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脉医疗业绩会纪要 [复制链接]

1#

QA部分

Q:新产品方面主要是Castor发力,持续到哪一年?Minos和药球哪一年能进入爆发期?

A:Castor进了家医院,能做大动脉的大概家医院。医生认识到Castor的有效性,临床的使用比例还有增长空间。年6月份拿到注册证,9月份销售,医院的准入速度拖得还挺长。预计Castor的持续高增长应该还可以持续一年到年。Minos现在只进入医院,拿到注册证有两年时间了,进入时间也很长,持续的高增长还有三年保证。药球导入速度比Minos要快,这一年在做适应症推广,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了解,可能爆发速度会更快一些。药球的增长可能会很陡。

Q:医院现在Castor占胸主动脉比例有多少?能有40%吗?

A:到不了。有一部分纯增量。另外破口位置靠下的有些用Castor了,有一定替代作用。后面更多的增长来自于医生对适应症的了解以及挑战性病例。

Q:主动脉市场空间的看法?

A:主动脉手术下沉难度不大,一直在做推广和普及。人口大县,比如金寨县,每年Castor的使用量也在几十台。主动脉手术下沉并不困难,操作并不像想的那么挑战。发病率,没有脑血管意外那么高。医院不愿意处理这种手术。但对于人口大县,下沉的还是很明显的。反倒是一线城市增长不明显,更多的增长来自于地级市、县级市。对于空间,认为还是有持续的高增长,国内总体的手术例数还是偏少的。我们在欧洲已经开始推广,在进入欧洲市场以前,发现增长也不错。随着检查的提升和新产品的导入,会比我们想的更好。中国市场方面,只开发了一点,现在我们每年的case数还不到美国一半,整个主动脉介入空间比较大,行业增长应该有保障。

Q:医院数是否还有提升空间?

A:医院开发还会有,但能开医院增量在减少,16-18年每年新开发家左右,但20-21年到不了这么高,医院4-50家。未来的增量市场医院,医院手术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病人会下沉到基层。我们花了六年的时间,医院。

Q:外周的产品有没有BD的考虑?

A:研发和BD同时重要。spike支撑导管已经拿到注册证了,也可能再代理其他产品。自己公司也有专门的BD项目,定期评估项目,和我们战略目标一致的项目。不排除一些减容设备的代理合作,补充产品线。BD方面我们对外宣传的并不多。

Q:国内有些友商做了一些结合式的产品,怎么看?

A:新一代的药球也在研发中。高压涂覆,远大的有在宣传。我们自己做的产品,会看实际临床医生的需求。不是特别会为了突出卖点做产品。

Q:抽栓的产品,竞品的适应症是有延展的,公司的产品是否会考虑适应症升级?

A:目前涉及不会延展到肺动脉吸栓。更多的考虑做下肢的,膝下的减容设备。外周动脉研发,是皇冠上的明珠,这块病人多。

Q:高压球囊的适应症是什么?

A:外周的每个产品都不是特别贵,但是需要一系列的产品。一台手术下来,要用2-3个甚至于4-5个不同型号的球囊。对于一些钙化比较严重或是透析的病人,硬的狭窄就需要压力高的球囊,扩开。或者有些放入支架后扩张效果不好,再做后扩。美国品牌在国内卖的比较多的,都有自己的高压球囊。可以看做外周球囊家族里面的一个。算是辅助类的球囊,不会有太高的销售额,但是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Q:设计研发线的产品哪些会是大产品?

A:主动脉的就是不停的换代和拓展适应症。外周类的两块,一个是减容,一个是吸栓类产品,还有就是下肢的闭塞设备的减容。球囊类的只是辅助。

Q:未来三到五年的海外市场定位?

A:Minos获证后开始正式做海外市场。欧洲市场反馈好,大的方向。传统的南美市场,巴西阿根廷智利在做新产品的注册,获得当地的准入。东南亚、韩国也在着重在做。也不排除去美国,正在学习监管和体系的要求。年会有很多静脉类产品和外周动脉类产品,更多瞄准的是国产替代。海外推得更多是主动脉产品。未来几年国内国外都会有不错的增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