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房颤周医院持续性房颤2C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形成的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46.html

1月22日晚,"中国房颤周"手术直播专场,首都医科医院刘念、郭雪原两位教授分别进行了房颤导管消融的精彩手术演示。医院张建强教授、医院陈琦教授、浙医院蒋汝红教授、医院谭红伟教授、医院何斌教授与术者通过网络实时互动,对房颤病例导管消融的关键环节进行了互动点评。

演示病例11.患者情况

男,69岁,因"反复心悸10年,房扑消融术后再发心悸5年"入院。10年前因反复心悸,多次心电图提示房颤和房扑。年外院行房扑(CTI)消融术,1个月后再发房颤。后多次心电图和Holter示房颤伴长间歇,未见窦律心电图。既往高血压病史30年,用药物控制良好,无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病史。本院心脏超声示左房35mm×47mm×63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9mm,EF:58%;术前食道超声未见左心耳血栓。诊断:长程持续性房颤。

2.射频导管消融策略

单导管2C3L术。

3.手术过程

经左股静脉植入CS10极,穿刺房间隔,肺静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置入ST导管行左房建模,左房容积ml。后分别行双侧肺静脉前庭、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和三尖瓣峡部线消融,消融参数为35瓦,流速20ml(CS内消融25瓦,流速30ml),J同步电复律为窦性。右肺激动标测gap时,诱发房速,考虑右肺静脉来源的房速,在右下肺静脉后上源消融房速终止,后在右肺前缘嵴部补点右肺静脉隔离。窦性激动下标测左房后壁,呈自下向上的激动模式,顶部线阻滞。左肺静脉激动标测,在左上肺后缘补点消融,肺静脉隔离。CS1-2起搏标测二尖瓣峡部未阻滞,反复二尖瓣峡部消融和CS内消融,激动标测,二尖瓣左心耳侧S-A间期最短,在左心耳后缘根部消融,但仍未阻滞,考虑消融风险增大,未进一步消融,二尖瓣峡部未阻滞。三尖瓣峡部激动标测双向阻滞。Lasso验证双肺静脉隔离,手术结束。

图12C3L消融复律为窦性心律,右肺静脉标测中出现房速,右下肺静脉后上缘(粉点)消融房速终止

图2窦性激动下激动标测,呈自下向上的激动模式,顶部线阻滞

图3CS1-2起搏标测二尖瓣峡部未阻滞,反复二尖瓣峡部消融和CS内消融,激动标测,二尖瓣左心耳侧S-A间期最短(粉点),左心耳后缘根部消融,但仍未阻滞

4.专家点评

医院张建强教授认为,本手术病例为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持续时间并不长,患者无瓣膜病史,既往有房扑消融病史,左房并不大,射频消融完全可行。从技术层面上看,房间隔穿刺、左房三维重建及消融过程平稳、流畅,消融过程零射线辅助,导管平行贴靠,单导管消融、单导管验证,安全、绿色、高效!

持续性房颤仍为临床的难点,现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消融策略仍存在较大争议。本例手术采取2C3L策略,即肺静脉隔离、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及三尖瓣峡部线。在充分干预房颤基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左房及左心耳功能,其中实现二尖瓣峡部线双向阻滞仍为重大挑战。本例患者术中实现了肺静脉隔离及顶部线、三尖瓣峡部线的双向阻滞,但二尖瓣峡部线没有完全阻断,略显遗憾。

演示病例21.患者情况

男,63岁,因"间断心悸4年,加重伴晕厥20天"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胸闷、喘憋,无头晕、黑矇,无大汗淋漓,无恶心呕吐,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持续性房颤,给予口服达比加群mgBid抗凝、美托洛尔25mgQd治疗2年后自行停用达比加群,上述症状反复发作。20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再发,伴晕厥1次,持续约5秒后自行缓解,医院住院治疗,症状好转。今为行射频消融术入我科。

既往高血压病史、痛风20年,10年前有腔隙性脑梗塞病史。有高脂血症病史未给予降脂药物治疗。

动态心电图示: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早搏(次)。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右房增大,左房(46mm×53mm×70mm),室间隔增厚(13mm),EF58%,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反流(轻度),升主动脉增宽,肺动脉及分支稍增宽。

2.射频导管消融策略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2C3L术。

3.手术过程

患者局麻后穿刺双侧股静脉,经左侧股静脉6F鞘管置入IBI10极于CS内,右侧股静脉置入8F鞘管两支,经右侧股静脉途径置入8.5FSL1长鞘,穿刺房间隔成功,给予肝素U,LA-PV造影未见异常,置入NavistarST桔把消融导管进行双侧CPVA、Roofline、MAI、CTI、CS内消融,仍为房颤,给予J同步电转复为窦律,之后继续MAI、CTI、PV补点消融。单导管联合LASSO环肺电极验证双侧PVI,单导管验证顶部线阻滞,起搏标测验证CTI达到传导阻滞(CS9-10起搏SA间期=ms);起搏标测验证MAI达到传导阻滞(CS1-2起搏SA间期=ms)。术中测定ACT值并调整肝素用量,共用肝素U。

图4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2C3L术

4.手术难点

该患者的主要难点是房颤持续时间长,已有4~5年,心肌肥厚、心房容积特别大,左房容积达ml。

5.专家点评

医院陈琦教授认为,本例持续性房颤病例结果非常漂亮,过程很精彩,首先,他们采取了单导管进行消融和标测,节约了费用,潜在地提高了肺静脉的隔离效率及稳固性,整个手术除造影外,没有踩一脚线,医生手术中非常轻松,不用穿铅衣,并大大减少了射线对病人的危害,这除了需要熟练的手上功夫外,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做为后盾。

其次,采用了2C3L消融术式,保证了消融线完整的阻滞,高度模拟了外科迷宫手术术式,最大程度复制了外科手术的高成功率。

第三,术中采用的一些导管技巧也让大家耳目一新,如采用LASSO电极配合消融导管进行三尖瓣峡部消融等。通过手术观摩及术中交流,对规范导管操作,提高导管操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链接:

医院:两例房颤导管消融演示,分享经验,开阔思路

医院: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根据病史长短选择手术策略

刘启明: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何选择?

李毅刚:房颤血栓预防,药物、左心耳封堵还是导管消融?

53位项目组专家,23家培训基地,房颤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启动

姚焰:如何把握房颤导管消融适应证?

吴书林:房颤抗凝治疗新指南、新观点

明日直播:医院主场、手术专场!

7天7个主会场日程、6天手术专场日程、直播观看途径,尽在此!

刘旭:规范、安全、随访、质控,"一个都不能少"

吴书林:提升房颤管理水平,离不开省市县社区“四级联动”

姚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董建增:人员培训、患者管理,采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必由之路

马长生:“规范、提高”,房颤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的主题

6家医院,7个主会场,全程网络直播,开创会议新模式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岑聪┆美编柴明霞┆制版田新芳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