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冠心病,该搭桥还是该支架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医院网站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huiwenxuexiao.com/chaoliu/xinchao/3034.html

欲浏览全部资料(包括视频讲解)请手机下载腾讯课堂APP,搜索“刘本胜”。

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主要的临床症状是

A.栓塞

B.右心功能不全症状

C.左心功能不全症状

D.心悸等心律失常症状

E.心绞痛

1.A是并发症,排除。

瓣膜的存在主要是保证血液流动方向的,瓣膜有病定会影响血液流动(这是心衰≈心功能不全的定义关键点),所以各种瓣膜病主要表现就是心衰,而二尖瓣在左心,所以选C。

2.患者女性,39岁,风心病伴二尖瓣狭窄6年,伴心房颤动5年,干农活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查体:血压/mmHg。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发生室颤

B.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C.脑栓塞

D.脑血栓形成

E.脑出血

2.C血压/mmHg可排除AB,A室颤时根本无任何血从心脏泵出,不会测到血压。DE多见于老年人,命题人会给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血管危险因素的病史。

再次强调如下知识链,常为考点: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自身免疫紊乱→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颤→左心房附壁血栓→动脉栓塞(主为脑)→华法林预防”这一体系内容经常考试。风湿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咽炎、扁桃体炎)→自身免疫紊乱而误伤关节、心脏瓣膜等(分别称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损害以二尖瓣狭窄为主,二尖瓣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狭窄后,左心房的血不易流入左心室,“血流冲击”左心房而致其房颤,并“磨损”左心房,血小板与纤维修复磨损处形成血凝块(即附壁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卡在脑动脉某处导致相应血管堵塞称脑动脉栓塞。口服华法林(抗凝药)可预防附壁血栓形成。

3.对二尖瓣狭窄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B.心前区隆起

C.“二尖瓣面容”

D.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及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E.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3.A心脏瓣膜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血液在心房、心室、动脉等空间流动的,其病变必会引起血流异常,异常的血流就会对心壁产生异常的撞击而出现杂音。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时心脏就畸形,血流也会异常,也常出现,所以遇到心脏杂音就要想到这两类病,当然怀疑这两类病,首先也要注意听诊是否有心脏杂音,这就是所谓的临床思维能力之一。

4.确诊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最可靠的无创检查是

A.心电图

B.胸部X线片

C.超声心动图

D.心导管检查

E.CT

4.C所有瓣膜病最可靠的无创检查都是超声心动图。注意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完全是两回事,通俗的不严谨的说,超声心动图俗称心脏彩超(全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没有损伤(无创),所以是心脏结构异常的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先心病、心肌病等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5.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颤动

B.室性期前收缩

C.窦房传导阻滞

D.阵发性室上速

E.房室传导阻滞

5.A

6.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发生栓塞时,最常见的栓塞部位在

A.脾动脉

B.肺动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

E.四肢动脉

6.D

7.风心病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引起

A.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B.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

C.下肢静脉曲张

D.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E.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

7.A下肢静脉血流回心脏主要靠肌肉收缩挤压,长期卧床则静脉瘀滞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紫等。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等)易患的病为下肢静脉曲张,主因是久坐不活动,也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佳而至静脉迂曲、扩张,因为较浅能看得到。

8.风心病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可导致的栓塞部位是

A.肺静脉栓塞

B.肺动脉栓塞

C.脑栓塞

D.脾动脉栓塞

E.上肢动脉栓塞

8.B血栓形成主要是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的聚集,一般在安静下发生,除了影响原来的血管之外,其脱落后还可“卡”到其他血管(此现象即为血栓栓塞),根据血流走向,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只能“卡”到肺动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找解剖书回顾一下。另注意静脉血都是往心脏流动的,越走越宽,所以不会出现静脉栓塞的问题。

9.左心房附壁血栓,不会导致

A.上肢动脉栓塞

B.肺动脉栓塞

C.脑动脉栓塞

D.脾动脉栓塞

E.下肢动脉栓塞

9.B还是在考查解剖基础知识。若忘记,就记住:肺动、静脉属于肺循环,其他血管都属于体循环,所以很多题答案往往是肺动脉或肺静脉。

10.女性,40岁。患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除具有原发症状外,突然出现一侧下肢剧痛,动脉搏动消失,局部皮肤苍白、发凉、紫绀,应考虑是

A.脑栓寒

B.肢体栓塞

C.下肢静脉炎

D.下肢动脉炎

E.肺栓塞

10.B

11.患者,女性,42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10年,半身感觉麻木、活动不便3天,来院就诊。脱落栓子最可能栓塞的部位是

A.肺动脉

B.腹主动脉

C.脑动脉

D.腘动脉

E.股动脉

11.C

第10题与第11题的区别:

脑栓塞→对侧肢体(上下肢均有)运动障碍(即乏力、活动不便等)、感觉障碍(麻木)

肢体栓塞→一个肢体(非上下肢同时有问题)动脉突然被堵住,缺氧而产生酸性物质→疼痛。

12.患者,男性,67岁,查体:皮肤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有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心尖向左下移位,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舒张期杂音。此患者最可能的情况是

A.主动脉瓣狭窄

B.三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二尖瓣狭窄

E.二尖瓣关闭不全

12.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致脉压增大而产生周围血管征,如颈动脉搏动增强的点头征、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股动脉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等。这是解题关键。实在忘记,就蒙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之中的一个,因为其他的都没什么特点,一般不考。

13.患者,女性,33岁,因心悸及颈部明显搏动感来诊。查体:血压/50mmHg,第二主动脉瓣区可听到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X线胸片示左心室扩大、主动脉弓突出并有明显搏动感。该患者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肥厚性心肌病

D.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13.D血压/50mmHg,则脉压=收缩压-舒张压=-50=80,一般成人正常脉压为35mmHg左右(具体数值各教材不统一),所以脉压是增高的。此题最大干扰选项是A,因为风心病与甲亢的发病年龄、性别相似,均为年轻女性,该患者符合,且甲亢亦会造成脉压增大,但甲亢只是释放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心脏工作亢奋但不会导致心脏结构异常而出现心脏杂音。

解题公式:年轻女性+心脏杂音=风湿性瓣膜病。

然后不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就是二尖瓣狭窄,血压可区分二者。

14.患者,女性,64岁,慢性支气管炎20年,劳力性心悸、呼吸困难3年。3天前肺部感染,昨晚突然呼吸困难,端坐床边,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查体:口唇发绀,心尖区触及震颤,听诊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增强,两肺布满哮鸣音和湿啰音,考虑可能为

A.主动脉瓣狭窄不全伴肺部感染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心力衰竭

C.二尖瓣关闭不全伴肺部感染

D.二尖瓣狭窄伴急性左心衰竭

E.二尖瓣狭窄伴急性右心衰

14.D还是那句话,一般只考二尖瓣狭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两个极有特点的,其他的瓣膜病一般不要去选,鉴别二者的关键一是看是否给了脉压增大的一系列现象,二是看心脏杂音。至于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请回看心衰部分,再次提醒大家不要跳着学习,因为知识是一步步累积的,前面的根基没打好,后面的就不好学。

15.导致二尖瓣狭窄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栓塞

B.肺部感染

C.心肌梗死

D.心力衰竭

E.呼吸衰竭

15.D绝大多数心脏病的最终归宿都是心衰。

16.为预防风湿热复发,应

A.每1年肌注苄星青霉素1次

B.每半年肌注苄星青霉素1次

C.每3个月肌注苄星青霉素1次

D.每2个月肌注苄星青霉素1次

E.每1个月肌注苄星青霉素1次

16.E

17.患者女,32岁。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年。现因龋齿需要拔牙,医生在拔牙前给予抗生素,其目的主要是预防

A.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风湿热复发

B.牙龈炎

C.诱发心律失常

D.心力衰竭加重

E.感染性心内膜炎

17.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113/534.html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国家肺移植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年我国供肺利用率仅约5%。从器官获取组织(OPO)进行供肺协调、初步评估和维护,到供肺获取直至最后经民航、高速公路、高铁转运完成肺移植,每一环节都相当艰难。许多初评合格的供肺,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而无法用于移植。因此,我们组织专家制订我国肺移植供体标准及获取转运指南,从我国肺移植供肺捐献的分类、供肺选择标准、供肺维护策略、供肺获取流程、供肺转运流程等方面,总结我国肺移植的临床实践经验,希望能为肺移植相关临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肺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肺病唯一有效的办法。年以来公民心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已成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唯一供肺来源,我国的器官捐献体系已逐渐与国际移植接轨,我国的器官移植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根据中国肺移植注册系统数据,年我国共上报肺移植手术例,相比年增加95例(46.6%)。目前,国际上供肺短缺、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rimarygraftdysfunction,PGD)的发生已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但由于我国器官捐献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潜在供肺缺乏有效维护,供肺质量一般,无法达到理想供肺的标准,利用这类供肺去拯救濒危的患者,术后管理难度明显增大[2]。年美国供肺利用率约20%[3],而年我国供肺利用率仅约5%[4]。供体被判定脑死亡后,移植科医师才能进行供肺评估决定肺脏能否使用,即使在家属签字同意捐献器官后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从器官获取组织(OrganProcurementOrganization,OPO)进行供肺协调、初步评估和维护,到供肺获取直至最后民航、高速公路、高铁转运完成肺移植,每一环节都相当艰难。许多初评合格的供肺,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而无法用于移植。因此,我们组织专家制订我国肺移植供体标准及获取转运指南。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经验,希望能为肺移植相关临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本指南中涉及的诊治策略大多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等级标准分为:1级为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2级为单个随机对照试验;3级为单个队列试验或病例对照试验;4级为多个非试验性研究、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本指南中的推荐意见的推荐等级分为:A级为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B级为中等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C级为低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或该治疗的不良反应大于其疗效;D级为中等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反对;E级为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反对[5]。

1我国肺移植供肺捐献的分类

目前,全球的供肺来源分为3种: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afterbraindeath,DBD)供体、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aftercardiacdeath,DCD)供体及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afterbraindeathpluscardiacdeath,DBCD)供体。

DCD供体根据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标准分为5类:Ⅰ医院时宣布死亡;Ⅱ类为心肺复苏后宣布供体死亡;Ⅲ类为撤除生命支持措施后等待心脏死亡;Ⅳ类为脑死亡后呼吸停止、心脏停搏;Ⅴ类为住院患者的心脏停搏。依据《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我国器官捐献分为3类:Ⅰ类为DBD;Ⅱ类国际标准化DCD,包括Maastricht分类标准Ⅰ~Ⅳ类DCD;Ⅲ类为DBCD,类似于Maastricht分类标准Ⅳ类,即脑死亡后停用生命支持措施,呼吸停止、心脏停搏后的供体[6]。

我国DBD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制定的《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版)》[7],由第三方判定为脑死亡,由家属签署停止一切治疗(包括停止呼吸机)的知情同意书以及标准化的《脑死亡自愿无偿器官捐献申请书》,在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后开展器官获取。

我国DCD依据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制定的《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8],确定潜在供体。潜在的器官捐献者条件包括:(1)需要机械通气或循环支持的严重神经损伤和(或)其他器官衰竭,参考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itedNetworkforOrganSharing,UNOS)评估标准进行初步评估;(2)家属提出撤除支持治疗申请(家属指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患者通过法律途径正式授权的委托人)。

我国DBCD采取脑-心双死亡判断标准,供体发生DBD后,如果供体家属认可脑死亡,供体按DBD流程处理,否则进行DBCD判断。

器官捐献协调员成功开展劝捐工作后,在家属充分理解器官捐献后同意捐献器官,相关专家根据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由家属签署停止一切治疗(包括停止呼吸机)的知情同意书,依据“器官捐献人的近亲亲属书面同意,且死者生前未有不同意捐献表示”的原则与家属签署《心脑死亡自愿无偿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然后才能启动人体器官捐献。

2供肺选择标准

DBCD供体的供肺并不一定适合移植。脑外伤是常见的脑死亡原因,可合并肺实质或支气管损伤,颅内压的升高也可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在昏迷状态下,可能由于误吸胃内容物引起化学性肺损伤;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救治的过程中,一些患者常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CAP)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ionassociatedpneumonia,HAP),随着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延长,CAP及HAP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这些均可导致供肺捐献失败。对于供肺选择,除大小、血型等相匹配外,早期国外许多中心依据理想供肺标准进行评估,但随着肺移植学科的发展,近年来边缘性供肺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肺移植。

根据我国供肺特点,需要制定理想供肺标准及可接受供肺标准。

理想供肺标准如下:

(1)ABO血型相容;

(2)年龄60岁;

(3)吸烟史支/年;

(4)持续机械通气1周;

(5)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pressureofoxygen,PaO2)/吸入氧浓度(fractionofinspirationO2,FiO2)mmHg[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5cmH2O,10mmHg=1.33kPa,1cmH2O=0.kPa];

(6)胸片显示肺野相对清晰;

(7)支气管镜检查各气道腔内相对干净;

(8)痰液病原学无特别致病菌。

可接受供肺的标准如下[9]:

(1)ABO血型相容;

(2)年龄70岁;

(3)吸烟史支/年;

(4)呼吸机时间不作为硬性要求;

(5)PaO2/FiOmmHg(PEEP=5cmH2O);

(6)胸片肺野内有少量到中等量的渗出影;

(7)供、受体大小匹配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供肺减容或肺叶移植;

(8)胸部外伤不作为排除标准;

(9)如存在轻微的误吸或者脓*症经治疗维护后改善,供肺不作为排除标准;

(10)如气道内存在脓性分泌物经治疗维护后有改善,供肺不作为排除标准;

(11)供肺痰标本细菌培养药敏排除泛耐药或者全耐药的细菌;

(12)供体不能有基础性肺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肺癌),但支气管哮喘是可以接受的;

(13)多次维护评估后不合格的供肺获取后经离体肺灌注修复后达标;

(14)冷缺血时间≤12h(原则上)。

推荐1:首选ABO血型相容的供、受体(1A)。

推荐2:只有在没有血型相容供体,且受体病情严重,需要紧急肺移植,不允许等待DBD或DCD时才可考虑血型不相容肺移植,且应充分告知风险并同时进行相应处理措施(1A)。

推荐3:边缘性供肺的使用并不影响肺移植术后的远期预后(1A)。

推荐4:体外肺灌注修复系统可以改善非理想供肺的质量,修复后对此类供肺进行再次评估,可以增加供肺的数量(1B)。

2.1年龄

回顾性队列的数据分析显示,供体年龄18~64岁,术后1年内移植失败率无显著增加,因此目前倾向于供体年龄18~64岁[10]。对于不在此年龄段的供肺,仍应进行其他项目的评估。建议可接受的年龄在70岁以下。

推荐5:使用年龄18~64岁的供体进行肺移植,与受体早期移植失败无关,而年龄65岁的供体,移植风险增加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A)。

推荐6:老年供肺与高龄受体的匹配可能是提高供肺利用率的合理方式(1B)。

2.2吸烟史

与接受不吸烟供体的供肺相比,接受有吸烟史供体的供肺,受体术后存活率略有降低。但是,如果供体的吸烟指数支/年,受体的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影响[11],如果供体既往吸烟指数支/年,或死亡前已经戒烟10年及以上,既往吸烟史不是供肺的排除标准。

2.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呼吸道微生物学

在确定为潜在供体后,常规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及时有效地吸净供体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并对痰液进行微生物培养,若细菌培养阳性,则进行药敏试验,选取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细菌培养发现泛耐药或者全耐药的细菌,放弃使用。国外的供肺评估提示,恰当使用抗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预防供肺感染,供体传播感染的风险可忽略不计[12]。因此纤支镜下可吸净的适量痰液和微生物培养阳性,不是拒绝供肺的标准。若纤支镜检查发现有严重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特别是脓液被吸出后仍从段支气管的开口涌出,提示供肺有严重肺炎,无法使用。

推荐7:纤支镜检查还需特别注意供肺的解剖学异常(1A)。

2.4胸部影像学

单独根据胸部影像学选择供体的研究较少,仍需综合评估,一般要求X线胸片肺野相对清晰,排除严重感染及误吸,排除严重胸部外伤及心、肺大手术史。胸部CT未见明显占位或严重感染。

推荐8:X线胸片是供肺的最基本检查,而胸部CT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评估信息(未分级)。

2.5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能基本反映供肺氧合情况,导致该指标下降的原因包括外伤、感染、肺水肿等。因此,一般要求在FiO%、PEEP5cmH2O的呼吸机支持条件下约30min,PaO2mmHg,即PaO2/FiO2mmHg是基本要求。尤其注意,在获取供肺前每2h进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如果动脉血气不达标,在宣布此肺不合格之前,应通气充足,气管内插管位置正确,潮气量足够,同时经纤支镜吸净气道分泌物以排除大气道内分泌物阻塞,只有在排除上述影响因素、充分通气和维持最佳体液平衡等措施后,如果PaO2/FiOmmHg,才能作出供肺不适合移植的结论。

推荐9:外周动脉血PaO2/FiO2mmHg的常见原因可能是肺不张、肺水肿或黏液堵塞等可逆性疾病,因此需通过X线胸片及纤支镜排除上述可能因素后重新行动脉血气分析(1A)。

2.6供肺大小与胸廓容量估计

肺是人体内唯一随着所在空间而塑形的器官。相对来说,肺纤维化受体的膈肌的位置上提、胸廓内容积显著缩小,而肺气肿受体膈肌下降、肋间隙增宽,胸廓内容积显著增加。因此,受体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的因素。尽管术后早期2周内受体膈肌、胸壁会在一定范围内逐渐与新的移植肺达到一定程度的适应,但不建议超大容积的供肺予以小胸腔受体。

推荐10:对于肺总容积的估测,与体格检查及X线胸片测量相比,胸部CT可以为肺部大小匹配提供更准确的预测价值(1B)。

推荐11:对于非肺气肿受体,超大供肺可以显著增加双肺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的风险(2B)。

2.7冷缺血时间

随着肺移植技术的发展,冷缺血时间一般在8h内,可延长至12h[13-20]。

推荐12:一定时间内(8h以内)供肺冷缺血时间的延长,不会导致肺移植受体PGD的发生率升高,受体的生存率并没有显著下降,可以让供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跨区域分配(1A)。

3供肺维护策略

供肺的评估-维护-再评估是多学科协作的整体过程[21],旨在发现适合移植的潜在供肺,提高捐献器官的使用率;同时发现不适合作为潜在供肺的证据,避免盲目扩大边缘性供肺影响移植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供肺进入评估流程时,均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因此,ICU医护人员和供肺获取专家,应尽可能提前供肺维护,使更多供肺最终进入可用之列。

3.1积极抗感染治疗

我国捐献供肺的主要来源是脑死亡,在脑死亡供肺中,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pulmonaryedema,NPE)发生率高,出现NPE后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同时肺水肿会引起肺泡弥散功能下降,导致低氧血症[22-23]。另外,长期插管卧床,亦常引起坠积性肺炎合并感染发生。故早期、积极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是必要的。

推荐13:供肺带有病原体是常态,病原体培养阴性的供肺较少。选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术后处理,仍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移植效果(1B)。

推荐14:留取合格下呼吸道标本后,可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其后再根据痰涂片及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调整(1A)。

3.2加强气道管理

适量翻身、拍背,每日行纤支镜检查及吸痰,清理气道,吸净支气管分泌物,确保肺扩张良好,尤其是防止肺下叶不张,经常进行X线胸片检查和血气分析。

推荐15: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比积极抗感染治疗更为重要,应每2h进行1次吸痰,必要时可行纤支镜吸痰(1A)。

推荐16:如气道分泌物吸净后短期纤支镜下再次看到脓性分泌物涌出,则应放弃该供肺(1B)。

推荐17:如气道中发现水样分泌物则应积极与ICU医师沟通,尽量减轻肺水肿等因素导致的肺功能恶化(1A)。

3.3液体管理

对于ICU医师来说,DBD供体的液体管理极具挑战性。不同的OPO小组对于供体的管理要求差异性大,例如肾脏组要求供体给予充足的液体,维持肾脏的血流灌注,而肺脏组要求尽量限制液体入量[24],减少晶体量,提高胶体比例,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尽量负平衡[25],控制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10cmH2O,必要时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要控制供体血液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或减轻容量负荷过重和肺水肿。

推荐18:以前的研究表明,4~6cmH2O的CVP是肺保存的最佳选择。CVP为8~10cmH2O则有助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加。故建议当仅获取腹部器官时,维持CVP为10~12cmH2O[26-27];仅获取肺脏时,维持CVP8cmH2O;如果同时获取腹部器官和肺部,则维持CVP为8~10cmH2O(1B)。

推荐19:虽暂无临床试验验证[24],但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肺移植供体复苏时建议输注胶体液,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肺水肿(4A)。

3.4保护性通气

供体维护要注重呼吸机的有效管理,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维持一定的潮气量、PEEP及间断肺复张(每日至少1次)可以防止肺不张及肺泡萎陷,这对于呼吸停止的患者尤为重要,另需定时监测PaO2/FiO2及肺顺应性以评估供肺状态。

推荐20:FiO2应控制在40%~50%,潮气量为6~8mL/kg,避免潮气量过大引起肺泡损伤[28-29]。保持PEEP为6~8cmH2O,可防止肺泡萎陷,对于膨胀不全的供肺在每次吸痰后均应短时间内增加潮气量及PEEP,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开放,改善氧合(1A)。

3.5获取前激素的应用

脑死亡导致下丘脑-垂体轴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上腺功能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些情况会加剧休克[30]。

推荐21:脑死亡早期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易引发尿崩症,导致严重的低血容量和高钠血症。相对于补充容量,建议使用血管加压素(~mL/h),可以更容易地保持适当的尿量(1A)[31]。

推荐22: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有很好的允许作用,有利于维持循环血量,还可以通过减轻与脑死亡相关的炎症反应、减轻肺水肿来优化供体肺功能[32-33]。故建议在潜在肺移植供体中,常规早期使用甲泼尼龙(15mg/kg)(1A)[31]。

推荐23:暂不建议甲状腺激素的常规给药(1B)[34]。

4供肺获取流程

在取得家属肺脏捐献的同意签字、确定供肺能使用后,OPO进行网络分配供肺,医院供肺获取小组在OPO协调员的帮助下,进行供肺的维护、评估,供肺维护后,如果符合获取标准,经过供肺所在的OPO协调,明确多脏器获取的时间各团队统一进行多脏器获取。

4.1心肺原位灌注获取

供体仰卧位,常规消*铺巾,胸骨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剑突下,锯开胸骨进胸,剪开心包,肺动脉根部荷包缝合。充分打开心包,若心肺均拟获取采用,则游离上、下腔静脉上阻断带,游离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圆锥,牵开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升主动脉插入常规心脏停搏灌注管。在主肺动脉根部插入肺灌注管,将μg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E1,PGE1)注入肺动脉。剪断下腔静脉、左心耳,夹闭升主动脉,行心脏、双侧肺灌注,同时胸腔放置冰生理盐水降温处理(图1)。

图1供肺灌注示意图

Figure1Diagramofdonorlungperfusion

心肺获取在剪开下腔静脉时,注意给腹部肝脏获取留下下腔静脉的空间,灌注时呼吸机持续通气。

4.2顺行灌注

准备4℃的灌注液,每升加入PGEμg,每袋悬挂高于手术床30cm以保持一定的灌注压力。采用4L灌注液交替进行双侧肺灌注(50~60mL/kg)。灌注时机械通气维持FiO%,潮气量10mL/kg,PEEP5cmH2O,同时用冰屑覆盖肺表面降温,灌至双肺完全发白。在主动脉钳闭处下方切断主动脉,在结扎处离断上腔静脉,关闭气管,整体取下心肺后体外分离心脏。若心脏不适于获取采用,也可肺动脉插管,阻断肺动脉近心端,剪开左心耳,然后顺行灌注,参数如前述。

推荐24:器官保存液建议使用低钾右旋糖酐液(lowpotassiumdextransolution,LPD液)或Ceilsor液,许多研究表明相对于细胞内液,LPD液可降低围手术期PGD的发生率以及术后30d病死率(1A)[35-36]。

推荐25:建议保存液的灌注压为10~15mmHg[37]。过高或过低的灌注压不利于完全、均匀的灌注(1A)。

4.3心肺分离技术

体内心肺整体获取后,将心肺整体转运至操作台上分离,在肺动脉圆锥水平肺动脉起始部切断肺动脉,将心脏轻轻提起偏向右肺一侧,暴露左侧的上下肺静脉,在左下肺静脉的下缘左心房侧剪一小口,然后沿左心房向上剪,注意留下一侧完整的左心房袖,心房修剪的最基本标准是左上下肺静脉要连在一起,且带上部分左房袖(图2)。获取时避免将心脏牵拉太紧,沿肺静脉剪,会导致切断左下肺静脉,肺静脉回缩至肺实质内,导致供肺无法利用,无法完成吻合。也有部分中心心肺在供体原位灌注结束后在供体体内原位分离心肺,方法同上。

图2心肺分离示意图(保留供肺心房袖)

Figure2Diagramofcardiopulmonaryseparation(preservationofatrialsleeveofdonorlung)

推荐26:建议灌注时呼吸机通气水平为总肺活量的50%(1A)。

推荐27:建议通气氧浓度为50%(1A)。

4.4逆行灌注

心肺分离后进行逆行灌注即从左房袖或肺静脉灌注液体,从肺动脉中流出。在动物和人体模型中,逆行灌注后的供肺表现出更好的氧合作用与肺顺应性,较低的气道压力和更有效的血栓清除效果[38-39]。将1L的灌注液连接一根带球囊的导尿管,球囊充盈4~5mL,以确保能插入上、下肺静脉内阻塞管口,从一侧上下肺静脉内分别灌注,每条肺静脉大约使用灌注液mL,共需用灌注液1L,逆行灌注时可以轻轻抚压肺组织,肺动脉仍可见到有少量微小血块灌洗出。直至肺动脉流出的灌注液清亮为止。最后使用4层塑料袋以保证安全和保持无菌,将肺浸在3L的4℃灌注液中放入装有冰块的保温箱中运送。

4.5左、右肺分离修整

左、右单侧供肺如果在不同的移植中心使用,供肺可在获取现场立刻进行左、右肺的分离,把供肺放入无菌袋中,浸泡在0~4℃的灌注液中,无菌袋外层用无菌冰冷却。医院,否则左、右肺整体转运至医院再进行分离修整。

修整前处理:如果供肺在切除后灌注不充分,可再次用灌注液进行顺行灌注或者逆行灌注。

分离左、右肺:供肺表面用浸泡了灌注液的纱布覆盖表面,双肺按解剖位置放置,稍微向两侧分开。先剪开左心房后的心包,然后在左心房后壁中间位置剪开,把左心房分成左、右肺心房袖。然后向上从肺动脉分叉处分开左、右肺动脉。解剖出左主支气管,靠近隆突位置,用切割缝合器离断左主支气管,将双肺分成左、右肺,分别进行修整。

修整左、右肺:修整顺序按照肺动脉、肺静脉及左房袖、支气管的顺序来进行。分离肺动脉的鞘膜至肺动脉第一支,贴近肺静脉分离肺静脉与支气管之前的结缔组织,尽量保留支气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保证支气管的血供。修剪支气管周围过多的结缔组织,保留贴近支气管的结缔组织。然后用超声刀对肺门及下肺韧带部位进行止血。修剪后供肺如图3所示。

图3修剪后的供肺示意图A图为双侧供肺;B图为心肺分离;C图为双肺分离成左、右单肺;D图为修剪后的左、右供肺Figure3Diagramofpruneddonorlung

推荐28:大多数中心将肺脏保存温度定为4~8℃。虽有研究表明,最佳储存温度为10℃[40]。由于担心较高的保存温度可能对肺产生不利影响,故仍建议保存温度为4℃(1A)。

推荐29:冷缺血时间一般8h,质量较好供肺可适当延长至10~12h(1A)。

5供肺转运流程

肺移植手术大多为急诊手术,肺脏冷缺血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供肺质量下降甚至不能使用,供肺一般必须在6~8h医院,部分供肺需要跨省转运,因此转运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支持。

目前国家器官移植供体转运绿色通道已经开通,在确定获取供体后,由OPO立即报备有关部门,如民航、高铁等部门,绿色通道立即响应,尽量缩短供体转运时间,确保供肺在合理时间医院(图4)。

图4供肺转运流程图

Figure4Flowchartofdonorlungtransport

外地转运提前做好准备,注意车接、车送的地点安排,高铁可直接上车。多家民航可随时致电客服申请携带器官乘机,携带器官的医师需出示活体器官运输证明材料,医院身份证明、介绍信、捐献器官无传染性证明,转运人体捐献器官航班可以优先起飞。航空公司开通了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器官转运可拨打电话或在机场值机柜台办理,并有安排专人联系沟通、协调机场安检快速通道、协助旅客快速登离机、做好现场运行和地面服务保障、灵活调整任务航班时刻、协助做好器官客舱存放等全流程各环节工作,增加器官转运的迅捷性。

6小结

随着我国肺移植技术的成熟、供肺评估的流程化、供肺获取的熟练化及转运的便捷化,通过接受肺移植手术的受益人群将不断扩大。因此,需要我们继续完善供肺保存技术、提高边缘性供肺的修复技术,延长供肺保存时间,才能不断提高供肺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受体生存率。

执笔作者:

陈静瑜毛文君马千里刘东赵晋丁浩

专家组成员:

陈静瑜南京医科大医院,江苏省肺移植中心,国家肺移植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医院

陈文慧医院

医院

梁朝阳医院

医院

孔祥医院

张临友哈尔滨医院

医院

吴波南京医科大医院

许红阳南京医科大医院

韩威力浙江大医院

医院

陈椿福建医院

医院

程才华中医院

林医院

陈名医院

徐鑫广州医院

巨春蓉广州医院

车医院

胡春晓南京医科大医院

曹彬医院

毛文君南京医科大医院

李小杉南京医科大医院

TOP
3#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m.39.net/pf/a_5970332.html

诊断得了冠心病,治疗是心脏搭桥好还是心脏支架好?

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内科一个小小的支架可以解决的问题,显而易见要比外科打开胸腔来做手术要好得多。可是,您有没有想过如果问题的答案这么明显,为什么医生还要让您去考虑一下呢?是考验您的智商吗?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的。

冠心病全名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慢性的全身性血管系统性疾病的一个特殊种类。由于涉及到直接对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可能导致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等极高的后果,而被广泛宣传和重视。支架和搭桥两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都已经存在了超过二十年的历史,围绕冠心病的治疗是支架好还是搭桥好,心脏内外科的医生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数据,但他们至今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支架和搭桥

如果把我们心脏上的冠状动脉比喻成城市交通的主干道路的话,那么冠心病患者的交通要道则常年处于一种拥堵状态,道路的狭窄造成血液循环的受阻,后者则妨碍了心脏血液和养分的供应,从而引起心脏功能障碍,更有甚者,突发的严重道路阻塞(心肌梗塞)能导致整个城市停摆(猝死)。心脏支架治疗是利用可塑性较强的金属支架在血管的狭窄处进行支撑以达到道路拓宽的效果,从而疏通阻塞的交通,增加心肌供血。而心脏搭桥则是取人体其他部位次要的血管在心脏自身血管以外架起“立交桥”来提高交通运力,将更多的血流绕过狭窄堵点运送到需要到达的目的地。这是两种不同原理的治理城市交通的方案,自然产生的效果也就不一样。

支架治疗的优势

支架治疗是一种血管腔内的治疗,医生只需在患者局部麻醉的状态下通过肢体动脉将支架准确投送到需要的血管堵点位置,然后释放支架就可以解决病人的心头之患。可想而知,这是一种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它的优点主要包括有:

操作时间短,起效迅速。冠心病急性发病时患者心脏供血处于严重不足。生命的警笛拉响后,时间就是生命。而支架治疗几乎可以和造影同步,在发现血管堵点的同时立即释放支架,解除阻塞,立竿见影,干净利落,挽救生命。

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支架治疗全程在血管内操作,几乎没有可见的体表切口和刀疤,手术过程也相对步骤没有外科手术那么繁琐,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短期即可出院。这是这类手术一个巨大的吸引人的地方。

外科的必要补充。支架治疗的效果要好过药物治疗,这基本上是一个事实。那么,不管支架和搭桥怎么争论,如果患者情况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外科手术后的血管急性阻塞等外科已经束手无策的时候,支架治疗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补充。而这样的补充绝对不是作为备胎而存在,而是一种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但是,支架治疗不能替代心脏搭桥!!

以上尽管说了很多支架治疗的特点和优势,但骆医生还是想很快说出结论:支架治疗不能代替心脏搭桥!!免得您看到一半就下了决定。这并不只是因为骆医生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才这么说。下面我就基于大量临床数据作为支撑的事实阐述一下心脏搭桥不能被取代的理由:

治疗效果搭桥更确切和长久。我们不妨还是以城市交通为例,道路拓宽是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但是想要在原本不太宽的城市道路上拓出两个车道是不容易的事,即使成功,也毕竟只是增加了两个车道的运力。而在城市道路的上方架起立交桥,那么可以增加的可不只是两个车道的运力了。此外,从中长期来说,支架治疗由于在血管内植入了异物,容易刺激血管内皮发生反应,加之血管虽有扩张,但有时血流仍并不十分通畅,可能在支架植入数月或几年内造成支架内再狭窄。而一般来说,搭在心脏上的静脉桥大多都可以使用数年,动脉桥更是可以使用数十年。

冠状动脉多支多处病变更倾向于搭桥。一般来说,心脏支架小巧,由于血管的生长往往都是九曲十八弯,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血管的走形,心脏支架只为解除一个狭窄堵点而设计。这样就导致在面对一根多处狭窄,或者是几根冠状动脉同时都有狭窄的情况时,您所需要的支架可能不是论“个”,而是要按“打”(超市里一打鸡蛋是十二个)来计算了。提高了费用而且使得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糖尿病人或者女性患者更倾向于搭桥。糖尿病人由于血糖水平较高,血管病变严重,即使放入支架,在高糖的环境下,支架也极容易被“腐蚀”和“腻化”。而女性病人血管较为细小,同样存在支架效果不佳的可能性。

左侧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更倾向于搭桥。冠状动脉和我们的手一样有左右之分,其中大多数人左侧的冠状动脉肩负主要任务,就像我们的右手,而左侧的冠状动脉在由主动脉分出走行约2-3cm后分为两个主流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如果在左侧冠状动脉起始2-3cm的主干部分发生了病变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心脏缺血严重而支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特殊的血管解剖更倾向于搭桥。心脏支架是一个圆柱直筒状结构。具体到每个病人病变的血管解剖,如果您的堵点正好在一个血管转弯,或者血管开岔,还是正好在一些支架无法施展的部位时,支架就不能发挥作用了。

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很多病人,甚至包括一部分心外科的医生,都认为支架手术创伤小,患者满意度高,自然术后的生活质量也高。而骆医生看到的专业报道则给出了不同的观点。的确,在手术后的早期,支架手术由于无需全身麻醉,也没有皮肤切口,没有疼痛和失血,恢复快,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然而剧情在手术的6个月以后可能发生反转,因为搭桥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对缺血心脏的血供改善更为明显,因此在度过了6个月的手术恢复期后,搭桥患者可以胜任大部分生活和工作需求,生活如新。而支架患者则未必如此,甚至有些患者由于发生了支架内的再狭窄而重新出现心肌缺血症状从而影响到生活质量。

这不是一个应该患者做的决定

说了这么多,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到底应该选择支架还是搭桥呢?这其实不是单独一个人能做出的决定。不是患者,不是心内科医生,也不是心外科医生,而是所有人坐在一起组成的心脏治疗团队(HeartTeam)。对于冠心病来说,它不是一个内科疾病,也不是一个外科疾病,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全身性疾病,应该由专业的人士在通过阅读患者的心脏功能,冠脉解剖,基础疾病,全身基本情况,再结合到患者自身对疾病的理解共同做出的决定。一位国外的心脏科医生说得好,支架治疗在冠心病就像一道大菜里的盐,放多或者放少都会毁掉整道菜的品味,应该做到恰到好处,而外科搭桥也何尝不是这道菜里的油或水呢?

作者简介:

作者骆文宗医生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于年至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附属心脏病中心进行临床治疗的培训,参与门诊,会诊,值班,病例讨论等所有临床治疗决策,自己主刀以及参与了近台各种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对于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AorticValveSparing),升主动脉瘤以及主动脉窦部瘤(Remodeling/Yacoub以及Reimplantation/TironDavid),自体主肺动脉置换术(ROSSProcedure)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等方面有着独立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怎么找到作者?

Email:martinluo

gmai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