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进行手术
患者康复后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1月18日讯(记者胡旭阳)医院获悉,日前,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肖正华副教授和钱宏主治医师为一名30岁孕14周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主动脉瓣成形+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VSRR,valvesparingrootreimplantation)手术”,母亲和胎儿均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经检索文献,国际上鲜见相似妊娠病人行此手术病例报道,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
患者李女士,孕14医院孕期体检发现主动脉根部巨大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医院考虑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手术风险极高,不但胎儿难以保住,孕妇随时都有可能因动脉瘤破裂造成患者死亡,手术难度巨大医院无法开展,医院进行诊治。遂患者与家属多方打听商量后,选择奔赴医院进一步就诊。
主动脉根部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以主动脉根部搏动性肿块并进行性扩张为主要表现。当瘤体直径超过一定范围后(直径>5.5cm),破裂或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大幅度增加,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所以必须及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为孕14周女性,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直径达6.5cm,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以及心脏功能的下降。胸部血管CT提示: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宽约6.7cm,上腔静脉及左心房受压变窄,左心室明显增大。随着孕期的增加,心脏耗氧量以及射血量也会不断增加,动脉瘤如同胸腔中的定时炸弹一般,随时可能破裂危及生命,并且胎儿也无法生存,可以说是死亡率高达“%”的危急重症。
心脏大血管外科肖正华副教授对患者进行充分细致的病情评估以及查体后,结合患者的家属病史,高度怀疑患者为马凡综合征患者。立即启动产科,麻醉科,ICU,康复科等科室的多学科会诊,按照以往经验此类患者大部分都是采取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entall)手术,去除已经出现重度反流的原有瓣膜以及主动脉根部瘤,采用机械瓣的人工带瓣管道进行根部替换,患者术后需要终生口服华法林进行严格抗凝。但患者以及家属对于保留胎儿以及未来再次妊娠寄予了较高的希望,若进行瓣膜置换,存在抗凝药物并发症:如血栓、出血及胎儿致畸的风险。
肖正华副教授向MDT团队解释了疾病的特殊性以及手术风险后,补充了一句:“如果术中发现患者的瓣膜质量不错,我们会尽量把瓣膜给患者保下来,行主动脉瓣成形+VSRR(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手术成功的话,术后患者不仅不用抗凝,降低围产期血栓、出血的风险;还为患者术后继续妊娠,甚至未来妊娠争取一个更好的条件和机会。但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对外科医生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类完成瓣膜的修复以及主动脉根部的替换,各吻合口还不能有任何的出血。国内能够成熟开展此项技术的大都集中在大的医疗中心,而对于妊娠期患者开展此类手术尚未见开展,手术时间以及体系循环时间的延长以及一些未知因素的增加,也对整个MDT团队术中管理,术后监护以及康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手术中开胸并打开患者心包时,发现患者动脉瘤巨大,动脉瘤局部组织以及变得薄,颜色变为苍白色,提示血管质量不佳,随时都可能破裂。肖正华副教授小心谨慎操作,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心脏停跳切开动脉瘤后,反复探查瓣叶,发现主动脉瓣虽存在重度关闭不全以及瓣环明显扩大,但瓣叶质量尚可,并无明显增厚钙化以及穿孔,肖正华副教授决定实施主动脉瓣成形+VSRR(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首先需要极其仔细地将左右冠脉开口完全游离出来,切除动脉瘤后将主动脉根部游离至主动脉瓣左心室交界(AVJ)水平,然后采用30mm人工血管重建主动脉根部,并环缩主动脉瓣环至21mm,最后缝合固定三个主动脉瓣交界以及窦部动脉壁,处理脱垂的右冠瓣,反复打水确认瓣膜开闭良好。由于患者远端的血管较细,肖正华教授采用26mm的人工血管先吻合于远端后,近端与重建根部的30mm人工血管吻合。
手术结束后,接力棒交到了胸外ICU,考虑到患者术前心功能差,情况复杂,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