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导致心脏射血严重受阻,最终将引起心脏衰竭、心绞痛,甚至死亡。在TAVI前时代,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被视为唯一有效的根治办法。
全球至少有数十万病人,合并高龄、严重虚弱、多器官病变等情况,开胸、开刀的风险太高,而无法进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只能无奈地等待疾病结局的到来。
上回书说到,安德森医生纯手工打造出一套导管瓣膜粗胚,在活体猪身上,成功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迈出了TAVI手术的第一步。
当操作场景从实验台转移到手术台,导管瓣膜从概念模型进化到商业产品,从活体动物过渡到人类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其中的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但众多开发者的脚步从未停滞。
猛将出马
TheFounder
AlainCribier,医学博士,医院心脏病专家,罗本大学教授。
克莱比博士曾尝试用高压膨胀的球囊打开钙化狭窄的主动脉瓣,但是,无法保证长期效果。
年,兼具创新精神和商业天分的克莱比博士,与三个小伙伴成立了一家初创企业-PVT公司,并将安德森专利收入囊中,通过反复推敲和实验,设计出全新的经导管球囊扩张瓣膜原型。
PVT公司创新设计
Innovativedesign
▼创新一:用牛心包作为瓣膜材料,取代安德森的猪主动脉瓣膜,改善瓣叶功能和耐久性。
▼创新二:使用特制的压瓣器,将心包瓣膜压在瓣架上,缩小整个装置的外径,适用于外周血管途径。
▼创新三:使用短瓣架设计,改善输送性能,并避免对冠状动脉开口的影响。
首个导管瓣膜-Cribier-Edwards
年,爱德华生命科学公司以1.2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PVT公司,Edwards-SAPIEN导管瓣膜,从此诞生。
生命的复活
Resurrectionoflife
话说二十年前,法国鲁昂,一位57岁的男性病人,罹患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且严重钙化,反复出现心源性休克,左心室射血分数仅12%,合并着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外周动脉严重狭窄、下肢坏疽等多种严重情况,外科手术置换主动脉瓣不可能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球囊扩张也告失败,他的生命行将终结…
Cribier-Edwards导管瓣膜加持下,不开胸、经导管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能拯救他的生命吗?
在征得病人和所有亲属的知情同意后,克莱比博士团队计划采用全新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尝试用全新的手术方式来拯救生命。
年4月16日,请记住这一高光时刻,克莱比博士改写了历史!
病人外周动脉条件极差,导管瓣膜无法由此进入。
克莱比博士不得不制定出匪夷所思、大迂回的手术方案,极富创意,且极具挑战。
手术过程如下:
由股静脉途径进入,从右心房穿刺房间隔,球囊扩张房间隔后,进入左心房,通过二尖瓣,到达左心室,厘米长度的指引导丝,顺行跨过主动脉瓣;抓捕器由股动脉途径到达主动脉根部,抓取指引导丝,建立瓣膜轨道;23号Cribier-Edwards导管瓣膜沿着导丝输送,快速定位、释放在自身主动脉瓣环处。
见证奇迹的时刻,悄然降临!
病人血压迅速稳定回升,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停用,无跨瓣压力阶差、瓣周漏,无心脏传导阻滞,食道超声显示瓣膜位置理想,功能正常。
十年后,在回顾第一台TAVI手术时,克莱比博士说过:“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整个团队的情绪,我们见证了一次真正的复活。”
TAVI二十载
20thAnniversary
往事值得多回味。
二十年前,克莱比博士开发出第一款商用TAVI瓣膜,开展了全球第一例TAVI手术,开创了TAVI手术新时代。
今日必须常珍惜,
二十年后的今天,TAVI已经成为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量必将超越外科主动脉瓣置换。
未来当然可期待,
预计到年,全球范围内,每年TAVI手术量将超过30万例。
END
来源:心脏瓣膜知识家
作者:邓冰清、彭彦人
责编:安好
*瓣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