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疗旗下微创心通日前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集资3亿美元,摩根大通、花旗、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上市前公司已经历四轮融资,投资机构明星云集,包括高瓴资本、CDG、GIC、海通基金、清池资本等。最新一轮公司估值12亿美元,对比可比公司启明医疗-B约45亿美元的市值相去甚远,当然,此次上市表现如何还要看此次招股估值。
微创心通是医疗器械企业,专注于心脏瓣膜疾病领域创新的经导管及手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商业化,公司核心产品是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产品VitaFlow,于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审批并随后于年8月在中国进行商业化,公司同时推出第一代自主研发的Alwide瓣膜球囊扩张导管及Alpass导管鞘,是中国唯一一家全面提供自主研发互补性TAVI手术配套产品的医疗器械企业。目前共有五款TAVI产品在中国获批准或商业化,公司自主研发的VitaFlow产品首次使用牛心包作为瓣膜组织,与猪心包相比,牛心包的耐久性及血液动力学性能较好。此外,VitaFlow产品富有创新性的特征包括中国首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双层裙边设计和全球唯一商业化的电动输送系统,这些独特设计令VitaFlow在中国TAVI产品中获得潜在同类最优的临床试验结果,包括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公司的第二代TAVI产品VitaFlowTMII已在中国完成注册临床试验且正在欧洲进行临床试验。我们于年10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VitaFlowTMII的注册申请,预计将于年底前在中国完成VitaFlowTMII的注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VitaFlowTMII是唯一在中国研发并已在欧洲开展临床试验的TAVI产品。除TAVI产品之外,公司目前还拥有五款经导管二尖瓣(「TMV」)在研产品。
图:公司产品组合;来源:招股书
在产品商业化方面,公司自建有专业销售和营销专职团队,截至年7月31日,公司已售出套VitaFlow,在其商业化首年实现平均每月销售逾70套,截至最新时间,中国已有医院(其中大部分为位于一、二医院)使用过VitaFlow进行TAVI手术,包括前20大TAVI医院中的18家。
与竞品比较,VitaFlow在全因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包括中度╱重度瓣周漏、严重卒中和血管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潜在同类最优的临床试验结果。全因死亡率在出院时为0.9%,在植入后30天为0.9%,在植入后6个月为2.7%,在植入后12个月为2.7%,在植入后24个月为4.5%及在植入后36个月为10.9%。在TAVI手术后12个月内,并无患者出现中度或重度瓣周漏。在TAVI手术后24个月内,并无患者出现严重卒中;在TAVI手术后36个月内,只有两名患者出现严重卒中。在TAVI手术后36个月内,只有2.7%患者出现严重血管并发症。
而且在定价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VitaFlow的价格显著低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VitaFlow截至最新时间在中国公开批发招标计划项下的定价为每套约人民币元。凭借价格优势,公司产品有望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财务数据上看,年随着VitaFlow的商业化,VitaFlow开始贡献收入,年及年截至7月31日分别贡献收入为.2万元、万元,产品销量为套、套。不过,由于销售、研发等开支较大,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年及年截至7月31日净亏损分别为1.45亿元、1.93亿元。此外,尽管公司产品售价低于同行,但是从年截至7月31日数据看,公司毛利率达43.32%,随着销量提升,毛利率还有提升的空间。研发支出方面,年、年及截至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公司的核心产品VitaFlowII产生的研发开支(包括资本化开发成本及于损益中确认的研发成本)分别为万元、万元及万元,分别占同期总研发开支的41.6%、40.5%及31.0%。随着研发及寻求监管批准和商业化的进展,公司短期不会盈利,研发和商业化进展是比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