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教授
中危患者应用TAVI获证据
公布于ACC年会的PARTNER2A试验显示,中危患者TAVR的效果不劣于外科手术,在股动脉入路亚组中,TAVR甚至优于外科手术组。TAVR组患者的主动脉瓣面积更大,急性肾损伤、严重出血及新发房颤发生率更低,而外科治疗组的严重血管并发症及主动脉瓣周反流发生率更低。PARTNERIIS3试验首次对最新改进的球囊扩张SAPIEN3瓣膜系统大样本的临床验证,包含了中危患者。结果表明Sapien3较以往的瓣膜装置明显降低死亡、卒中和瓣膜反流率。该研究改变了以往的看法,使TAVI成为中危患者的最佳选择,而非不能手术治疗患者的备选方案。ACC瓣膜管理指南将中危患者列为TAVR的ⅡA类适应证。年2月,FDA同意首个TAVR用于治疗低风险患者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PARTNER-III)启动。期待研究结果的揭晓。
多种入径,百花齐放
目前TAVR的入路处于百花齐放的局面,七种穿刺途径各有优缺点。葛院士指出,经锁骨下动脉途径生存率与经股动脉接近,这两者为优选途径。而经升主动脉途径与经心尖途径生存率接近,劣于前面两种途径,应在前两种无法实施时选用。他强调,经颈动脉途径可能成为TAVR新途径。经颈动脉途径可作为经股动脉途径难以实施时的备选方案,医院分析9例颈动脉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的数据表明经颈动脉TAVR对我国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极简式TAVR
传统的TAVR是在杂交手术室、全麻、食道超声、外科医师甚至体外循环备台的情况下实施,有医生提出,TAVR可以像PCI那样实施,于是年,BabaliarosV等首先提出极简式TAVR的概念。极简式TAVR手术是在传统的导管室进行,采用局部麻醉加轻微的镇静,由经胸心脏超声监测,通过股动脉路入,皮下穿刺、血管缝合器缝合,给予尿套而不是导尿管,无需外科医师在场备台或协助。这种手术方式把传统繁琐、复杂的TAVR手术方式大大简化,甚至无需专业的麻醉医师上台。目前,由于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极简式TAVR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心所接受。
瓣膜退化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