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好医生,我们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的谢意,希望能帮忙将这样的好医生宣传出去。"昨天,赵师傅讲述老父亲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住院时张秀海的“医者仁心”。
患者赵某,男性,72岁,他入院前1周出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严重时右胳膊不能抬举,右腿不能行走,15分钟后可完全缓解,他在住院之前,有6次类似发作,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张秀海建议住院进行详细的检查,颈动脉超声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多发粥样斑块形成,左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80%。头颅MRI提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通过DSA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90%以上。他被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考虑到2/3的这类患者会反复发作或进展为脑梗死,张秀海当即决定进行颈内动脉狭窄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双联抗血小板、降血压、降血糖及强化他汀治疗)。至今未复发。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应用支架成形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已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已成为防治脑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每年新增病例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的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甚至闭塞。
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是使用球囊导管、支架等器械消除或减轻颈部动脉狭窄与血栓。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颈动脉疾病的微创方法。它仅需在局麻下进行,通过一侧股动脉穿刺,在导丝导管的配合下先将保护伞放到狭窄血管远端,然后使用球囊扩张狭窄处,最后将小的合金支架放置在颈动脉狭窄处,使狭窄血管扩张,保证正常血流通过,改善颈部血管供血区域器官血流灌注的介入治疗方法,从而减少卒中风险。该手术有损伤小、恢复快、治疗周期短等优点,由于手术简单和快速,容易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患者赵某,男性,82岁,入院前2天出现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并伴有尿失禁的行为。头颅CT扫描提示:双侧额颞顶部亚急性硬膜下出血。张秀海考虑到如果先后单侧微创引流,会造成大脑移位,甚至脑疝形成,他的团队决定进行双侧同时微创引流,这是一次尝试,针对各种风险及意外情况,科室讨论后,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由于前期充分的准备,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患者复查头颅CT,血肿仅存留少量积液,赵师傅的定向力、记忆力和小便恢复正常,术后18小时拔出穿刺针,4天就出院了,微创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花销。
出院后,病人及家属感激万分,送来了鲜花和锦旗。
小知识:颈动脉狭窄
正常健康的颈动脉是光滑、富有弹性的血管,为颅脑血流输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通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脂质成分在血管壁上的沉积,这个过程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此时颈动脉会变得僵硬、管腔狭窄。就如家里的水管,使用时间长了往往会发生生锈、堵塞。颈动脉疾病的早期通常不伴有任何症状及体征。当狭窄严重导致脑供血减少,此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的症状及体征:典型的是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吐字急促或吐字不清,或是难以理解别人的说话;突发的单侧眼盲;即使这些症状和体征仅持续很短的时间并很快恢复正常,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尽早就诊,可能发生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tIschemicAttack,TIA)。短暂脑缺血发作是发生脑卒中的高危信号,大部分因该颈动脉疾病而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在卒中前多曾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经历,应引起高度警惕!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常见的危险因素有以下方面:(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的弹性下降而容易受到损伤;(2)高血压。高血压是颈动脉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过高的血压会使动脉壁变得薄弱而更易受到损伤;(3)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甘油三酯,会促进粥样斑块的沉积。(4)糖尿病。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的异常,还会影响脂质代谢的效率,是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更高。肥胖:超重会增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的风险;(5)遗传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或是冠心病的家族史会增加患颈动脉疾病的风险。
颈动脉狭窄怎么治疗?
尽早就医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疾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避免致残性脑卒中的发生,有以下因素存在时,建议进行一次颈部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条件的病人还可以做颈部血管的核磁共振检查(MRA)或是CT血管造影(CTA)检查:(1)发现颈部有血管杂音;(2)伴有症状性外周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3)具有≥2个如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1级亲属60岁前有动脉粥样硬化史、有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
并非所有颈动脉狭窄都需要手术治疗,当狭窄程度小于50%时,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及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脂水平,恢复血管内皮的功能和稳定斑块。同时要积极的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症状,戒烟、限酒、减肥及有效的体育锻炼,每天应该进行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若狭窄50%至70%,临床无症状可以密切观察和药物治疗,有症状时应当手术治疗;或者是狭窄程度大于75%时,我们就应该积极地进行手术干预。(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这种手术是治疗严重颈动脉狭窄的常用的方式。在局麻或是全麻下,在颈前部做切口,将受累的颈动脉切开并切除其内的斑块,有时还可以使用补片或是移植物将颈动脉进行修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可以达到去除动脉硬化斑块、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的方法。
(2)颈动脉支架植入成形术:在一些患者由于颈动脉狭窄或是阻塞的位置难以达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无法进行时;或者是有一些特定的情况,如严重的心肺疾病,既往颈部手术史或是颈部肿瘤接受过放疗;或是肾功能衰竭,手术风险太大,这些情况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成形术是很好的选择。颈动脉支架主要是以血管内介入技术为基础,采用球囊或是支架扩张颈动脉的狭窄部位,从而达到重建颈动脉血流的目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在手术过程上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快捷,痛苦少,恢复快,具体实施哪种手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权衡判断。
科室简介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现有医护人员15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生2名。主要诊治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硬膜下血肿、脑炎、癫痫、帕金森综合症、格林巴利、头痛、头晕、痴呆、抑郁状态及神经变性等疾病。尤其在脑梗塞的超早期溶栓治疗、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清除治疗等危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椎动脉起始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植入、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颅内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等介入治疗及硬膜下血肿微创清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张秀海
张秀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安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曾医院、医院进修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各种诊断治疗的操作,尤其是神经介入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擅长各类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周围神经病变、癫痫、脊髓病变及神经心理等疾病的治疗。在国内各大临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安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成员。荣获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安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安阳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两项。
联系-
编辑:刘迪郑少华
审核:魏荣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