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7日,中国胸痛中心总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桓台县有了中国胸痛中心,医院以及桓台卫生计生系统都是一个喜讯,能够使桓台及周边地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死性胸痛患者及时进入规范化的诊治程序,得到及时治疗,大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等致死性胸痛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成绩的背后,医院全体职工的辛苦付出。
医院院长李立新陪同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进行现场核查
医院副院长张曙光参加中国胸痛中心授牌仪式
新院搬迁,搭建PCI治疗平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是医院院长李立新经常向干部职工提及的一句话。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证,何尝不是在众多的有准备之中得以实现。
年7月,随着医院搬迁新院,医院建立了一流的介入手术室,购进了当时先进的飞利浦UNIQFD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引进,医院放射介入的检查和治疗范围,医院放射介入检查和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胸痛疾病之一——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使医院PCI治疗得以顺利开展。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核查会
联合办医,取专家之长提升自我
医院PCI治疗技术的开展和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赢得了业内高度认可。年7月,医院被中国医师协会确定为“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合作研究单位”;年12月,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远程会诊,医院专家免会诊费承接复杂心脏介入手术。另外,与医院(原医院)、医院等8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提高胸痛疾病的诊断能力。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现场
凝心聚力,成立急诊PCI团队
由于以急性心肌梗死为多发的急性胸痛病人日趋增加,以及常规治疗效果的不理想,激起了医院干部职工的创业热情。年7月14日,院长李立新组织召开急诊PCI开展协调会。年8月1日,医院成立了以急诊科、心内科、介入科等科室骨干组成的急诊PCI团队,急诊PCI治疗7×24全天候运行正式实施,在建队一年内挽救了70多例濒临死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成绩的取得,让医院人感到自豪,也证明了医院能够为桓台及周边地区群众就医提供有力保障。
医院副院长张曙光参加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与葛均波院士合影
依托名院,借“互联网+医联体”(后被评为淄博市改革七星)改革成立区域心电中心为了第一时间发现和更好地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医院于年投资万元,借“互联网+医联体”改革建立了覆盖全县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个远程心血管病医疗信息采集点,成立桓台县区域心电中心。一方面为患者在镇村监测的心电图进行诊断,另一方面,通过心血管病影像传输平台,与医院进行远程对接,实现心血管病的远程诊断、治疗和咨询等医学活动。于年10月,医院心电监护中心合作,上线开通远程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系统,进一步解决疑难心电的监护和会诊。该模式正式运行以来,每年完成区域心电图报告多例,多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因及时实施急诊PCI手术放入支架而挽回生命。该模式的运行形成了心血管病防治的上中下三级联动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让基层老百姓能够不出桓台享受到高水平心血管专家的医疗服务,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看病不方便的问题。
胸痛中心培训
高瞻远瞩,开启中国胸痛中心创建之路
急诊PCI工作的顺利开展,激励着急诊PCI团队每一名医护人员。为最大限度地挽救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死性胸痛患者生命,提高预后质量,年末,以院长李立新为首的医院领导班子,决定创建中国胸痛中心。
年11月15日,医院注册成为中国胸痛中心会员。年12月8日,成立以院长李立新为主任委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和医院胸痛中心,按照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指标,规范运行,医院的大力支持。由此,开启了中国胸痛中心创建之路。
骨干先行,医疗设备先进齐全
医院以胸痛中心认证为目标,医院综合能力,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首先,医院副院长张曙光负责胸痛中心建设具体事宜,统一协调、整合多学科资源,建立起规范的急性胸痛诊治机制,形成迅速有效地救治体系。其次,抽调心内科一病区主任张宏斌、心内科二病区主任高希春、急诊科主任张国祥、心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巩海英等骨干力量,多次到西安、宁津、济南等地培训、考察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培训学习。三是再次购进一台拥有采集影像达2K×2.5K、动态平板探测器、减影冠脉支架清晰显影、3D技术等的飞利浦“霓彩”系列兼容型UNIQFD20C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促使介入手术更安全、更快捷。四是与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乡镇卫生院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形成胸痛疾病急救保障体系。五是通过整合资源、建章立制、模拟拉练,完善急性胸痛疾病救治流程,提高急救效率。
PCI手术
优化流程,上下联动出佳绩
医院以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急性胸痛患者优先的理念,优化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增设了急性胸痛相关的院内外标识与指引,对急诊科、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等抢救区域进行布局改造,定期召开联合例会,对医院医院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调整,不断优化流程,使患者得到快速、及时、规范的诊治。在患者就诊的所有环节实行急性胸痛优先原则,全员协调联动一体化管理,胸痛中心设在急诊科,所有胸痛患者均由急诊科管理,一旦发现危重心电图,医院胸痛中心即刻启动胸痛绿色通道,所有参与救治的医师立即到位,先救治后付费。由过去的患者就诊找医生,转变为医师就位等病人,由办好住院再进行手术转变为绕行急诊,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
医院依托胸痛中心建设,成功“编织”了县域内的急性胸痛疾病急救网络。目前,医院已与市急救指挥中心,市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共同组成了胸痛中心协同救治网络,为6医院购置远程会诊心电图机及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患者医院,就可将患者的心电、血压、血糖、血氧等生命体征数据医院监控中心,联合胸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