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可谓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它让很多孩子失去了笑容,
同时还失去了孩童时该有的追逐玩闹。
面对这个冷酷的杀手,
我们自然不能让它逍遥法外!
如何让它缴械投降?
近日,
医院就拯救了这样一位小患者……
年10月18日,医院小儿心脏科韩波主任团队为一名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并狭窄的3岁幼儿成功实施了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这是我省首例幼儿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标志着我院小儿心脏科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患儿为3岁男孩,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二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狭窄,跨主动脉瓣峰压差为79mmHg,经过小儿心脏科全科讨论及充分术前准备,韩波主任决定为患儿实施PBAV。
年10月18日上午8:30,手术在介入中心实施,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主任李奋教授的指导下,韩波主任团队先后选用12×40mm和15×40mm球囊导管扩张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时同时右心室临时起搏,术中心脏超声科主任朱梅教授全程做床旁心脏超声监测,扩张后即刻跨主动脉瓣峰压差由79mmHg降至28mmHg,手术效果良好,顺利完成。实际手术时间仅半小时,患儿安全返回病房,无任何并发症。
球囊扩张时腰凹明显
球囊扩张后腰凹消失
球囊扩张后超声测量跨瓣峰压差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S)是由于主动脉瓣胚胎期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性病变,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6%。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是引起儿童AS的主要原因,70%~85%的儿童AS其瓣叶为二叶瓣畸形。AS患儿可出现活动后气促、胸痛、心绞痛、晕厥等症状,严重狭窄者可发生猝死。目前PBAV己成为儿童先天性AS的首选治疗方法,一般推荐对跨主动脉瓣峰压差超过50mmHg的患儿进行介入治疗。PBAV是一种手术风险较大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死亡率为3%。目前国内开展儿童PBAV的医院和手术数量均有限,文献报道,儿童先天性AS的PBAV可获得良好的近期和中长期效果。
供稿:小儿心脏科姜殿东
医院官方订阅号
sdslyywgw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