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1月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奉化区创伤救治中心”医院以来,医院创伤救治理念和多学科综合救治水平明显提高,二年来,医院血管创伤诊治团队在中国科医院血管外科朗德海主任的带领下,成功救治了多起创伤血管危重症伤者,血管外科的春天从此开始。
以往一些危重血管损伤病人、急性胸腹主动脉夹层等患医院救治,转诊过程中死亡风险极高,医院具备诊治复杂和危重血管创伤病人的综合实力,医院连续救治多例外伤性胸主动脉夹层、外伤性腹腔干断裂等危重症患者,在心胸血管疾病方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上图为二例外伤性胸主动脉夹层的多发伤患者成功救治病例)
目前,中国科医院血管外科郎德海主任和胡松杰主任等专家团队已长医院,常规开展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肾动脉狭窄、脑血管狭窄、腹主动脉瘤等症,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动脉瘤、静脉曲张等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医院血管外科在处理复杂困难血管疾病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门诊时间:周一、二、三、五上午
预约
下面由胡松杰主任聊聊静脉曲张〖医疗科普一〗正确认识静脉曲张,科学的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甚至医院,在医生面前撸起裤腿,指着腿上蚯蚓样隆起、甚至迂曲成团的东西询问医生:哎,大夫,我腿上的筋这样子是怎么回事,要咋办办吆?
平时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左邻右舍的大妈或大伯在议论:哎哎,你看,我原来腿上的筋蚯蚓样隆起了诶,每天腿酸酸胀胀的,难受死了,自从哦,听某某某说了后,我用针戳戳出血了就好了,蛮灵光的哦......
以上所说的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静脉曲张
那么,静脉曲张到底是怎么回事,得了静脉曲张有没有关系?
我们知道,我们的血管分为动脉跟静脉。动脉血管负责把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为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氧气;而静脉血管负责把运输回心脏;
人类因为直立行走,腿部的静脉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需要克服重力将血液自下而上运送回心脏----静脉回流,下肢静脉回流的顺利完成需要借助两个重要角色:小腿肌肉泵、静脉瓣膜,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长时间站立、劳动,静脉瓣膜容易损坏,从而导致已经回流的血液倒流,下肢静脉腔内的血液增多、瘀滞,静脉压力增高,久而久之,静脉壁就会被拉长、管腔扩张、增粗,最后就变成静脉曲张-----“蚯蚓腿”了。
静脉曲张的危害
静脉曲张本身并不可怕,有很大部分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曲张都是无关痛痒的,这常常会让人麻痹大意,随着病情的发展,静脉曲张逐渐加重,并可能产生并发症,如局部区域的皮肤色素沉着、瘙痒、脱屑,静脉炎症,感染,甚至出血,血栓形成,脱落导致的肺动脉栓塞。
静脉曲张需尽早治疗,但是需要科学的方法,民间流传的“泡脚、针刺放血”等不仅没用,而且有害。泡脚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血液进一步瘀滞、曲张更加严重。而针刺放血,虽然能暂时的较少曲张静脉内的血液,放血后短时间内感到“舒畅”,但根本的病因没有解除,短暂的舒畅后,症状立马又现,而且,更加可怕的是,针刺会造成局部静脉损伤,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并且,未经严格消*的针刺方法,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治疗静脉曲张呢,首选,我们来看看静脉曲张发展的不同阶段。
根据静脉曲张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当然,减少可能加重静脉曲张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疾病早期,可以考虑穿着医用弹力袜来延缓它的进展,穿着弹力袜一般建议清晨起床时穿,到夜间上床睡觉时脱掉。随着疾病的发展,根据病情可以选择泡沫硬化剂、微创激光、射频、微波等手术。
下面由郎德海主任聊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医疗科普二〗腰椎间盘突出?小心血管疾病的陷阱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患者,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很多年,平时走不了几步路就觉得小腿酸胀难忍,得坐在路边休息一会才可以继续走路,但是没走多远,小腿又酸胀走不动了,以为是腰椎老毛病又犯了,医院,到骨科、神经科、甚至中医科等多个科室就诊,配了一大堆药,吃了就是不见好转,反复就医不见成效,还以为是年纪大了,不中用了,于是就听之任之了。直到有一天,脚突然疼痛、发白,脚趾头发黑,烂了,连一步路都也走不了,甚至坐着、躺着脚都痛,晚上整夜都睡不好,吃了很多止痛药都没用,医院,一查,发现腿上的血管已经全堵了.......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血管外科最常见的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该疾病最早期的表现就是——间歇性跛行。那么,什么是间歇性跛行呢?即行走前无疼痛,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腿部酸胀、无力、麻木甚至疼痛,难以继续行走,休息数分钟后上述症状又可消失,可继续行走,当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又会出现上述症状。
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上述的类似症状,如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当压迫神经时,可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也可引起上诉症状,容易被忽视即混淆。那么该如何鉴别,识别血管疾病的陷阱呢?
我们来看看神经压迫引起的间歇性跛行跟血管闭塞引起的跛行之间的区别:
神经压迫引起的跛行跟姿势、脊柱弯曲度以及有无骨质增生压迫等有关,当脊柱弯曲前倾时,行走距离可明显增加,而当脊椎伸直行走时,行走距离又会缩短,而当伴有骨质增生时,无论脊柱直立还是弯曲前倾,跛行距离不会增加。
神经压迫引起的跛行有如下特点:
1、部分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跟姿势有关;
2、一般上坡行走距离长,下坡距离短;
3、跛行没有明显规律;
4、下肢皮肤温暖,动脉搏动明显;
5、不会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
而动脉硬化闭塞引起的跛行与身体姿势没有明显关系,每次行走距离相近,具有规律性;其特点如下:
1、跛行距离与身体姿势无关
2、下坡行走距离长,上坡行走距离短;
3、跛行具有规律性;
4、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肢体皮肤苍白,偏凉、冷;
6、往往会造成肢体缺血坏死、截肢;
血管闭塞引起的下肢间歇性跛行,随着时间的发展,病情会逐步加重,有些甚至突然加重,脚一下子冰凉,苍白、发黑;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的临床分期如下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最终结局,肢体缺血坏死——截肢,有些甚至危及生命(坏死组织引起的脓*败血症);
那么,该如何发现并排除动脉闭塞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如上诉的下肢间歇性跛行症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摸一摸自己的脚背有没有血管在搏动,如有脚上的血管搏动强有力,那么一般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一旦发现自己腿上血管搏动消失,就应该立即前往血管外科就诊。
医院
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郎德海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医院、医院、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进修。在市内率先开展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以及其他血管疾病的手术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医院门诊三楼B区
医院
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院医共体
血管外科执行主任
胡松杰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现任浙江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宁波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秘书,中国糖尿病足CDFF成员,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10多年,擅长血管疾病的开放手术及腔内介入手术,对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肾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糖尿病足等症,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上午,医院门诊三楼B区
通讯员:卢丹红
审核:王晓亮
编辑:*豆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