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古今研究川芎 [复制链接]

1#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2、《名医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3、《本草便读》:“辛甘微苦,力能解郁调经;润泽且香,功可和营理气。愈头风之偏正,性喜上升;补肝燥之虚衰,善通奇脉。温宣之性,能疏血分风寒;走窜无方,防劫阴中元气。”

4、《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5、《本草分经》:“辛温升浮,入心包肝,为胆之引经,乃血中气药,升阳开郁,润肝燥补肝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和血行气搜风,散瘀调经疗疮,治一切风木为病。”

6、《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7、《本草经解》:“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8、《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9、《本草新编》:“功专补血。治头痛有神,行血海,通肝经之脏,破症结宿血,产后去旧生新,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

10、《本草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11、《雷公炮制药性解》:“上行头角,引清阳之气而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以调经。久服令人暴亡。”

12、《药性切用》:“升清阳而开诸郁,润肝燥而补肝虚,上行头下行血海,乃搜风散滞,止痛调经之专药。”

13、《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其用有二∶上行头角,助元阳之气而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以调经。”

14、《外科全生集》:“主一身气血,开郁去瘀血,调经种子,排脓生肌,头风目泪,多涕,去湿。”

15、《顾松园医镜》:“主头痛面风,止泪出涕多。去瘀生新,长肉排脓。”

16、《医学入门》:“川芎辛温行血气,止头疼破血海瘀,更散心郁治痈疽,风寒湿痹亦能去,叶名蘼芜治老风,又主咳逆及蛊疰。”

17、《本草经集注》:“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猝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18、《长沙药解》:“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行经脉之闭涩,达风木之抑郁,止痛切而断泄利,散滞气而破瘀血。”

19、《本草汇言》:“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

20、《本草崇原》:“芎穹辛散温行,不但上彻头脑而治风,且从内达外而散寒,故寒痹筋挛、缓急可治也。”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欧当归内酯A、藁本内酯、3-丁酜内酯、丁烯酜内酯、川芎内酯、新蛇床内酯、双藁本内酯、川芎嗪、阿魏酸、咖啡酸、川芎酚等。

2、作用:本品有抗心肌缺血、改善血液流变、抗脑缺血、解热、镇静等作用。

3、药理:

1)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

2)川芎煎剂一定浓度时可使离体蟾蜍和蛙心脏收缩振幅增大、心率稍慢。

3)川芎水提液及其生物碱能扩张冠状和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4)川芎、川芎总生物碱和川芎嗪能使麻醉犬血管阻力下降,使脑、股动脉及下肢血流量增加。川芎生物碱、酚性部分和川芎嗪能抑制氯化钾与肾上腺素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条的收缩作用。

5)川芎嗪延长在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凝聚时间,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6)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

7)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