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手术,很多人的内心都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可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疑难杂症必须通过手术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有一些手术,一直深受人们的热议,比如心脏支架,甚至有人认为这项手术并非是“救人”而是“害人”,那么,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心脏支架?
心脏支架手术,就是通过导管,把一个金属的支架送到狭窄的部位,把它扩开,再使用球囊,让支架与血管壁贴合的手术方法。
心脏支架手术,实际上也是血运心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一个手段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狭窄或急性闭塞。
急性闭塞以后,对于心脏的这种缺血的忍受程度,按照国际标准,应该在90分钟内给它开通,它会让心脏的这种坏死降低到最小,临床后果降低到最少。
当医院,如果能在短时间,通过一个导管,把一个金属的支架送在了狭窄的部位,把它扩开。
扩开以后,实际上它并没有完全跟血管贴在一起,还通过一个球囊,叫后扩,让弹簧的支架跟血管壁贴,还有部分的血栓可以吸出来。
通过这个手段,达到了急性闭塞的一个再通的目的,这个再通的手段,就是一个金属的支架,叫冠状动脉的血运重建,也叫支架手术。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心脏支架手术?
在临床上,需要进行心脏支架手术的情况,常见于以下几种:
第一、急性心肌梗死
当患者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且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即斑块破裂时,人体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会聚集在破裂处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患者就会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类型,称为急性心肌梗死。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进行紧急心脏支架术,即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术,开放血管,改善心肌损伤和坏死。
第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一种是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同,两者都是斑块破裂导致的局部血栓形成,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引起的血栓并没有完全堵塞血管,所以还是会有血流。
患者的心肌损伤和坏死不如心肌梗死严重,但由于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同的病理机制,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样建议安装心脏支架手术进行治疗。
心脏支架是“缺德害人”的手术?装了人就废了、不能干重活了?
谣言一:支架害人,不能做!
有些支架滥用是不可否认的,但这只是部分医生的个人行为,并不能辐射到整个医疗圈,更不能扭曲支架手术的价值。
心脏支架是一种急救措施,对于一些血管堵塞严重、心肌缺血严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支架是他们的首选,因为没有支架会有更大的死亡风险,支架手术可以暂时扩张血管,虽然以后会有复发的风险,但至少他能活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谣言二:支架是国外淘汰的技术!
以年至年期间国外对于支架的使用情况为例,有学者对美国家医院和日本家医院进行相关调查研究。
研究发现年美国支架手术达到55万例,到年增加至63.8万例,增长率为15.8%,而在日本,年冠脉介入手术为18万例,到了年也有所上升,达到了24.7万例,增长率为36%。
显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支架的确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急性心梗的治疗时,尽快开通血管和恢复血流是当务之急,此时支架就发挥重要作用,它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能挽救因缺血而即将坏死的心肌。
谣言三:装了人就废了、不能干重活了?
这种言论纯属谣言,说起钟南山院士,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已经80多岁的他依旧冲锋在抗疫的一线,所展现的精神面貌与状态,说60岁也有人相信,但是你能想象吗?
钟南山院士也得过心肌梗塞,并且他的心脏中也放了一枚支架,你还认为安装完支架后人就废了吗?
安装心脏支架是迫不得已的一种救命手段,而且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大家去植入支架。
安装完心脏支架后,要注意什么?
1、生活方式调整: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锻炼、控制体重。
如避免进食过咸食物,减少钠盐及含钠调味品摄入,同时减少脂肪、胆固醇摄入,包括肥肉与动物内脏,炒菜时尽量避免食用动物油,可食用少量植物油。
另外,减少摄入油炸食物、肉汤等脂肪含量较高食物,还要戒烟、限酒,因为烟酒损害血管。
患者还需要进行适当运动及锻炼,需要根据患者年龄、身体基本情况,掌握合适运动量,避免突然进行活动量较大的体育运动。另外,对于肥胖患者需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规律服药:按照医嘱坚持服用药物,双重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需维持1年,还需进行他汀类降胆固醇治疗,1年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进行维持性二级预防;
3、术后随访:术后1个月需复查基本指标,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而术后8-9个月后需进行血管造影复查,评估支架状况以及其他血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