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启明医疗ldquo心动rdquo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年6月1日—6月3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在*浦江畔的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心血管专家汇聚一堂,不仅丰富了心血管病学学术交流,而且增进了学界的友谊,更为未来学科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

在本届东方会上,启明医疗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召开“创心见未来-启明医疗经导管心脏瓣膜产品植入例”新闻发布会。

会议亮点

01

国际专家助力启明医疗

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CIT)主席、中医院高润霖院士,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主席、医院葛均波院士,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主席、哥伦比医院MartinLeon教授,心血管重建治疗(CRT)大会主席RonWaksman教授,国际结构性心脏病大会(CSI)主席、德国法兰克福心脏中心HorstSievert教授,国际心脑血管系统应用及高科技生命科学技术创新大会(ICI)主席、以色列耶路撒冷哈达萨希伯来大学医学中心ChaimLotan教授,儿童及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及结构性心脏病研讨会(PICS-AICS)主席、多哈锡德拉医学研究中心ZiyadHijazi教授等,通过视频对启明医疗经导管心脏瓣膜产品全球植入超过1,例表示了祝贺。他们中很多见证并亲身参与这例手术,为启明医疗的创新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他们高度评价了启明医疗在产品研发、临床试验、使用推广和术者培养方面起到的创新引领及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高润霖院士

葛均波院士

MartinLeon教授

RonWaksman教授

HorstSievert教授

ChaimLotan教授

ZiyadHijazi教授

02

产学研医联动国内中心

发布会由医院周达新教授主持,医院葛均波院士和多哈锡德拉医学研究中心曹期龄教授分享了全球首创的VenusP-Valve经导管肺动脉瓣膜在中国的临床实验数据以及全球的临床研究和最新进展。中医院吴永健教授分享了VenusA-Valve中国4年随访数据、浙江大医院王建安教授、医院陈茂教授分享了VenusA-Plus可回收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和Venibri预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的初步临床经验。接下来启明医疗和国内医学专家也会继续加深合作,促进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产学研医”全产业链模式在中国的生根。

03

“中国智造”领跑全球

启明医疗共有5款介入瓣膜相关产品投入市场,4款产品在进行临床研究,其中VenusA-Valve经皮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的植入超过例。4款瓣膜全球植入量已经超过1,例,植入范围涵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中国约24个省市自治区的62家医院开展了相关手术。这些数字,代表着中国经导管心脏瓣膜产品发展之路,更代表着“中国智造”成为全球首创并领跑的全过程,目前启明医疗已经开展了二尖瓣和三尖瓣置换产品的研发工作,这将成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一个新里程碑。创新引领未来,启明医疗将继续致力于结构性心脏病医疗器材的研发和市场化,加速中国创新惠及世界。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启明医疗向大会成功进行一台TAVR手术直播。手术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术中使用VenusA-Valve经皮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手术过程顺利,植入后,瓣膜功能良好,再一次展现了启明医疗的经导管瓣膜产品优异操作性。

我们也将本次手术的过程分享给各位,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多的中心能够进行TAVR手术,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感谢葛均波院士团队提供的病例。

手术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女,80岁)

主诉:

因活动后胸闷气促3个月,入院

既往史:

1、高血压

2、CKD

入院诊断:

1、重度主动脉狭窄,NYHA3级

2、Scrumol/L,肝功能正常

3、STS评分5.3

体格检查:

36.8体温度,脉搏81次/分,呼吸20次/份

心脏彩超:

全麻前主动脉瓣跨瓣压差93PGmaxmmHg,51PGmeanmmHg,LVEF62%,主动脉瓣轻微返流,二尖瓣、三尖瓣返流轻微。

主动脉根部解剖:

三叶瓣,左冠窦瓣叶有限制性钙化,钙化中重度,窦部结构较小,左冠开口下端有贯穿性团状钙化。

血管入路解剖:

双侧股动脉直径符合标准,故采用右侧作为主路

病例分析及策略选择

病例分析:

患者年龄大,身体条件较差,外科手术风险较高,经葛院士团队评估,拟行TAVR

治疗策略:

患者右股动脉穿刺作为主路,选择18mm球囊预扩张,植入L23号VenusA-Valve瓣膜

手术过程:

1.导丝过瓣:超滑泥鳅导丝通过主动脉瓣口

2.导入超硬钢丝:经猪尾导管交换超硬钢丝进入左室

3.球囊预扩:18mm球囊扩张

4.导入瓣膜:沿超硬钢丝导入L23Venus-A瓣膜,调整位置使mark点平齐窦底

5.释放瓣膜:逐步释放瓣膜

6.造影提示有轻到中度瓣周漏:故选择20号球囊后扩

7.造影提示轻微瓣周漏:平均跨瓣压差7/mmHg,拔除鞘管,局部压迫止血,手术结束

术后随访:

术后症状明显缓解,瓣膜微量反流,导管显示压差几乎为0。

术者经验分享:

本例存在着以下几个手术难点:①窦部结构小(直径27mm),冠脉高度偏低,有冠脉阻塞风险;②钙化相对较重,左冠窦贯穿性钙化团块,可能导致瓣周漏;③瓣环直径22.6mm,处于临界选择范围,可选择23mm也可选择26mmvenusA瓣膜。我们采取小的球囊(18mm)预先扩张,小的瓣瓣膜(23mm)以降低冠脉阻塞风险,小瓣膜释放也比大瓣膜释放更容易控制。在我们中心,我们已形成自己特色的“小球囊+小瓣膜策略”(“双小策略”),我们研究数据显示该策略可以明显降低起搏器植入率,且不增加瓣周漏及跨瓣压差。患者存在着贯穿性团块,故很容易导致瓣膜支架贴壁不良产生瓣周漏,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不会采用很大的球囊进行后扩。我们经验显示,这样策略在降低瓣周漏同时却不会导致瓣环破裂、冠脉堵塞、起搏器植入等风险。本例也是采用这样策略,术后结果接近完美。

”本文内容为启明医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