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6/25 18:20:00
来源:南方日报“手术前总感觉胸闷、无力,现在感觉身体舒畅多了!感谢珠海的医护团队!”5月9日,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手术”的珠海人邓先生,从ICU顺利转到普通病房,获得“新生”。邓先生是一名心衰患者,多年饱受心脏病痛折磨。而唯一的求生方式就是进行心脏移植。迟迟等不到心脏供体的邓先生,做出了另一个重要决定——植入“人工心脏”。5月4日,中大五院成功为终末期心衰患者邓先生植入了国产人工心脏,据悉,这是珠海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患者饱受煎熬,随时有猝死风险3个月前,饱受心脏病痛折磨多年的邓先生受凉后突发明显胸闷、气医院就诊,但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心功能急速下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83mm,约为正常人的2倍多,射血分数仅为19%),经过多方咨询后,来到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就诊。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刚教授介绍,完善冠脉造影、心脏彩超、心脏磁共振和血管增强CT等检查提示,患者前降支闭塞,右冠脉重度狭窄,先天性左上肺静脉异位引流,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缺血型心肌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多种疾病共同导致患者心功能持续低下。面对患者复杂病情,单一处理其中一种病变都不足以解决患者病症。只能行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植入术,但心脏移植等待合适供体的时间长,且等待期间随时有猝死风险。经综合评估,医生决定行植入式左心辅助系统,即“人工心脏”治疗。为确保此次“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万无一失,中大五院医务部先后组织心血管病中心、胸外科、手术麻醉医学部、超声科、ICU、药学部、放射科、护理部等科室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工作,成立了人工心脏团队,模拟手术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环节,制定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和各种应急预案。7个小时手术后,人工心脏开始工作5月4日早晨,术前麻醉工作开始有序进行。医院麻醉团队有条不紊地建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漂浮导管等监测系统,为手术保驾护航。随后,李刚教授手术团队与福建医院心外科戴小福主任团队同台手术。根据术前制定的具体手术方案,首先为病人实施了左上肺静脉异位引流根治+冠状动脉搭桥+三尖瓣成形术,确保患者心脏结构及心肌供血的正常恢复。默契完成每一项手术操作后,到了最重要的环节,“人工心脏”植入。医生将升主动脉与人工心脏的出血管进行吻合,然后在心尖部打孔并缝合“人工心脏”的入血管,连接泵体。术中根据食道超声指标和患者的生命体征,不断调整人工心脏转速,最终经过7个小时的手术,“人工心脏”正常运转。随后,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心脏慢慢恢复跳动,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成功。患者右侧腹部皮下伸出一根电线管道,连接着的白色小盒子就是“人工心脏”的控制器和电池。在电池续航的状态下,患者能够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术后,人工心脏团队时刻紧盯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人工心脏”运转情况,根据患者的实时监测指标调整治疗方案及泵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看护下,患者术后17小时就脱离了呼吸机,目前整体情况稳定,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正常,于5月7日从ICU转回普通病房进行后续康复治疗。知多点什么是人工心脏?心脏病是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杀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力衰竭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为3.3亿,其中,心力衰竭患者约万人。李刚教授表示,心血管病中心每年都会接诊大量的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是其终极治疗方式。但目前心脏供体严重短缺,能等到移植的患者少之又少。“人工心脏”植入术是该类患者的另一个选择,可为更多终末期心衰的患者带来福音。据悉,在人体心脏因病损而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而不能维持全身正常循环时,可移植一种用人工材料制造的机械装置以暂时或永久地部分或完全代替心脏功能、推动血液循环,这种装置即人工心脏,主要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个部分构成。李刚教授介绍,本次手术采用的是中国制造的人工心脏,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药监局批准进行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装置。其采用独特的磁悬浮技术和流体力学设计,其核心部件是一个犹如抽水泵的金属血液泵,通过“泵”的工作原理来辅助或代替真实心脏的泵血功能。哪些人适合此类手术?“人工心脏是有适应症的,能否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要找专科医生就诊评估。”李刚教授表示,人工心脏适用于三类人群:一是可以做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衰病人,但是还没有合适的供体;二是大体重的病人,因为根据要求,供体和受体体重相差不能超过15%,这部分病人很难等到合适的供心;三是具有免疫类疾病的心衰病人,不能正常使用免疫抑制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