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EF4心声Pro主动脉Hybrid手 [复制链接]

1#

年1月14日,由美敦力公司举办的第4次“CardiothoracicExpertsForum心声”会议迎来第二天的主动脉Hybrid手术演示。会议上,由国内多家医学中心带来精彩的手术直播和录播,同时邀请到国内心外科领域知名专家针对主动脉Hybrid手术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CEF4——1st上半场

CEF4心声Pro|主动脉Hybrid手术演示直击

上半场活动通过手术直播和录播的形式,围绕主动脉疾病的微创和杂交技术进行交流。由中医院舒畅教授和医院陈子英教授主持会议,医院胡佳教授和首都医科医院许尚栋教授带来精彩的病例分享。中医院罗明尧教授、医院赵永波教授和中医院方坤教授参与讨论。胡佳:TEVAR术后逆撕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全腔内治疗病例(男性,50岁)

主诉:突发胸部撕裂样疼痛1天余。

既往史:1年前行TEVAR+LSA重建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胰腺炎病史具体不详。实验室检查:CREAumol/L,eGFR42.01ml/min/1.73m2。

术前CTA:TEVAR术后主动脉弓部逆撕局限性夹层,升主动脉未见明显溃疡或血肿。

术前评估:患者具备近端健康锚定区和入路血管,且患者拒绝开胸手术,拟行全腔内修复,难点在于弓上分支动脉重建、内瘘和逆撕风险。经过讨论,最后决定行原位开窗技术全腔内修复,自制股-颈动脉转流,持续脑氧监测,左椎动脉-左颈总动脉搭桥。

手术策略:主动脉弓部腔内修复+弓上三分支原位开窗支架重建+左椎动脉-升主动脉搭桥术。

手术过程:切开游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双侧股动脉,穿刺左肱动脉备用。建立体外股-颈动脉转流。建立轨道,主动脉造影。释放弓部主体支架,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原位开窗。左椎动脉-左颈总动脉搭桥。最后造影。

术后情况:术后6.5小时拔除气管插管,第2天转回病房,第4天顺利出院。

结论:严格把握腔内修复指征,合理制定方案,避免逆撕。主动脉弓部全腔内修复安全可行,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管条件等个性化选择平行支架、体外预开窗和原位开窗等技术。弓部破口邻近分支开口,优先选择原位开窗技术。弓部全腔内修复如何维持大脑灌注,为分支重建赢得时间是该手术的重中之重。

??????专家讨论

陈子英教授:胡佳教授的手术演示将几种手术技巧巧妙结合,包括左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的手术吻合,这也是外科和腔内的完美结合。胡佳教授:该患者外院植入Castor支架,椎动脉单发,为避免覆盖椎动脉,选择支架后移5mm,但后期出现逆撕,严格说逆撕没有累及升主动脉,该患者为非A非B型夹层,撕到无名动脉根部。再次治疗如果放在无名动脉后缘不合适,所以放升主动脉。那么,Castor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开窗且球囊扩张后,是否有必要再加个支架?罗明尧教授:这样操作非常合理,我们也做过单分支支架,确实不能精准对位左锁骨下动脉。如果不处理,会影响分支的通畅率。早期病例随访中也出现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我们中心后续会使用球囊扩张,必要时还会放置裸支架,确保稳定性和通畅率。舒畅教授:胡佳教授的病例处理非常漂亮,开窗后再加入裸支架十分明智。Castor支架的设计理论上与分支动脉完全切合,但实际操作中有例外。解剖上看,分支动脉并不是恰好从主动脉根部发出,所以要根据患者解剖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和手段。赵永波教授:TEVAR后逆撕确实给临床带来很大压力。不紧急处理逆撕会进展;如果早处理,内膜组织仍是水肿状态。急性或亚急性期干预,支架放入升主动脉,形态不好可能会在裸支架前端形成破口,后期处理也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如何选择患者以及手术干预时机?

胡佳教授:支架放置在升主动脉还是要非常谨慎。所有支架设计初衷并非为升主动脉,且升主动脉在整个心动周期有个纵向和旋转的移位,所以为了支架能更好地锚定在升主动脉,我推崇前端带有外扩性裸支架的器械,保证升主动脉的锚定。美敦力支架前端裸支架1.2cm在市面上相对较短,降低对窦管交界、冠脉开口等的影响。该病例发病一周,复查2次CT无明显升主动脉血肿。另外,如果升主动脉超过3.8cm,我个人也不会将支架放入升主动脉。不管从指南,还是个人经验看,都不合适。总之,肯定不会在急性期处理,该患者也无明显症状,所以可以处理。

许尚栋教授:您在升主动脉使用到美敦力支架,然后开窗。有些专家体外试验认为PTFE的膜更适合原位开窗,您认为涤纶和PTFE膜哪个更适合?

胡佳教授:这也是许多专家争论的焦点。体外试验中,开窗后使用球囊扩张,PTFE扩开的形状更规则,其代表是先健和戈尔的支架。而第一代先健支架从头到尾都有背径,放入升主动脉弹性回直力大,逆撕风险大。虽然二代有改进,头尾端去掉背径,弹性回直力降低,但如果弓部比较扭曲,我也不会将支架放入升主动脉。而戈尔的支架很软,顺应性好,但其一体化金属支架,穿刺或扩张容易抵在金属架上。开窗后,小支架进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移位。所以,升主动脉理想情况下,选择美敦力大支架。如果升主动脉锚定区较短,可以选择裸支架更短或无的大支架,尽量不影响瓣膜或窦管交界。

许尚栋:Ⅰ型杂交要点主动脉弓去分支

目前,对于主动脉弓三个分支的重建,主要应对方法为:“Y”形或双“Y”形人工血管重建。“Y”形或双“Y”形血管一般选择12-8-8mm和14-8-8mm。主血管与升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可有更长的锚定区。双“Y”形血管更有利于分支吻合,适用于主动脉弓部分支的各种变异。

主动脉的包裹人工血管包裹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1、包裹升主动脉及右半弓,包括IA和LCA;2、吻合口近端升主动脉亦行包裹,至窦管交界;3、使用26~30mm人工血管;4、7×17无创线间断水平褥氏缝合;5、打结后使锚定区直径小于30mm,可将直径40mm或更大的升主动脉缩小至30mm。包裹的作用:1、消除搏动性;2、减少直径;3、增加锚定区强度;4、预防再发破口、内漏和移位。专家讨论陈子英教授:许主任将外科重建三分支与加固锚定区两项技术结合得非常好。Ⅰ型杂交手术风险也在于逆撕。加固后预防再发破口,增加强度,减少夹层风险。许尚栋教授:我们也是在临床中吃过亏,出现过夹层后才有了这样的设计。过去甚至出现过,术中没有问题,术后在吻合口附近出现新的破口,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时。经历了这些教训,才有了之后的改进。舒畅教授:这一方式确实非常好。患者器官或脏器功能良好的情况,一般不要轻易更换。不久前的阜外主动脉疾病论坛上,很多国外专家也认为不需要过多替换自身主动脉。所以,只要升主动脉正常,可以保留,也避免体外循环。赵永波教授:许主任提到对于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可以通过包裹的方式缩小直径,创造锚定区。但是主动脉壁毕竟已经扩张,包裹能否降低逆撕风险?另外,临床上对于主动脉瓣或其他升主动脉疾病的患者,主动脉本身就扩张,原来推荐激进一些的处理。那么,您会选择包裹还是替换升主动脉?许尚栋教授:包裹并不是新的技术,早已用于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我们现在用到最大的是46mm,一般以45mm为界坎,可换可不换。Ⅰ型杂交就是为了避免体外循环,所以应用了包裹技术。实际操作中,我们绝大多数以升主动脉40mm为界。要注意破口形成的原因是裸支架与搏动的动脉摩擦,直径缩小后,搏动性取消,是否再破口可能性更小。就目前病例看,还未有破口发生。不过长期结果如何还未知。目前,应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如果患者要长期效果,还能耐受体外循环,治疗可能会更积极。总之,目前尚未有定论,还在探索阶段。舒畅教授: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一个大血管治疗团队,应该把每位专家的优势融合。开放手术和腔内手术的术者之间不应存在偏见。发挥各自优点,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法。我们团队就是遵循这一原则,所有病例都会事先讨论。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医师的标准。CEF4——1st下半场

CEF4心声PRO|主动脉HYBRID手术演示直击

下半场活动由医院沈振亚教授、医院邵永丰教授和上海医院朱丹教授主持会议。首都医科医院刘愚勇、李海洋教授和医院倪布清教授带来精彩的手术演示。医院周健教授、医院薛群教授、医院夏春秋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刘愚勇教授、首都医科医院李海洋教授医院唐程斌教授参与讨论。

手术术者:首都医科医院

刘愚勇和李海洋教授团队病例(女性,60岁)

基本情况:A型夹层,80kg,1米6。

术前检查:血心包,远端破口,近端逆剥。

手术策略:考虑患者较为肥胖,远端真腔较小,选择Ⅱ型杂交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游离腋动脉、股动脉插管,开胸。游离弓上三分支血管,往远端游离更多,尽可能消灭近端夹层。选择浅低温28℃即可。打开升主动脉外膜,清除血栓。修剪内膜,为升主动脉近端吻合做准备,灌注停跳液。修剪内膜,对重点部位加固。近端外膜内翻做吻合,能减少近端出血。选择合适的四分支血管做近端吻合。修剪时注意近端尽量多修剪一点,主干尽量少,保证四分支都在窦管交界,为下一步TEVAR做准备。吻合四分支人工血管远端。弓上三分支吻合,残端结扎。造影下,释放2枚支架。

专家讨论夏春秋教授:近端人工血管和自身血管吻合口放大支架时可能会发生撕裂,包裹后如何分辨?刘愚勇教授:临床中确实也见过,不过是由于oversize过大引起。我们一般使用28mm或26mm四分支血管,所以常规使用32mm或30mm大支架,目前还未遇到撑开的现象。朱丹教授:对于Ⅱ型杂交,您怎么看待一期和二期手术?如果早期手术,主动脉壁较为脆弱,存在支架撑破血管的风险。

刘愚勇教授:对于慢性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可以分期。如果是夹层,建议一期完成。因为其远端吻合口的基础并不牢靠,没有大支架支撑,可能再次撕脱。对于早期手术,目前还未遇到过支架撑破血管的情况。因为大支架主要由头端花冠径向支撑力支撑,而我们更换升主动脉后,将大支架定位在人工血管内。同时,尾端也要塑形,避免尾侧破裂风险。不过,我们目前经验仍有限,急性期还是以孙氏手术为主。未来,还要慢慢积累经验。

手术术者:医院

倪布清教授团队病例(女性,63岁)

主诉:9小时前无诱因下出现胸痛,呈撕裂痛,放射至后背,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基本情况:身高cm,体重63kg。

急诊CTA:升主动脉至降主动脉(双肾动脉以上水平)见新月形及环形低密度影,考虑壁间血肿;降主动脉约平T7~8椎体水平见小双腔样改变,考虑局限性夹层形成。升主动脉管径增宽。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规律服药,控制可。年脑出血病史,保守治疗,现有左侧肢体肌力下降后遗症。7年前甲状腺全切手术病史,口服优甲乐替代质量,目前甲功正常。年发现低钾血症、肾上腺腺瘤,手术切除。平时口服阿司匹林1片qd。

初步诊断: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瘤;高血压病;陈旧性脑出血(后遗症);肾上腺腺瘤切除术后;甲状腺全切除术后。

手术策略:Ⅱ型杂交主动脉全弓置换术。

手术过程:常规开胸,分离血管,清除心膜腔积血。体循环采用股动脉加上下腔静脉插管。分离升主动脉根部,窦管交界上约1cm横断。三明治方法加强主动脉壁,采用水平褥式缝合,三明治交界悬吊锁边。人工血管主体与主动脉吻合,先远端再近端。心脏复跳,重建弓上三分支,结扎人工血管上第四分支。造影下,释放支架。

专家讨论唐程斌教授:新的吻合口术中直接放支架还是后续放?高龄或者身体条件差的患者,我们会分期手术,过几周再放支架,效果也可。倪布清教授:最好术中直接放支架,对于璧间血肿问题不大,如果是A型夹层,支架放置后,假腔压力就下降了。朱丹教授:看到倪主任人工血管是远端向近端吻合,而我习惯近端向远端吻合,近端与最近的分支留出一段距离。支架放置也是,您先放远端支架,再近端。请问,您是常规这样做,还是根据个人情况?倪布清教授:我常规都是先做远端,远端锚定区长度已经测量好,并处理好远端各类问题,包括后壁出血等。近端因为缝合在人工血管三明治上相对安全。这样远端就更重要。另外,主动脉正常情况下近端直径更大,所以先放远端限制支架位置。尤其是直筒型支架,要先放远端。当然,一些有锥度的支架也可从近端向远端放置,远端再套更大的支架。但这样增加了破裂风险,而且支架还有弹性回直力。相对而言,近端oversize更大,更符合生理结构。沈振亚教授:杂交手术全弓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大家都比较娴熟,大家都愿意做。那么,我们是否能尝试多中心经验分享,把这些病例汇总,分析术后并发症和远期效果,包括: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要明确哪种技术最合适,应该用循证医学的数据说话。周健教授:沈主任的建议很好。现在大家都闷头工作,而这样的真实世界研究,是对我们过去几年开展工作的回顾。各中心先积累一定的数据,通过各自统计获得基础结论,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于一些标准进行多中心统一,包括:深停降的温度、停跳液、阻断时间、远期随访观察等都要有统一。杂交手术一定是历史性的过渡技术,也是现有技术的优化,将来还会不断有新的产品开发,临床的选择会更多。未来了一定是越来越微创化,为患者带来更好利益,而术者操作也会更方便。

沈振亚教授:我们很荣幸在《中华医学杂志》年最后一期发表了我们的中心初步经验结果。今后,还需要多中心合作。随着材料和技术各方面的改进,未来的治疗会更符合患者利益。当然,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心脏外科的开始也是有赖于新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未来,还要开展更多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对于大血管疾病的共识也要更新。

唐程斌教授:非常同意沈主任的观点。很多新技术只有尝试过,才会发现是好是坏。同时,也感谢倪主任的病例分析,今后我们也可以尝试更多Ⅱ型杂交手术。

、延伸阅读

CEF4心声Pro|主动脉Hybrid手术演示直击(一)

本篇文章经主办方授权发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