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主动脉领域的十大谜团 [复制链接]

1#
令我们感到幸福的是享受,而不是占有。热爱真理的人不会吹嘘自己占有了真理,我们的目标是扩展思考和生活的范围,去理解我们尚未理解的东西。——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主动脉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主动脉瘤;第二类是主动脉夹层,这类疾病在我国占了主动脉疾病的最主要部分,近70%;第三类是主动脉狭窄性疾病,狭窄性疾病在临床占的比例比较小,不到10%,临床上最主要的还是主动脉夹层。治疗方面现在基本上有三大类手段,第一大类是传统的OpenSurgery,即传统手术治疗;第二大类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俗称支架;还有一种就是最近流行的腔内治疗技术,这是技术领域的一个显着突破。

生物谷就主动脉疾病发展趋势,最新突破性技术血管内移植手术,国内外技术交流以及国家*策等问题同时采访了Dr.JasonLee和陆清声教授。

生物谷:陆教授,目前国内主动脉瘤患者大概有多少?得到治愈的比例有多大?

Dr.Lu:现在很难说清主动脉瘤患者有多少,在中国我们尚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流行病学的调查。但是从整治数量来看,中国主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每年整治患者都在以10%-20%的比例增长。从国外的数据来看,这个增长比例在6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甚至可以达到5%,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在主动脉疾病患者中,男性的比例相对高于女性。

生物谷:JasonLee,请您介绍一下国际上主动脉疾病发病的趋势以及您认为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趋势的出现?

JasonLee:首先,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是呈上升趋势的,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人类寿命延长或者说呈现老龄化趋势,而在老龄化过程中,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因素对人体的主动脉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并且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这种伤害会越来越显着。

生物谷:目前临床上在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上有哪些突破?较为主流的方法是什么?

JasonLee:目前最重要的突破就是用腔内治疗技术来代替原本的开放手术。这是过去20年中一个显着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病人采用血管内移植来取代开放式手术,这是主动脉疾病研制领域中的重大变革。究其原因,医生和企业内的工程师的合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合作创造了很多新型产品。目前在美国,很多医院对血管内移植持有很大兴趣,他们希望通过企业把技术真正转变为前沿性的医疗手段。

生物谷:刚才您提到的血管内移植这项技术占开放手术的比例为多大?血管内移植修复的成活率?

JasonLee:首先,腔内血管内移植用于腹部主动脉瘤,之所以用更多的腔内微创手术是因为其成活率比较高。就其比例而言,在所有的主动脉疾病患者当中80%采用腔内血管移植这种微创手术,而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的仅占20%。并且,微创手术每年在递增式地发展。5年前,微创手术和开发式手术比例还是5/5对半开的,但现在微创手术有明显反超的趋势,Jason预计微创手术在接下来的5年当中将达到95%。

这种发展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腔内微创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研究调查显示,医院和地区存在的大量病例中采用微创手术的死亡率只占1%到2%,而开放手术的死亡率为5%到6%,换个角度说就是开放式手术比微创手术的死亡率高1/3左右。如果让病人二选一的话,那么病人一定会选择微创手术。

生物谷:最新的腔内修复手术医疗设备技术的优势怎样?如耐久性、病人的舒适度和适应性(临床和解剖学),还有术后处理。

Dr.Lu:举个例子,以前修地下水管需要把马路砸开,而现在只需要把阴井盖打开就能把水管修好。传统开放式手术如同把马路砸开,而微创治疗如同通过阴井操作,微创治疗给病人带来的舒适度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微创手术的风险比开放式手术的风险小得多。

生物谷:在向主动脉疾病病人提供适当的长期的治疗时,有哪些阻碍或困难?

Dr.Lu:第一,腔内手术最大的困难在于起步费用比较高,但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病人也逐渐意识到开放手术的并发症同样要付出很多费用,可能比腔内手术所带来的费用更高。因此,费用方面的困难正在逐步克服。第二,腔内手术有一定的限制。虽然在整个病变主动脉上都可以做腔内手术,但是在某些局部做腔内技术可能无法像开放式手术那样达到完全治疗的效果。但很多科学工作者和专家都在致力于研发新产品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物谷:“早检查,早筛选”,对于主动脉疾病病人,特别是高风险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在你的工作中,你曾遇到过哪些活动或机会,可以教育公众?

JasonLee:中国应该多向西方国家学习。美国体制鼓励预防性治疗和早期治疗,这是美国的保健福利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人每隔几个月会去医生那里做普检,包括验血,询问个人用药情况以及身体锻炼情况等。如果发现问题,就转到专业科室接受治疗。但是在中国,中国人不医院的,有了大病才去看病,就无法实现“早发现,早筛查了。由此可见中国的医疗保健体制相对比较落后。其次,主动脉疾病筛选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比如进行筛查的超声波和成像技术。在美国,很多做预防性治疗服务的医生会获得许可使用这些仪器去筛查。普通人到了65岁会被要求到医生那里做超声波体检,以检查有没有可能患主动脉疾病,而45岁以上的女性会被要求去做针对乳腺癌疾病的相关体检。中国也应该建立这样的机制,来普及预防性治疗的观念。比如,在中国夹层性动脉瘤发病率比较高,这说明很多中国人在胸腔方面是有问题的。国家可对一定年龄范围人群推行主动脉瘤疾病检查规定,要求这个年龄范围的人做胸腔和血管的相关检查。总之,国家要做出更多预防性的干预措施。

生物谷:国外疾病的早发现早检查,在中国具不具备条件来支持*策的实行?

Dr.Lu:中国是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个问题比较深,关乎中国医护人员劳动价值问题,他们的劳动价值收费是非常低的,费用一般都用在了器材和药品上。

生物谷:中美两国病人对于“早检查、早发现”这种观念会不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或者说觉悟程度?

JasonLee:中美两国病人的态度并没有太大不同。主动脉瘤疾病是渐进式发展的,现在病例越来越多,了解这个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推进普及式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病人的预防意识,从而确保中美两国的病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来认识“早发现,早筛查”。比如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发生在外国,如今中国也有这个病例,中国人可以说是对这个病史耳熟能详了。推及到主动脉疾病,相信也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夹层手术已经很普遍了,我在今天上午的库克卫星会上接触到了三位医生,每位医生在过去五年都各自做了一千例的夹层手术,也就是说过去五年他们做了三千例手术。而在美国,一年都可能达不到三千例这个数量,由此可见中国在夹层疾病治疗方面的先进性,国外应向其学习。

生物谷:目前不同城市、医院,医疗机构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上存在技术差距,如何做到我国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Dr.Lu:这就需要学术组织的努力。一方面,学术组织通过制定规范来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对新开展这项技术的专家进行培训。除此之外,举办类似于国际大会这样的会议,以便于初学者的交流和学习。同时,企业也可以组织培训来达到这个目的。

生物谷:您觉得东西方在这一疾病领域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交流?国际上哪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值得中国学习?

JasonLee:首先,中国病人的群体特征和其他国家患者是不同的。较之西方人,中国病人的更年轻化,体型更瘦,对术后治疗也有不同的期望。就好像从美国销售到中国的其他任何产品一样,如果要把微创手术引进到中国,需要对中国的病人定制一套特定产品或者把产品本地化。从发病率的角度说,中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也不尽相同。主动脉夹层疾病的发病率在中国比美国高很多,西方国家可以学习中国医生对夹层疾病治疗的见解和经验。而中国的其他主动脉疾病治疗经验相对较少,可以去学习美国比较成熟的案例。我鼓励中国的工作者走到国际上进行交流,把外国的先进经验带回国,在这个过程中,国际性的交流大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生物谷:两位对今年的上海国际腔内血管大会有哪些观点或看法?最期待哪些新信息?

Dr.Lu:国际腔内血管大会在年办了第一届,当时与会人员可能只有两位外宾,国内的也只是二十几位,规模很小。今年的大会有位外宾和位内宾,规模扩大很多。这个会议可以说是在血管领域最具中国特色,在国内领域最具国际特色的国际大会。在大会上,很多外宾把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过来,中国学者的发言也让外宾了解到中国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微创治疗的静脉曲张,上、下肢动脉疾病上进行了较深的交流,库克在器械上的最新研究也让我们对库克有了更好的了解,此次大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国际交流平台。

JasonLee:三四年前我就来参加大会了,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在有更多的外国专家参会,并积极地参与研讨了。大会的关键不是大会中列举的数据,而是大会后医生们之间的交流,谈话内容涉及很多病例,有时甚至会进行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为什么大会每年会吸引不同国家高层次外宾到来的原因。

其次,主动脉疾病发展到目前为止,一些简单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比如已经有80%的美国主动脉病人会选择微创手术了,比较困难的是其余的20%。因此医生和企业、医院的联手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医生和库克公司的联手。库克公司作为行业的领*企业,在不断地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的同时,他们的市场定位不仅是已经选择微创手术的80%的病人,更是20%的病人。另外,大会是个很好的平台,让一些落后地区的医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医院达成合作,这在美国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交流模式。

我们正经历一个主动脉疾病研究突飞猛进的时代。在血管腔内手术出现后第三个十年,手术死亡率大大下降,腔内治疗的边界在不断扩展——更多不适合开放手术的病患有了选择,腹主动脉瘤(AAA)破裂死亡率下降了50%。虽然对于主动脉疾病的病因的认识仍不完全,但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这篇年的《JournalofInternalMedicine》综述中,作者检索了近10年的主动脉相关研究,总结了最突出的十大领域。小编解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视角,看看在这个时代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