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2月21日消息(记者王漪褚夫晴)入冬以来,70岁的冯大爷心绞痛频率明显增加,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冯大爷自身的冠脉血管已经完全堵死。14年前,冯大爷曾因冠心病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医生为其架起过三支血管桥。现在频繁的心绞痛源于这三支血管桥狭窄程度都超过90%,生命岌岌可危。医院通过联合会诊治疗,为冯大爷疏通血管,重新打通“生命通道”。术后,冯大爷无心绞痛再发作,三天后便康复出院。
手术前,院方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身体状况恐怕无法承受二次开胸搭桥手术,单纯药物又难以控制心绞痛发作,随时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威胁生命。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案是在桥血管里置入支架。确定了治疗方案,新的问题又来了,患者当初搭桥的血管是静脉,已经使用了14年,出现了双侧重度狭窄,血管状况难以估量。而且左冠脉的桥血管形态复杂,呈Y型,冯大爷堵塞的地方又正好在左冠脉的桥血管的“叉路口”,这无疑给手术增加了很大难度和风险。
手术前后造影对比(央广网发医院供图)
为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泰心医疗团队进行了多次术前讨论,最终确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手术由内四科主任张峰实施,血管外科、CCU、体外循环、介入中心等多部门保驾护航。血管外科主任李学东为冯大爷预防性开通了ECMO通路,以备术中一旦出现循环衰竭、心脏停跳时,迅速启用心肺辅助装置,保证生命安全。CCU副主任医师梁海青预先置入了主动脉球囊反搏,以改善术中患者的心脏血流。
术中,内科医生使用血管内超声精确评估血管内斑块的性质以及桥血管管腔直径和病变长度,选择性给予预防慢血流发生的药物,一步步精准地将支架置入桥血管内,撑起狭窄的血管。医生小心翼翼地在患者分叉病变部位进行操作。就在这时,和术前料想的一样,脆弱的桥血管出现了问题,十多年前搭建起的桥血管分叉口处的斑块导致球囊在加压扩张时破裂,医生紧急更换球囊,最终使手术有惊无险,顺利完成。
回忆起这例高难度手术,医院内四科主任张峰至今记忆犹新,正如他在术后随笔中所写“手术的成功是泰心多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救人于危难之中,是医者真正的责任感,所幸终不辱医者使命。”张峰提醒,无论是搭桥还是支架,手术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任何心脏手术术后都需要进行系统规范的心脏康复。患者个人的遗传问题、饮食习惯、自身合并的其他疾病、术者水平、术后用药、运动情况、是否完全戒烟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术后效果及疾病进展。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按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对冠心病患者都极其重要。术后如果再次出现心脏不适,应务必尽快就医,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