎,所以这期间生活并未受太大影响。做微创手术的费用一次大概是几万,医院,具体用药及治疗方式不同而定,我爸异常的坚强,为了给我们减轻负担,后来复查都不告诉我们,基本都是自己去,医院会告诉我们,没钱了,转给他,有时自己挂不上号会通知在上海的弟弟去挂号,有时候需要做手术,就请个护工。因为我爸才50岁左右,有很强的求生欲望,生活也很乐观,对于我们和他而言,比起生死,受这个罪根本不是事儿。年是最难熬的一年,因为疫情,复查被耽误了,5月放开行程以后,赶紧去上海复查,一查问题比较大,医生让住院治疗,这次微创手术做的不好,做完以后7月再次去上海复查,发现肿瘤病灶没有消失,接着医生反复改了2次治疗方案,推荐了最贵的,也是我们认为最激进最伤身体的疗法,我爸并不能接受这样的治疗方式,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等待治疗方案的时候,在医院住了几天,本来准备第二天采用新方案手术,但是他觉得这样治疗,人肯定受不了,免疫系统被摧毁,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一商量,放弃在上海的治疗,让他来北京。关于为什么放弃在上海的治疗?我爸跟着上海的医生治疗了7年多,他从主治医生升到了主任,医院的一些斗争关系,中间换了3次医院,肿瘤病人比较认医生,他医术很好,我爸一直跟着他治,但后来他升了主任以后,慢慢的做了一些我们无法接受的行为,我们认为这个医生的医德出现了问题,所以果断放弃,我爸在上海治疗的那么多年里,几乎每次复查都会给医生红包,给红包是一个态度,不给又是另外一个态度,消极的沟通态度导致我们了解不清楚病情,所以只能用趋炎附势送红包的方式,来掩盖我们的卑微(这个不能抱怨,这些行为基本都是病人自己惯的,但是没办法,不塞红包,你问他问题他都不搭理你,或者很不耐烦,医院看病的病友,家庭条件都很不错,我见过跟我爸同病房的在浙江经商的叔叔,给医生塞红包都是八千一万的塞,跟他们来比,我们这个只能算是小红包),我一度惊讶于,医院医生,怎么可以如此自然而心安理得的去收绝症病人送的红包,三观在陪老爸看病的过程中被一再刷新。收红包是医生的个人行为,我们后来在北京遇到的医生,都拒绝红包,我爸在上海的那些年,给医生送红包已经习以为常了,后来来北京,他让我准备了红包给主治医生、住院医生和麻醉医生,我和老公商量了半天谁去塞显得更优雅,最后还是决定我去,手术室门口签字的时候,提前几天装好的红包,犹犹豫豫拿不出来,我自己很抵触和唾弃这种行为,但后来为了老爸,豁出去了,找一个没有摄像头的楼梯间,把信封掏出来,医生马上拒绝了,那一刻,我对那个医生产生了由衷的敬佩。PS:没有地域黑,为了区分所以说了北京和上海,当然上海的医生也有不收的,只是收红包的医生恰巧被我们碰上了,北京的也可能有,只是没碰上,希望看到这一块不要纠结于此)年7月我爸从上海出院,来到北京,在北医院接受治疗,但医院床位紧张,看完病以后,要半个月才能排上床位住院,无奈之下,医院做主任的老乡,医院,很快安排了手术,住院8天,共花费6万多。但10月复查的时候,发现病灶还在,又一次住院,花费了差不多也是6万左右。11月份又再次复查,发现有转移倾向,医生让去拍了PET-CT,医生推荐了一个高档的私立机构去拍,一个CT花费元,当天出结果,医院也有,费用只需要,但是需要预约,拍完以后有转移倾向,医生推荐吃靶向药-仑伐替尼,日本产的一种抗癌药,那个药当时是一盒,一盒30粒,我爸的体重一个月需要2盒,一天吃2粒,一个月费用是元,每天光这一种药的费用是元,当时老爸,怕花钱说不吃了,但是他有赠药,我算了下,一年下来十多万,我们能负担的起,医院找医药代表买了2盒,让老爸服用试试。感谢国家*策,今年3月仑伐替尼已经被列入医保,价格降了很多倍,好像才三千多,医保报销后更便宜,具体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