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7日,医院心脏中心张钲教授、白明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例超级横位心并Type0型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植入EdwardsSapien3球扩瓣膜,是该瓣膜上市后在西北地区的首例植入。在我国应用球扩瓣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例数较少的今天,该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我国广大TAVI术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推动了球扩瓣在西北的进一步发展。
精准释放
巧用球扩瓣、双调弯
攻克横位心并二叶式主动脉瓣EDWARDSSAPIEN3VALVE
患者为75岁男性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显示患者为Type0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瓣叶开放受限,瓣上峰值流速为4.0m/s,跨瓣峰值压差为64mmHg,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为0.44cm2;CTA显示左冠瓣叶明显钙化,右冠瓣叶无任何钙化,且活动度大,升主动脉明显扩张(47mm),主动脉走行迂曲,主动脉瓣瓣环面积.0mm2,最大直径28.5mm;左冠开口高度可,右冠开口高度偏低。主动脉夹角约为70°,为重度横位心。
结合上述检查结果,经TAVIHeartTeam讨论后,决定选择26mmEdwardsSapien3球扩瓣膜。
术中经右股动脉入路,成功完成跨瓣后,送入26mmEdwardsSapien3球扩瓣膜,凭借输送系统的双调弯设计,顺利将瓣膜支架定位在预定位置,以次/分快速起博,并且保证1:1完全夺获,使收缩压降到50mmHg,迅速成功释放瓣膜。
造影显示无明显瓣周漏,无主动脉瓣反流,顺利结束手术。
术后点评白明:球扩瓣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特点
EDWARDSSAPIEN3VALVE
白明教授:该患者为一例超级横位心合并Type0型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且存在中到偏心性重度钙化病变,右冠瓣叶无钙化且活动度大,为瓣膜的植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患者股动脉入路血管严重扭曲,给介入路径的建立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此,经TAVI团队讨论后决定选择使用EdwardsSapien3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系统,其结果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首先,该系统14F的超薄鞘管十分顺畅的通过了较为扭曲的股动脉,对后续操作没有产生影响;其次,凭借着EdwardsSapien3独有的双调弯设计,成功将瓣膜送至预定位置,并且调整至同轴性最佳的位置,为后续的完美释放无残余瓣周漏打下了基础;最后,EdwardsSapien3球扩瓣可快速释放,当时在瓣膜支架完成跨瓣后,患者血流动力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可快速释放瓣膜,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钙化,也未发生瓣膜移位,最终成功完成手术。
当前国内应用球囊扩张式瓣膜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经验相对较少,通过本例手术也发现了EdwardsSapien3球扩瓣在治疗此类患者时的一些特点。第一,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常合并一定程度的钙化病变,若使用自膨胀瓣膜可能会发生瓣膜移位的现象,术者在释放过程中也常常会选择高位释放,并可能产生瓣周漏;然而使用EdwardsSapien3球扩瓣治疗此类患者时,直接球囊扩张释放瓣膜支架,受钙化的影响更小,并不会发生明显位移,且该瓣膜的外裙边设计也进一步减少了瓣周漏的可能性。其次,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的主动脉瓣开口形状近似梭形而非正圆,若使用自膨胀瓣膜,在瓣膜释放后其瓣膜形态是否能完全达到“正圆”仍有待观察,这种非正圆的形态对于瓣膜衰败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尚未可知;而EdwardsSapien3球扩瓣因在释放过程中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可以使瓣膜释放后的形态更接近于正圆,或许会给患者带来更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最后,在选择合适的球扩瓣型号时,主要还是依据瓣口面积,在释放的过程中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容量或减少容量扩张球囊,一方面使瓣膜可充分扩张,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过度扩张造成瓣环撕裂的可能性。
EdwardsSapien3球扩瓣的上市进一步缩短了TAVI手术的学习曲线,相信未来随着器械发展和治疗流程的规范化,TAVI技术也将越来越普及,从而造福更多患者,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医院心脏中心自年即组建TAVIHeartTeam,由张钲教授、白明教授亲自领衔,包含心内科、CCU、心内导管室、心内超声、放射、麻醉、心外等专业。当年已完成TAVI手术20余例,患者年纪最大90岁,病种包含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团队日益成熟,完成了Type0、Type1、横位心、小窦低冠脉等挑战性病例。是国内较早独立开展且为区域内唯一可独立开展TAVI手术的中心。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