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0日讯日前,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顺利实施EIT技术,成功救治了命悬一线的重度肥胖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王先生(化姓)。今年29岁的王先生,重度肥胖,体重达到了公斤,半个月前因为腹主动脉夹层被送到了哈医大二院进行了急诊手术。但由于术中血氧饱和度难以维持正常水平,所以术后立即转入重症医学科二病房进行了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因为王先生肥胖,卧床后膈肌上移,严重影响肺脏通气,尽管提高了呼吸机氧气浓度,血氧饱和度仍难以满足患者氧代谢需求,王先生全身发绀,情况十分危急。而且因为腹主动脉瘤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所以转运去做CT检查风险极大。
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二病房主任叶明教授带领医生们进行查房
了解到此情况后,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二病房主任叶明教授立即带领医生及呼吸治疗师为患者实施EIT技术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分层区域所有参数均异常。随即,在EIT可视化条件下对患者肺部通气进行PEEP滴定,氧合迅速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升至%,吸入氧浓度由%降至40%。复查血气,氧分压显著提高。1天后,王先生就顺利脱离呼吸机机并拔出气管插管,转出重症医学科。
滴定前后肺分钟图像
叶明教授介绍,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impedancetomography,EIT)。EIT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无创且无放射性的床旁监测技术,可动态观察区域性肺通气及血流,并计算局部潮气量大小。此技术可用于指导呼吸治疗,识别异常通气状态(肺不张、气管导管过深、胸腔积液及气胸等);监测各种医疗模式下的通气状态(肺复张的PEEP滴定、区域顺应性最佳PEEP及体位变化等),并指导呼吸机模式与参数的实时调整以及呼吸机的撤机;利用盐水造影辅助诊断肺栓塞;通过应用EIT监测不仅可以指导重症患者的体位摆放,还可以掌握俯卧位通气的应用时机及评价其效果。
根据EIT监测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他强调,EIT技术应用有效解决了目前临床上无“动态肺CT”的空白,以往患者肺部影像主要通过CT检查实现,但是这需要重症患者往返于病房和CT诊断科之间,非常不便,且有风险。EIT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据了解,EIT技术是哈医大二院通过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特定批准引进的项目,将提高顽固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疾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获得更快速、精准的规范化治疗,标志着哈医大二院机械通气技术迈向更精、更高的新台阶。
本文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