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医院
背景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中,小潮气量配合肺复张手法(RM,Recruitmentmanoeuvre)继以中等大小的PEEP,被许多文献证实可减少术后肺部和非肺部并发症。然而如何个体化设定最佳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尤其针对病态肥胖、COPD等特殊人群以及腹腔镜气腹等特定手术条件,仍需进一步研究。肥胖病人具有功能残气量减少、胸廓弹性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等特点,往往需要更高的PEEP来避免肺泡的萎陷,然而过高的PEEP会带来肺泡过度扩张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年12月《BritishJournalofAnaesthesia》刊文探究个体化PEEP滴定联合肺复张手法对全身麻醉期间肥胖病人通气功能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了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electricalimpedancetomography),为临床实践中寻找最佳PEEP,实施个体化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法研究对象:年11月至年7月期间73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见图1。
图1
纳入标准:BMI≥35kg/m2,年龄≥18岁,ARISCAT评分≥26分的肺部并发症中高危人群。
排除标准:头颈、心胸部位的手术,急慢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COPD、呼吸系统感染、ARDS、妊娠、NYHA分级3级以上的充血性心衰、急性心肌缺血、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起搏器及其他电子植入物、神经肌肉疾病、30天内术时30min的全麻手术。
图2
分组及方法:随机分为PEEP5组和PEEPIND组各27例。PEEP5组一直保持5cmH2O且不接受RM。PEEPIND组在RM(峰值压力50cmH2O,PEEP30cmH2O,频率6/min,循环10次)后进行PEEP滴定,初始PEEP设为26cmH2O,每3分钟降低2cmH2O。在每个PEEP滴定步骤,使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计算局部通气延迟相标准差(RVDI,Regionalventilationdelay),与最低RVDI匹配的PEEP被确定为最佳PEEP(PEEPEIT)。PEEPEIT确定后再行一次RM即以该PEEP值进行机械通气,拔除气管导管前再次进行RM。使用多次呼吸氮气洗脱法测量呼气末肺容量(End-expiratorylungvolume,EELV)。见图2。
主要结局指标:末次RM后拔管前纯氧通气的氧合指数(用于评估肺不张的程度)。
次要结局指标:末次RM前的EELV、氧合指数和其他时点的EELV,SOFA评分(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ment)和住院时间(LOS,包括ICU和普通病房住院时间)。
结果患者资料:
44名例胃旁路手术,5例袖形胃切除术(其中2名PEEPIND组),1例直肠切除术(PEEP5组)。PEEPIND组平均PEEP值为18.5cmH2O(10-26cmH2O)。患者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呼吸结果:
插管前头高脚低位自主呼吸时的EELV为预计值的79%。图3A和B描述了氧合指数和EELV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与PEEP5组相比,PEEPIND组末次RM后拔管前氧合指数升高了23kPa,EELV增加了1.8L(95%CI为1.5-2.2升,P0.)。然而拔管2?6h后,组间差异消失。与插管前相比,PEEP5组在气腹建立后氧合指数和EELV分别显著降低了8.9kPa和0.63L,然而插管后和拔管前没有显著差异。
图3
图5将氧合指数作为独立变量与预计EELV对数作为非独立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所得到的不同回归曲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表2中PEEPIND组的呼吸系统顺应性更高、驱动压更低,显示了更好的呼吸动力学。
图5
表2
补充图S1为插管后至拔管前期间氧合指数与BMI的线性回归。每增加1单位BMI,PEEPIND组氧合指数增加0.72kPa,而PEEP5组降低0.25kPa。提示BMI越高,PEEPIND组氧合改善越好。
PEEPIND组大部分病人氧合指数67kPa,表明肺完全复张,见补充图S1。相反EELV与BMI没有太多相关性,见补充图S2。EELV减少更多的病人,既没有更高的BMI,也没有接受个体化滴定后更高的PEEP干预,见补充图S1。
补充图S1
通气分布结果
麻醉诱导和PEEP5cmH2O的机械通气将潮气量局部转移至非受压肺组织,引起全肺不均一性指数的增加,该不良效应可通过设置个体化PEEP部分逆转。然而对于PEEP5组,该不良效应一直持续到术后拔管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再次回到术中受压肺组织后,才得以改善。
补充图S2
补充表S1
患者安全
在麻醉手术期间,两组均有低血压发生,除输注4ml/kg/h晶体液外还需使用缩血管药物,PEEPIND组用量更大。需要持续去甲肾上腺素输注的患者中,PEEPIND组所需输注速率更快。两组间乳酸、心血管不良事件、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点评肥胖可导致肺功能残气量减少、胸廓弹性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的下降。尤其全麻下病人,增加的腹内压限制膈肌移动和肺扩张,易导致术中及术后肺泡不张,通气不良,故肥胖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如何为肥胖全麻手术病人制定最佳的通气策略,改善术后预后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有研究认为肥胖患者可能需要较高的PEEP,更精准的潮气量设定、肺复张策略。
本文发现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的个体化PEEP的设定可改善全麻中病态肥胖病人的氧合、EELV和通气分布,然而这些效果只能维持到术后早期。个体化PEEP通气需要更多的术中补液,以及更多剂量的缩血管药物。肺复张手法后为了避免肺泡萎陷,需要使用比临床常规更大的PEEP,且该PEEP值不能单独通过BMI来可靠预测。同时避免肺不张的治疗手段应该一直延续到术后早期阶段。
小潮气量联合肺复张手法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近年获得广泛认可。本研究使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利用RVDI寻找最佳PEEP,探讨其对行腹腔镜择期手术的病态肥胖病人的肺保护作用。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常规使用PEEP5cmH2O的PEEP5组没有同个体化滴定PEEP的PEEPIND组一样联合进行肺复张手法。此外,氧合通气的改善和肺不张的预防并不能有效维持到术后,提示围手术期肺保护策略不仅需要术中采用,还需要术后早期的进一步治疗支持。如何个体化选择最佳PEEP,在有效避免肺不张的同时,避免肺过度扩张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达到最佳的预后和转归仍尚待进一步研究。
(编译孙梦校审李春)
原始文献:
NestlerC,SimonP,PetroffD,etal.Individualized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inobesepatientsduringgeneralanaesthesia:arandomizedcontrolledclinicaltrialusingelectricalimpedancetomography[J].BrJAnaesth,,(6):4-.Doi:10./bja/aex
“醉仁心胸”系列回顾
点击标题,温故知新
醉仁心胸——开篇辞
胸科麻醉那些年那些事--年胸科麻醉的一些亮点
心脏手术后动脉乳酸峰值可预测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吗?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从功能性指标到损伤性指标
食道多普勒监测指导液体管理能否减少肺切除术后的肺部并发症?
单肺通气期间采用保护性肺通气能否减少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
心脏手术--栓塞--认知功能下降?
食管癌外科的发展及麻醉进展
危险因素分析—胸科手术后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大面积肺动脉栓塞(MPE)与ECMO
为小儿心导管室保驾
液体管理是否影响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胸科手术快速康复的相关进展
普胸手术术后房颤与术中房颤
呼末正压:如何实现个体化
一项胸外科术后慢性疼痛的前瞻性研究
醉仁心胸之国庆中秋寄语
压力控制,还是容量控制?哪种通气模式更有利于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肺隔离技术的前世今生--纪念10月16日世界麻醉日
非体外循环下经皮导管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是时候重新考虑心脏手术的瓣膜选择了吗?机械瓣还是生物瓣?
静脉麻醉VS.吸入麻醉─减少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谁更优?
个体化VS.标准化血压管理策略,哪种管理策略对高危手术患者术后脏器功能保护更有利?
妊娠合并心脏疾病患者的麻醉处理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
心搏骤停后机械通气的管理和呼吸治疗
保护性单肺通气中不同PEEP对通气灌注不匹配和呼吸力学的影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麻醉
心脏外科手术中的红细胞输注策略:限制还是宽松?
按图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