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晚期内漏。手术即时诊断为某些特定内漏类型的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晚期II型内漏。
——摘自文章章节
组稿人评述
近年来,EVAR手术已成为常规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案,而且随着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EVAR的手术适应症也越来越宽,大有取代开放手术的趋势。但是相对于开放手术,内漏一直是EVAR手术的痛点,特别是II型内漏,因其再处理的手术入路困难一直困扰的血管外科医生。临床医生猜测术后的抗凝可能会增加内漏的风险,但是目前相关证据仍然不够。本研究统计分析了近3万例患者数据,认为晚期内漏发生率确实与抗凝治疗有相关性。
研究目的
尽管很多人研究了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抗凝对晚期内漏的影响,但其相关性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确定长期抗凝是否会影响晚期内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具体抗凝药类型是否会增加内漏的危险性。
研究方法
使用SVSVQI数据库,对年至年间因腹主动脉瘤接受EVAR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无晚期内漏者和晚期内漏者。采用双变量分析对术前、术中、术后及长期随访变量进行分析。运用多变量分析以确定自变量与晚期内漏的关联。根据患者EVAR前后的抗凝状态、特定类型的抗凝药的使用以及是否出现即时内漏(诊断EVAR时)进一步进行亚分类,以确定晚期内漏发生率。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分析了29,例患者,其中例(7.3%)发现晚期内漏。EVAR前后抗凝(比值比[OR],4.23;95%置信区间[CI],2.57-6.96;P.),EVAR后抗凝(OR,1.88;95%CI,1.43-2.49;P.)和即时内漏(OR,1.45;95%CI,1.26-1.66;P.)等危险因素与晚期内漏存在一定相关性。与从未抗凝的患者相比,在EVAR前后和EVAR后抗凝患者的晚期内漏发生率分别为16.89%和14.40%vs6.95%(均P.)。使用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患者晚期内漏的发生没有差异。即时内漏和晚期内漏最常见于II型内漏,但发生I型、II型和IV型即时内漏的患者分别更常发生I型、II型和IV型晚期内漏。EVAR后合并即时内漏和抗凝治疗患者晚期内漏发生率为20.42%,仅抗凝治疗患者晚期内漏发生率为14.63%(P=.5),仅发生即时内漏未用抗凝治疗患者晚期内漏发生率为10.06%(P.00)。
表1.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晚期渗漏相关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表2.抗凝组晚期渗漏、动脉瘤体增长及研究结束前是否需要进行EVAR相关再干预的双因素分析。
表3.特异性抗凝药晚期内渗发生率的双因素分析。
研究结论
EVAR后抗凝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晚期内漏。口服华法林抗凝和新型口服抗凝剂晚期内漏发生率无差异。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和即时内漏的患者发生晚期内漏的风险较高。
审稿及组稿: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李海涛医师
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张珊在读博士
编辑:血管资讯Oliver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gzx.tal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