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区一角
CT/MRI室是我院最早迁入外科楼投入使用、发挥效益的科室,可以说是东江院区启动搬迁的排头兵。
年夏季以来,东江院区外科楼室内外装修工程正在施工,室外还是工棚、施工场、垃圾场,现状和面貌让人感到整体投入使用还遥遥无期,管理者深感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如年夏季的炎热,让管理者和建设者们心急如火。在这种杂乱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我院利用以色列*府贷款购置的双源CT在历经4年上上下下的审批环节后,终于到达现场。
年6月在建的外科楼
年2月在建的外科楼
年年初东江院区
年二季度开始抓紧施工的室外工程
该机为德国西门子第二代双排炫速双源CT,于年4月27日从以色列海运到天津港运抵我院,5月21日,由中海建、省商检局、融智公司及西门子公司及我院五方到场开箱验货,7月21日西门子安装工程师到场开始安装,经紧张的培训调试,8月3日,我院西门子第二代双排炫速双源CT在新院外科楼一层正式开机运行,接诊病人。
双源CT医院
年9月28日,我院自筹资金购置的飞利浦Achieva3.0TTX多源磁共振设备运抵我院,经过3周的装机调试,于11月2日在外科楼CT/MRI室投入运行,发挥效益。
年9月3.0TTX多源磁共振医院
进入已做屏蔽的机房
为了让CT、磁共振设备尽快进场安装,施工管理人员重点督办,促进工期,保证了设备及时安装到位、开机运行的基本条件。期间,闫荣主任立足大局,不计条件,带领全科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督促和配合工程施工,加班加点上机调试,保证了双源CT、磁共振及时安装到位,顺利开机检查。在没有取暖设备的情况下,全科医护人员克服了寒冷,克服了施工噪音和环境的杂乱,坚持开机接诊病人,时至今日,共检查接诊病人多人次。
旧院区改扩建前CT室
东江院区CT/MRI室操作人员通道
东江院区CT/MRI室病人等候区
CT/MRI室目前有副主任医师一名,现担任甘肃省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磁共振学组委员,是陇南市放射专业领*人才;科室中级职称2人,医师12名,扫描技术人员10名,护士3名;他们中先后有多人多次医院进修学习CT\MRI扫描技术和诊断;其中双源CT、3.0T核磁共振扫描技术人员及诊断医生先后于医院医院影像中心培训学习。近几年又先后引进多名影像专业本科生,为我院CT、磁共振技术的全面提升奠定了人才基础。
CT/MRI室全体医务人员
我院双源CT及3.0T磁共振临床应用简介
西门子第二代双排炫速双源CT拥有比常规高档CT机多出一倍的两个球管和两个层探测器,在高清晰成像的同时,把扫描速度推向了极致,它能实现炫速扫描、微量辐射、图像精确的完美结合,特别适合心脑血管系统的无创性血管成像,如心脏扫描仅需0.28秒,并可通过多方位、多期相观察,获得不同部位的解剖数字图像,能早期发现微小病变,定位准确、无创伤。该设备集成了最尖端的辐射减低技术,可以自动屏蔽扫描过程中的无效辐射,并针对辐射敏感器官(如乳腺、性器官及眼晶状体等)实现了特异性辐射防护技术,真正实现“绿色”CT检查,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受照剂量比以前的同类检查大大减少,西门子第二代炫速双源CT除了能更好的完成常规64层及层CT可做的三维成像、血管及胃肠道仿真内镜、血管成像、灌注成像、介入诊断与治疗等等外,炫速双源CT更加擅长。
排炫速双源CT
目前我院双源CT开展的检查项目主要是:头颈动脉、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双下肢等全身大血管成像(CTA);颅脑及心脏灌注成像;胃肠道平扫加增强及仿真内窥镜检查,骨骼、齿科全景三维成像;各脏器平扫加增强扫描。多项双能量临床应用技术,肌骨韧带成像,泌尿系、胆系结石定性分析、肺小结节分析、肺栓塞及肺血管分析、痛风结节分析等。
我院最新引进的飞利浦Achieva3.0TTX多源磁共振是业内最先进、最高端的磁共振系统,具有业内唯一的、经过临床证实的多源成像技术。其成像的均匀性和对比度大幅提高,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形态信息和丰富的功能信息,其在中枢神经、腹部、骨关节、胸部等方面均较既往磁共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飞利浦Achieva3.0TTX多源发射磁共振
飞利浦3.0T磁共振运行以来,科室在已开展的全身各部位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基础上,新开展了脑内血管成像(MRA、MRV)、颈部血管成像、垂体动态增强扫描、腹部动态增强扫描、胰胆管成像(MRCP)、尿路成像(MRU)、乳腺平扫及增强检查、椎管成像(MRM)、波谱成像(MRS)等,特别是针对脑血管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加脑内血管成像及磁敏感成像不仅能早期确诊,还能发现血管病变,为临床的正确诊治提供了依据,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检查病例稳步提升。
附:我院双源CT及3.0T磁共振新业务开展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女,42岁,右腰背部及下腹部持续性疼痛1天;临床诊断:肾积水。于年8月6日行CTU检查,CT表现:右侧肾脏形态失常,右肾上极局部缺损,右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输尿管中段跨越髂血管处重度狭窄;CTU诊断意见:右侧输尿管入盆段重度狭窄伴右侧输尿管腹段及肾盂扩张。
病例2患者,男,68岁,自发性夜间胸痛1月余,于年10月20日行冠状动脉CTA检查;CT表现:左前降支中段多发局限性充盈缺损,冠状动脉CTA诊断意见:前降支中段(6段)多发局限性非钙化斑块(脂质斑块),致管腔中-重度狭窄,近端最窄处管腔狭窄约大于80%。
病例3患者,男,59岁,间断性胸闷,胸部不适及胸部憋胀感,活动后心前区疼痛半月余,于年11月7日在我院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检查;CT表现:左冠前降支中段节段性血管走形于心肌纤维下,心脏收缩期局部管腔受压呈中度狭窄;冠状动脉CTA诊断意见:前降支中段(6段)心肌桥。
3.0T磁共振病例1:患者男,62岁,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无力10小时,DWI示左侧顶叶大片状高信号影,ADC图呈低信号影。MR诊断意见:左顶叶脑梗塞(急性期)。
3.0T磁共振病例2:正常头颅MRA图像(无需注射造影剂,可以满足临床脑血管发育畸形、动脉瘤及血管硬化的诊断)。
3.0T磁共振病例3:患者男,43岁,外伤后复查,右侧额叶团片状短T1稍长T2信号影,SWI呈低信号影。MR诊断意见:右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出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