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9:00,河北省胸痛中心联盟年表彰大会在石家庄太行国宾馆金色大厅举行。
表彰大会由河北省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谷新顺教授和魏庆民教授共同主持,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霍勇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杨杰孚教授、医院*委书记张万生教授、天津市心血管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丛洪良教授、内蒙古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赵兴胜教授、山西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清华教授和河北省医师协会胸痛中心联盟主席傅向华教授出席会议。河北省胸痛中心联盟全体委员和河北省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和建设单位的代表共余人参加表彰大会。
河北省胸痛中心联盟对在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医院模范胸痛中心奖、胸痛中心建设进步奖。
医院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胸痛中心在全国通过率普遍不高的环境下,医院的基层版和标准版均一次通过。近日,河北省胸痛联盟根据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各胸痛中心提交的各项救治数据进行质控考核打分,河北医院获得石家庄市第一名、河北省第5名的佳绩。以上两方面均体现出我院胸痛中心在急诊急救方面的过硬实力。
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战波介绍,医院急诊科救治过的心梗患者最大93岁,最小21岁,整体救治成功率很高,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医院胸痛中心凭借过硬的一流急救技术和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胸痛患者来院得到高效救治。
医院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完成基层培训、预检检查和质量控制等任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急性胸痛救治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使河北省胸痛中心建设行稳致远。
相关链接
据悉,近日中国胸痛中心执行委员会公布了年度第一批次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名单,河北医院榜上有名,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这标志着该院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水平。
据了解,本次认证全国共有家单位提出认证申请,经过网上材料提交、省联盟预检、认证办公室材料初审及专家在线审核评审、暗访和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组现场认证核查等环节,全国共有家申请单位通过认证(通过率53.5%),其中标准版胸痛中心49家,基层版93家。“国字号”胸痛中心的认证让更多急性胸痛患者在家门口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胸痛中心是心血管内科、急诊科、院前急救、医院等多学科组成的协同救治体系,医院急救能力,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此,河北医院自年1月1日创建胸痛中心后,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制定和优化各项规章制度和诊治流程,强化全院相关科室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
“在院内设置醒目的指引标识,一进门便可看到‘胸痛中心’显眼的导诊指示标志。大厅里,挂号窗口、取药窗口的玻璃上,都贴着显眼的标志‘胸痛患者优先’。”急诊科主任张战波表示,医院培养了一支由急诊科、心血管病科、检验科、功能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联动的专业化队伍和医疗质量部、财务科等保障部门,完善了院前急救体系,规范了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并建立了导管室的快速诊疗通道,极大地缩短了抢救时间,有效提高了诊治水平,真正实现了病人检验检查、用药抢救全线一路绿灯的绿色通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12月12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胸痛中心总部官方传来喜讯,河北医院顺利通过年度第四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
全院支持,持续优化在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后,河北医院立即总结经验,持续优化提升,积极申请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
“国家级胸痛中心的认证标准极为严谨。”河北医院副院长孟晓表示,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协同合作,将院前急救、院内各项资源进行整合,探索建立了多项制度,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并成立由贾振华院长任胸痛中心标准版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院长高怀林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心血管病科病区主任任医疗总监、医务科主任任行*总监、急诊科主任任协调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涵盖与胸痛中心相关所有科室,夯实了胸痛中心的组织基础。
“自启动胸痛中心建设以来,医院从医疗惠民的角度出发,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支持。”孟晓副院长介绍,医院统筹院内院外医疗资源,定期召开胸痛中心专题推进会,组织全院全员培训,除了心血管病科、急诊急救、医技等核心科室的医护医院人员的培训外,医院保安、保洁等后勤人员进行了全覆盖的相关培训,并定期组织胸痛患者急诊急救演练,确保每一名到院胸痛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截止目前。共组织培训17场次,约余人次参加培训。
与此同时,积极加强与基层卫生院、社区卫医院协作,建立转诊关系,年2月至年7月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各种类型胸痛患者激增,大部分患者都按标准行冠脉造影检查及急诊或择期PCI术,疗效满意。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胸痛相关知识培训,共组织培训30场次,约余人次;对社区合计余人次进行社区教育、义诊和发放免费宣传资料,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达到防治同源的目的。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真没想到我居然能这么快康复出院,而且还没有留下后遗症。”10月20日,21岁的急性心梗患者李某康复出院,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抢救中反复除颤十余次,李某是河北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来抢救的最年轻的一例大学生急性胸痛患者。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努力。”回想起救治李某的那个夜晚,心血管病科三病区主任费玲感慨万千。尽管在接到患者时,患者的相关信息已经通过网络传输到胸痛中心。但手术中患者病情危急,不容耽搁。虽然在家属不到场、未带住院费用的情况下,与家属电话沟通后,本着“先救人后签字”的原则,经请示院领导后,及时为患者实施介入急救手术。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以往普通的急性胸痛诊疗,从患者拨打急救热线,到院前急救,到来院后挂号、检查、缴费,直到进行手术,其中每个环节稍有耽误,都会耗费大量时间,耽误诊治。”心血管病科主任兼一病区主任袁国强表示,医院秉承“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治病救人方针,主动承担风险,并积极促进院前与院内胸痛绿色通道深度融合。胸痛中心接诊的医务人员会快速评估病情,并启动接诊计时表,实时传输数据,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医院的合作,建立区域胸痛救治网络,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和救治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病人数量上升的同时,医院不忘质量建设,在年第三季度河北省胸痛中心(标准版)医院排名中名列第五,石家庄市名列第一。
河北医院胸痛中心
几项重要质控指标对比
评比指标
全国胸痛中心标准
全省
平均水平
医院
胸痛中心
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时间
10分钟
3.45分钟
2分钟
ACS患者从确诊到负荷量双抗给药时间
10分钟
18.99分钟
5分钟(急救车上完成)
医院到介入开通闭塞冠脉时间
90分钟
73.5分钟
70分钟之内
自胸痛中心创建以来,河北医院共救治胸痛患者千余例,其中急性心梗患者余例。患者到院至首次完成心电图的平均处置时间为3分钟,DtoB(医院大门至介入手术球囊扩张)平均处置时间70分钟(国家标准时间为小于90分钟)。通过创建胸痛中心,河北医院成功挽救了越来越多高危胸痛患者的生命。
依托优势,创新机制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心脏大血管急危凶险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医院内以多学科协作、急救绿色通道和快速反应为特征的胸痛患者快速诊疗体系。
作为胸痛中心的关键科室,河北医院心血管病科为国家卫健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在学术带头人吴以岭院士的带领下,贾振华院长及其医疗团队,系统研究了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河北医院胸痛中心根据基础研究和循证依据指导实践,将通心络加入心梗一包药,经验证疗效确切。
同时,积极创新胸痛中心运行机制,坚持一把手负责,实施一把手工程,规范胸痛中心制度流程。医院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例会、典型病例分析例会、胸痛中心建设例会,创新“四全一结合模式”,即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时控制、全区覆盖、中西医结合。依托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干预研究、重大疑难疾病(急性心梗)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河北省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心血管诊疗基地建设,探索中西医结合胸痛中心建设新模式。
志逐千里,质量不怠
河北医院贾振华院长表示,医院胸痛中心自创建以来,救治胸痛病人数量和救治成功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胸痛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胸痛患者救治流程进入诊治程序,得到及时而规范的诊断治疗,从而显著缩短胸痛确诊时间和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时间,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并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行医之路,任重道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河北医院将以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创建通过认证作为新起点,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努力为广大群众和胸痛患者提供更优更好的医疗服务。
河北医院
医院
医院
医院
省医院
推行“会员制慢病管理”服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