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白癜风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74090.html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王蕊胡枭峰记者吴朝香
47岁的郑先生心衰了12年,快撑不住的时候,浙江大医院的医生为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左心室辅助装置,也就是人工心脏。装上人工心脏的郑先生得以继续延续生命。
刚刚过去的11月26日是第八个全国心衰日。来自《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的数据,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6.74%,城市为44.26%。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由此可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约有3.3亿,其中心力衰竭万人。
对于心衰指南推荐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衰患者,最终可能需要心脏移植或机械辅助的循环支持(人工心脏)。由于移植供体器官缺乏,“人工心脏”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在浙江大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目前有四位装上了“人工心脏”的患者。
心衰了12年,这次真的撑不住了
今年47岁的郑先生在12年前由于头晕、心慌等症状,医院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这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随着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生病以来,郑先生一直都在接受针对性的保守治疗。
近两年来,病情反复发作,医院住院治疗,但收效甚微,最近,他胸闷气急的情况加重,在平地都无法走到10米,睡觉只能端坐在床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由于当地治疗技术匮乏,他被转至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患者刚来的时候心功能很差,心脏射血分数EF值只有15%,不到正常人的三分之一,考虑是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的急性发作。”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马量主任医师介绍,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导致心力衰竭的第三大病因和心脏移植的最主要原因,经评估郑先生的身体各项指标极差,只有手术才能延续生命。
他进一步解释,长期的慢性心衰导致患者肺动脉压增高,肺血管阻力上升,因而单纯的心脏移植已经不适合改善病情,他需要接受心肺联合移植。
然而治疗期间,郑先生还同时出现了无尿等现象,说明其他脏器功能已经受到累及,如果再等不到合适的爱心供体,及时进行手术,紧绷的生命之弦随时可能断裂。
就在治疗即将陷入僵局的时候,医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但是植入人工心脏要求患者自身心脏的四个瓣膜都正常运作,考虑到郑先生三尖瓣存在大量反流,马量主任医师团队先为他进行了三尖瓣修复,随后顺利植入了人工心脏。
打满“补丁”的心脏,再添新伙伴
55岁的林先生(化名)病情和郑先生非常相似。十余年前,他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偶尔还有胸痛。休息后能得到缓解,却又反复发作。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
十来年间,林先生的心脏陆陆续续打上了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冠状动脉支架等补丁,才得以过上比较正常的生活。
1个多月前,林先生发现稍微活动就会出现更明显的胸闷、气短,小便量也变得比往常更少。用了多种利尿剂和心血管药物之后也只能稍稍缓解,甚至喝下一小瓶矿泉水之后都会觉得胸闷、乏力。于是来到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
“虽然林先生最开始住院是自己走进来的,但是左心的射血分数已经只有不到20%,只有正常人的1/3-1/4。”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陈新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少尿的情况也表明心衰已经影响到了肾脏功能。另外,稍微多喝一点水,身体里面容量多一点,心脏就受不了,这已经是一颗岌岌可危的定时炸弹了。”
马量主任团队及时为林先生打满“补丁”的心脏添加了一个新伙伴——人工心脏。术后回到普通病房的林先生已经能够和他的新伙伴“人工心脏”一起在病房走走,心功能改善良好,也不会再担心稍微多喝一点水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事情发生了。
多重意外,心脏再起航
47岁的李女士(化名)1月前因为车医院,虽有多处骨折但程度似乎不严重。而最凶险的,是李女士出现了胸闷胸痛,完善各项检查后考虑心肌梗死,医院急诊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取栓术。术后几天,李女士又突然出现了晕厥、呼之不应的情况,心电监护显示室速室颤,经过心肺复苏、电除颤、药物治疗后才慢慢清醒。医院评估心梗后左心功能持续没有好转,赶忙将李女士转至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患者急性心梗严重影响到了左心功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室壁瘤。”马量主任解释,“室壁瘤是急性心梗的常见并发症,大面积的心肌梗死,部分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被纤维组织替代,形成一个囊状的病理改变,会导致心室壁的异常运动,引起包括左心室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破裂这样危及生命的问题。”
马量主任医师和李伟栋主任医师团队手术前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周密的准备,制定了包括“人工心脏”辅助在内的手术方案。手术中结合超声评估发现李女士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心室壁运动异常,室壁瘤切除之后心衰风险很大,决定植入人工心脏。
术后李女士已逐渐从车祸意外和心血管意外中恢复起来,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吃得下、睡得香,也能在病房里散步了。
这几类人群适合人工心脏
我们常把心脏叫做人体发动机,正常情况下,血液从左心室泵出主动脉,流向全身,支撑我们机体的各项活动。
而对心衰终末期患者来说,左心室的“泵出”功能受损无法逆转,人工心脏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全称叫做“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由人工泵、控制器和充电电池组成,是在保留自身心脏的情况下,在体外接一个人工心脏泵来辅助或代替真实心脏的泵血功能。
其核心部件是一个如水管三通接头的金属血液泵,工作时,它如同洗衣机的涡轮,血液从左心室经入血管流入到血液泵内,通过血液泵内叶轮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将血液推出并经出血管流入到升主动脉,从而流向全身。
这几位患者植入的人工心脏是中国第一个正式上市并经全球验证的仿生型左心室辅助装置,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短期过渡危险期,还可长期支持心功能治疗。这也意味着这款人工心脏可以终身使用,无需再更换为心脏移植。
人工心脏的植入尽管没有明确年龄限制,但仍有其他的“准入条件”,需要详细评估患者病情,一般来说,适合以下几类人群:
一是可以做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衰病人,但是还没有合适的供体;
二是大体重的病人,因为根据要求,供体和受体体重相差不能超过15%,这部分病人很难等到合适的供心;
三是具有免疫类疾病的心衰病人,不能正常使用免疫抑制剂的。
随着人工心脏技术的逐渐成熟,相信未来它体积可能会更小,电池装置会更轻巧,将会有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