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主动脉瓣疾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反流。既往,外科手术为主动脉瓣疾病的标准治疗手段。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的发明和推广,介入治疗也成为主动脉瓣疾病的一线治疗手段。本文回顾近年来主动脉瓣疾病介入治疗的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渐渐没落…
相对于TAVR术,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PBAV)术历史较为悠久。年第一次报道了瓣膜球囊扩张在成年患者应用成功的病例[1]。随后几个单中心研究显示,PBAV可以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中度改善,缓解许多高危患者的症状[2-4]。然而,随后两项大型多中心研究显示,PBAV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并发症发生率及再狭窄率较高,抵消了血流动力学的获益,最终导致与药物治疗比,PBAV并不能提高患者远期的生存率[5,6]。PBAV术从那时起慢慢地被冷落下来。随着TAVR的出现,PBAV的地位进一步下降。然而,PBAV并非没有用处,目前指南仍将PBAV术作为到外科手术或TAVR一个桥接治疗手段(Ⅱb类指征,证据水平:B级)[7]。特别是在我国,目前TAVR器械较贵,对于没有经济能力或者没有相关器械行TAVR且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患者,PBAV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Attisano研究显示,无技术能力行TAVR中心,与有技术能力行TAVR中心比,PBA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类似的[8]。Broyd研究显示,PBAV效果主要和患者主动脉瓣钙化积分有关,钙化积分越高,扩张效果越差[9]。许多研究显示,对于婴儿、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肺钙化性),PBAV效果较好,很少患者会再发狭窄[10],可作为这些患者首选治疗手段。
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从高危患者拓展至低危患者
TAVR被誉为继冠脉介入之后的心脏介入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其自从诞生以来,就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