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至宝有本性,精钢无与俦记第25期心脏 [复制链接]

1#
云南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24718.html

年3月22日,医院危重症交流平台如约而至,新的一年为了让大家有更多收获,我们尝试每期制定一个主题,期望这种方式能够更精准、更深入的交流讨论,也期待大家更积极的反馈,让我们的平台更贴近临床,获益更多。

本期主题是《ECMO在临床中的应用》。既往的平台交流活动中也曾出现过相关病例,但对于ECMO这一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救治的利器,大家普遍反映在适应征的掌握、应用当中的管理以及对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中有很多困惑,本期点评专家邀医院丁文惠教授和医院CCU刘文娴、陈立颖主任一起,就精选的4例医院、医院和北京医院,涉及爆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多个方面的病例,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使大家对于临床如何更好地应用ECMO辅助有了深刻的认识。

本期我们分享第三例病例。

(三)浅析难治性室颤心脏骤停的救治--北京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崔永超教授

患者男性,52岁,主因“胸痛4小时”来院。4小时前无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持续不缓解。外院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遂转入我院治疗。

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30年,未规律服药。发现2型糖尿病1个月,未正规治疗。

入院查体:BP53/35mmHg,HR53次/分,R22次/分,神清,精神弱,四肢湿冷,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未及异常。

图1入院时心电图: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V2-V3导联ST段压低

图2入院时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7mm,LVEF38%,左室下壁基底段至心尖段、左室心尖各段运动及增厚率明显减低

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

考虑患者急性下壁心梗,可能存在容量不足,入院后立即开通中心静脉,快速补液,多巴胺升压,同时拟行急诊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入院后20分钟患者出现嗜睡,5分钟后阿斯发作,给于胸外按压,电除颤,自主心律不能维持,持续给予胸外按压,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在距患者阿斯发作后分钟成功实施ECMO辅助,而后转送导管室。在转运导管室途中气管插管喷出大量粉红色稀薄痰液。

图3ECG:患者出现顽固性室颤

患者仍反复室颤,除颤无效,植入临时起搏电极。冠脉造影:LM(-),LAD%慢性闭塞,LCX细小,远端75%狭窄。RCA近段粗大,75%狭窄,远端三分叉前%闭塞。考虑RCA为梗死相关血管,于RCA植入支架2枚,术后返ICU行监护治疗。

图4冠脉造影:LM(-),LAD%慢性闭塞,LCX远端75%狭窄,细小

图5冠脉造影:RCA近段粗大,75%狭窄,远端三分叉前%闭塞,术中对RCA实施PCI

ICU治疗期间为减轻左室后负荷而植入IABP,与ECMO同时辅助。术后第二日,患者出现自主心率,与起搏心律交替,并且恢复意识,至术后第4日自主心律较平稳。

图6术后第2日ECG:患者出现自主心律,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交替出现

图7术后第4日ECG:自主心律较平稳

图8术后第1日胸片:双侧肺门模糊影,符合肺淤血及肺水肿征象(左图);术后第2日胸片:肺淤血较前1日明显改善(右图)

图9术后UCG变化趋势:使用ECMO辅助后,心功能逐渐恢复至可接受范围

ECMO应用6天后成功撤机。呼吸机辅助14天后成功撤除。IABP共辅助14天,成功拔除。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最终顺利出院。随访1年时患者一般状况良好。

专家们一致指出:

(一)本患者为中年男性,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迅速出现心源性休克,除了我们熟知的下壁系列心梗易合并容量不足,造成低血压的因素之外,还应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冠脉多支病变,本患者后续的冠脉造影结果印证了这一推断。患者LAD已存在慢性闭塞,LCX细小且亦存在严重狭窄,因而本次患者发生RCA急性闭塞后导致整个心脏供血急剧减低,心脏电活动不稳定,这也是患者发生顽固性室颤的重要原因;

(二)顽固性室颤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重情况。国外文献报道,起始心律为室颤的心脏骤停患者,经过传统的医疗处理,60%的患者不能恢复自主循环,而难治性室颤心脏骤停患者通常冠脉病变严重,高级生命支持和血运重建可以明显改善存活率。本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后出现难治性室颤,循环不能维持,而ECMO的循环支持不依赖于自主心率,故为患者争取到进行急诊血运重建的宝贵时间,在围术期给予强大的循环支持,使患者闭塞的罪犯血管得以开通,濒临坏死的心肌得以挽救,并在术后继续辅助,使患者心脏功能逐渐恢复,改善最终临床结局;

(三)但是V-A模式ECMO循环辅助存在一定的弊端。即ECMO的原理是从人体抽出静脉血,在体外经过氧合后再通过动脉回输入人体。通常采取经皮穿刺动静脉置入导管,操作相对简便,且不受环境限制。但是ECMO通过抽出静脉血而与右心竞争前负荷,减少右室搏出量及肺动脉血流,同时通过动脉导管将血流逆行回输至人体动脉系统,提升体循环压力,但同时增加左室后负荷,减少左室搏出量。对于左室功能减低的患者,应注意平衡左室收缩功能、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返流程度、ECMO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流量是根本,压力是分配”,一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