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巨大肿瘤因其侵袭性强、影响器官多等特殊性,涉及腹腔重要脏器和大血管也较多,因此手术存在一定难度。日前,医院肛肠外科郝立强教授团队(郝立强、洪永刚、刘启志、辛诚、李岩、代站站)就救治了一名医院拒收的腹盆腔巨大肿瘤的患者:男性,66岁,因“进行性排便困难伴下腹部肛门坠痛1月余”收治入院。患者在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腹胀、下腹肛门坠痛,夜不能寐。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示:直肠巨大占位,怀疑直肠癌。入院专科查体:全腹膨隆,无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腹盆腔可触及巨大包块,肿块边缘上至脐以上三指下至耻骨联合下方,质硬,不活动。肠鸣音略弱。直肠指诊:肛门外观正常,肛门括约肌收缩略弱,直肠粘膜光滑,距齿线2cm以上可触及肠腔粘膜下巨大包块,质硬,推之不动,指套退出无血迹。
考虑到该患者病情的复杂性,术前准确判断腹盆腔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此郝教授团队一边抓紧为患者完善各项检查、评估身体状况,一边运用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来对肿瘤是否侵犯、包绕血管进行分析。
医院泌尿外科冯翔教授多次会诊,讨论后一致认为患者腹盆腔巨大肿瘤虽然罕见,与周围大血管关系不清,但仍然有完整切除的机会。在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后,同时与泌尿外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协作,手术如期进行。
打开腹腔后,肿瘤逐渐露出狰狞的面容,腹盆腔可见一约20*15*15cm肿块,呈分叶状,质中,肿块包绕左侧髂动脉,并侵犯腹壁、乙状结肠,伴不完全性肠梗阻,术中诊断:腹盆腔肿瘤侵犯腹壁、乙状结肠、左髂动脉,遂行Hartmann术+复杂肠粘连松解术+后腹膜肿瘤、盆腔肿瘤切除术,手术切除彻底程度R0,淋巴结清扫范围为D3。
手术步骤为:首先游离乙状结肠,向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向下至腹膜返折,并分离清扫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及脂肪组织,暴露肠系膜下血管并予以离断结扎。同时请血管外科冯翔教授台上会诊,钝锐结合,在保护双侧输尿管及髂动静脉的同时,逐步游离腹腔及盆腔肿瘤。经过数个小时,将肿瘤完整切除。术中出血ml,尿量约ml。
术后病理回报:“腹膜后肿瘤”组织主要由两种区域构成,部分片状分布,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核大深染,核分裂像易见,部分区域瘤细胞长梭形,略呈编织状肿瘤浸润性生长,浸润肠壁至肠粘膜下层,肠系膜淋巴结(5/7)可见肿瘤转移。结合免疫组化WT1(+)、D2-40(+)、CK8/18(+)、CAM5.2(+),考虑腹膜后双相恶性间皮瘤。
目前患者术后近5个月,恢复良好,生活饮食起居均自理,复查肿瘤无复发。
据了解,腹膜间皮瘤(PM)是原发于腹膜上皮和间皮组织的罕见肿瘤,组织病理学将其分为腹膜腺瘤样间皮瘤、腹膜囊性间皮瘤和恶性腹膜间皮瘤,恶性腹膜间皮瘤(MPM)是起源于腹膜表面的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约2.2/万,美国每年确诊MPM病例不到例,属于罕见病;国内暂无确切统计数据。MPM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原因不清,目前认为与石棉暴露,放射治疗,BAP1、NF2、CDKN2A和CUL1等基因的缺失、突变及猿猴病*感染等有关。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可无症状,随疾病进展可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腹水、恶性贫血、消瘦等症状。MPM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按大体形态可分为局限型及弥漫型;按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上皮样型、肉瘤/纤维型及双相型(混合型);手术、化疗、生物治疗等是目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确诊时,仅不到30%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其余近70%%无法手术的患者需行化疗,但预后极差。一线方案选择铂类(卡铂或顺铂)+培美曲塞,化疗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5~7个月。
郝立强教授
郝立强,医学博士,海*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医院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资助8项,共万元,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IF5分的SCI论著4篇,主编专著1部。专长于结直肠、肛门恶性肿瘤的腹腔镜微创外科治疗,大肠肛门良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外科治疗。擅长于电子结肠镜下巨大息肉粘膜切除术(EMR)和粘膜下剥离术(ESD)。分别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功能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医师微创联盟委员。先后获得*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中华医学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及嘉奖多次。
冯翔教授
冯翔,医学博士,海*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第二*医大学*医系,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年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计划,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学习,年在美国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学习。医院血管外科调入泌尿外科工作。年以“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获全*医疗成果一等奖,年以“新时期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教学的实践与改革”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年获第二*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年获第二*医大学首届“金手术刀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篇,主编专著《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最新技术解析》。
擅长治疗的疾病: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累及腹部大血管的泌尿系及消化系肿瘤,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多发性大动脉炎。
历任第二*医大学*医系学员、北京医院住院医师研究生、海*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海*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海*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