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猝死(SuddenDeath),就是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人突然发病,并在短时间就导致死亡。通常,猝死主要发生于年龄在65岁以上人群,但近年来,年轻人猝死时有报道,每每引起大家的惋惜和唏嘘。那好好的人,怎么就会发生猝死呢?
SUDDENDEATH猝死
从医学角度看,猝死的原因很多。根据病因,常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源性猝死(SCD)占猝死人群的80%以上。
SUDDENCARDIACDEATH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SCD),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自然死亡。
年,医院牵头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SCD发生率平均为41.84例/10万人。若以13亿人口(当时)推算,我国SCD总人数高达54.4万例/年,位居全球各国之首。
SCD高危人群
在猝死之前,很多患者都已经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如发生过心梗、或有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的人。这些人猝死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5~10倍。
冠状动脉病变
包括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等。约80%的SCD由冠心病引起。
心肌病变
肥厚性心肌病是40岁以下心脏骤停患者最常见的原因。此外还有扩张型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肥厚。
心脏瓣膜病
如慢性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其中最常见的是二尖瓣疾病。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的问题。
其他疾病
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肿瘤、主动脉夹层破裂、电解质紊乱、肺栓塞等等。
发生SCD的8大诱因
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有心血管疾病就一定会导致SCD,通常SCD有其他外因诱导。研究发现,发生SCD常有8大诱因。
精神因素
愤怒、恐惧、悲伤等情绪波动过大时,容易诱发SCD。
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常会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的时候就可能诱发低血糖,电解质紊乱,最后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另外,超负荷的运动也会导致心肌缺血,易引发猝死。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严重打呼噜会引起呼吸暂停,严重的甚至会暂停呼吸秒,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常是SCD先兆。
压力过大
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长久维持这种状态就会出现猝死。
长期熬夜
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文章显示,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性白细胞产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抽烟喝酒
研究表明,抽烟可以导致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三倍,而喝酒也是很多心脏疾病出现的原因。
肥胖
肥胖与很多慢性疾病相关,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但危害最大的就是心脏疾病,肥胖一直是引发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用力大便
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造成猝死。
长期加班、过度劳累、心情抑郁,
“熬最贵的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正是很多年轻人发生SCD的重要原因。
SCD可防可控
SCD因其突发、迅速且不可预料、死亡率高的特点,成为直接危及生命的一大杀手。
但SCD并非无法避免,相反,SCD可防可控。
定期体检
调查发现,近半数猝死病例生前无明确心血管疾病病史。
通过体检,了解心血管健康状况,是预防SCD首先要做的事情。
特别是有家族性猝死病史或家族遗传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定期体检,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及遗传咨询。
健康生活方式
冠心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SCD的重要措施。
作息规律、尽量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平衡膳食、控制体重、坚持规律且有效的运动,等等,均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
SIGNSSCD发作前兆
通常,冠心病引起的SCD在发生前可能出现一些预警症状。
部分病人在事件发生前数天内,多在猝死前1-24小时,可能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这些不适可能是新发的,也可能是症状出现加重。
典型的心绞痛为胸骨后方发生的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在数分钟或十余分钟不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牙痛、上肢疼痛或上腹部不适。如果伴有面色大汗、苍白、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更有可能是心梗或猝死前兆。
心绞痛可能发作的部位(上图阴影)。可以是持续性,也可能是间断性,性质可以是压榨性、烧灼样、憋闷,有时难以忍受,有濒死感或恐惧感。
如果伴有面色大汗、苍白、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更有可能是心梗或猝死前兆。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
图文编辑:东方医药咨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