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疫情过后,怎样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06/

引言:

年,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成了全民偶像,全网刷屏。

青春的脸被勒出深深的伤痕;“密不透风的隔离衣,一穿就是分钟”;累极了倒地就睡着了......

医护人员身着白色战衣,逆行出征,奔赴抗疫前线,与死神仅隔一线之间挽救生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疫情宅家,我看了英国喜剧作家亚当·凯写的《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医院各种奇葩事情爆笑的同时,我看到了医生这个职业背后的笑与泪、责任与压力、无奈与心酸。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重新理解了医生这个职业。

作者亚当·凯,年开始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从业6年,从实习医生一步步做到副主任医生,亲身经历了医生的喜怒哀乐。

年,亚当将6年的妇产科医生经历写成《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被译成33种语言,畅销全世界。

《金融时报》评价这本书是“一份真诚又让人大笑的告白。”因书中大胆揭露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该书甚至还惊了英国卫生部。

医护人员面临着工作强度大、晋升缓慢、身体状况差、医患关系紧张等多重压力,常常会产生疲惫感,进而产生辞职的想法。

比如本书作者亚当,年辞职,从一名妇产科医生转行成为一名独立情景喜剧演员。

艾瑞咨询年发布的《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中称,中国医生离职潮频现,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

图片来源网络

从业者在工作的重压之下,往往身心疲惫,精力耗竭,就是我们常常吐槽的“身体被掏空”的感觉,这种疲惫感就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常常产生在与人接触较多的行业,比如医生、教师、警察等等行业。我们试图以职业倦怠高发人群——医生为例,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探寻避免和解决职业倦怠的主观方法,如何避免和应对职业倦怠,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01职业倦怠普遍存在,背后隐藏的是不为人知的职业压力

A.什么是职业倦怠?

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后,许多人会产生疲惫感,甚至是厌倦感。

相信许多人对此都深有体会: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陀螺,凭着惯性在滚动,没有动力,也没有冲劲,不幸福,不快乐,亦没有满足感和获得感。

年,美国精神分析学者Freudenberge发现许多工作者因为工作本身过多的感情要求以及自身对工作的过程投入而导致出现身心耗竭的状态,并将之命名为“职业枯竭”。这种“职业枯竭”就是职业倦怠。

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感患者称为“组织睡人”。

图片来源网络

心理学上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应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衰竭状态。

身体耗竭的特征为精力不足、长期疲劳、虚弱、生理和心理上的抱怨,情感衰竭涉及个体的无助感和无望感等,心理耗竭则指对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负面态度的形成。

职业倦怠感普遍存在。

《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70%的中国职场人轻微倦怠,13%的人重度职业倦怠。

许多从业者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职业倦怠期,它或许并没有那么明显,只是感觉“不那么想上班”而已,一般会认为不过是一段时间的疲惫感。然而,这种疲惫感已经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状态。

B.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常常出现在医生、教师、警察等等行业,这类从业者往往与人接触较多,工作是“面对面地为有情感的人提供服务”,如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医生的服务对象是身体出现状况的病患,而警察的工作也需要面对许多人。

由于工作对象是人,从业者无法在工作中勉强“凑合”,因此容易处于高度压力之下,久而久之,便产生极大的工作压力。

图片来源网络

亚当在《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中写道:

医生是手握母亲和婴儿生死大权的人——一名伟大的医生得有颗肥大的心脏和扩张的主动脉,才能不断把涌溢的同情心和善意泵出给这个世界。因为无论多么谨慎,悲剧总有一天会重演。你无处可逃,你拼尽全力,却还是要接受一个无力挽回的悲伤结局。

医生的职业倦怠不分国别,美国医生年平均职业倦怠率为46%(不同专科医生职业倦怠率不同,一线医生的职业倦怠高达65%);84%的英国医生认为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

教师也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曾有过几年的从教经历。起初“初生牛犊不怕虎”,然而几年后,被寄予的希望越多,担任的职责越多,压力越大,从内心深入产生强烈的无力感和疲惫感。

许多曾经的同行吐槽,当老师并不是有多累,而是“心累,这种”心累“,就是职业倦怠。

此外,由于直接从事“助人”工作,心理医生和警察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02.职业倦怠表现出来的身心衰竭,导致工作水平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

A.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在《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一书中,作者成刚将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归纳为三种:

情感衰竭,指的是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去人格化,指的是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离申请等。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的是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的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繁琐事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社会而言,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会带来诊疗的负面影响,引发医患关系紧张;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带来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疏离。

有些人的职业倦怠是某个时期的短期症状,而大多数人无法从这个倦怠期脱离出来。于是,带着职业倦怠继续从事这一行业,常常会形成恶性循环,使从业者在该工作岗位上走向消极和平庸。

对从业者个人来说,职业倦怠会阻断我们与工作之间的联结,使我们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甚至产生厌倦感,产生离职的念头并最终离职,严重者可能自杀。调查表明,医生的自杀率要比普通人高。

职业倦怠造成的另外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家长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从事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在中国,医生家长反对孩子将来从医的比例高达71.65%。

B.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成刚在《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一书中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工作过量或不足、团队是否相互支持、与同事或上司价值观冲突、经济报酬或者精神报酬是否合理、是否掌握工作上的控制感、工作量及晋升报酬等是否公平。

亚当说:

想了解每周工作97小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买不起房的可怜时薪、被怀疑出轨的高负荷工作、浑身沾满海啸般喷发的各种人体体液、得不到夸赞的救人日常、极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年的《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表明:

医生工作强度高,晋升缓慢且压力大:77%的医生表示曾一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43.5%的以上表示每月最长留宿8次以上;工作学习无止境,医生生活质量堪忧:42.7%的医生在休息时间经常学习充电;83.4%的医生用餐时间不固定;43.4%的医生因工作太忙无法建立运动习惯;工作过多劳累,医生健康无保障:2.2%的医生潜在肥胖概率大;多数医生常患有的过劳病,如肠胃炎、肩颈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偏头痛;61.5%的医生受医患关系困扰;付出≠回报,身心俱疲选离职:71.6%医生每月工资不足元;54.4%的医生认为自己的成就与付出不匹配;29.9%医院常发生医闹事件。

上述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辞职,转而从事其他的行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常,繁重的工作量、过大的工作压力是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比如,公务员队伍常常吐槽的“五加二,白加黑”,比如常常不能按照国家规定法定假日休息的私营企业职工等等。

03降低职业倦怠,医院里

A.选择自己的热爱,从根源上降低职业倦怠

对待工作的热情往往来自于找到专业对口,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岗位。

通常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还处于懵懂之中。大多数人,并不是自主地做出职业选择。我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热爱的职业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亚当在书中写道:

就我本人而言,记忆中我从没有积极主动地做出过医生这个职业选择,怎么说呢,这个职业好像就是我人生的默认选项——比如手机默认的马林铃声,电脑自动选择的山峰照片桌面背景。我在一个犹太家庭长大,就读的是那种像香肠工厂一样批量生产医生、律师和内阁成员的学校;还有,没错,我老爸就是个医生。

因此,对于亚当来说,当医生,“显面易见,不必言说。”

例如我,家里的许多亲戚都是教师,这些亲戚的孩子、我的同龄人也即将成为教师。在家人眼里,女孩子当个教师是极好职业选择。故而,从小我就被”内定“为一名教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多数人都是像亚当和我这样,在心不甘情不愿之下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你可能会说,这种情况下的选择的职业也有可能是你热爱的职业,但不得不说,这种可能性极小。况且,这无论如何不是你自己选择的职业,心里总是难免生出许多勉强来。

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选择,往往会容易半途落跑,重新做出职业选择。比如亚当,选择当一名喜剧演员、喜剧作家;同样曾经当过医生的渡边淳一,在35岁那年弃业选择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而我,选择辞职离开了教师队伍。

当然并不是说,遵从自己的内心所选择的职业便不会产生职业倦怠,我们深信,内心里真正热爱的事业即便让我们感觉疲惫,我们也会努力从疲惫中挣脱出来,走得更远。

B.医院里

行业从业者的稳定,对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要建立公平的架构和文化价值观,重视心理健康管理,才能把从业者留在工作岗位上。

从组织层面上,需要倡导公平理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在《社会交换的不公平》一书中提出一种激励理论。公平理论认为:

一个人因工作成绩而取得报酬后,不仅关心自己所得到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要通过主观评价自己相对于他人的投入(包括诸如努力、精力、教育、时间等许多因素),来判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公平。

通常,人们会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贡献和报酬的关系,认为自己做出的贡献值得的报酬应该更高,而对比之下别人所做出的贡献不应该获得那么高的报酬。

组织层面在倡导公平时,要在从业者中间树立正确可参照的贡献和报酬标准,树立正确的比较观。

彼得原理认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趋向于”爬“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将一个员工提拔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中,这对组织和个人都是一种损失。因此,组织者不应该将职位的晋升作为对员工的主要奖励,应该加大增加薪资、获得休假等奖励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将从业人员留在工作岗位上,医院里,医院以及保障国家医疗体系健康发展的*府机构,都要为此做出努力。当然,身为医生,亦责无旁贷。

医院和*府机构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医生待遇,减轻晋升压力。年,各省就对医生职称评审规定进行了调整,将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外语、计算机、论文的权重降低,突出对临床技术的考核。北京新医改则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促进医生薪酬合理健康增长。

改善医患关系,增强医生的信心,则需要*府、媒体、医生、患者多方的共同努力。

亚当写道:

我告诉一位病人,他得等到下周才能做上核磁共振,他听后威胁说要打断我的腿。我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太好了,这样就能歇几周病假了。

患者要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理解医生不是万能的神,要理解医生的有限精力,而医生则需要做更多的沟通,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每个病人都想要这样的“冷面笑匠”医生!再也没有人能像亚当凯一样,在哭笑之余将年轻医生的滑稽、心碎与勇气描述得如此走心!更重要的是,他让人感受到幽默外壳下柔软坚强的医者之心,教人珍惜生命、有勇气面对苦痛人生!

职业倦怠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作为“外行”,我们需要给予“内行”的人更多的尊重、理解,而“内行”的人要对不明所以的“外行”多一些包容和沟通。各行业从业者之间彼此尊重对方的赖以生存的“手艺,并给予彼此应有的地位,行业才能不断发展,彼此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前一天,一个当医生的朋友从前线归来,我们结伴去迎接他。看到亲人和迎接他的人群,向来喜怒不言于色的他,眼泪悄然滑落。那一刻,我相信,他的心是温暖的。

此刻,医生是全民英雄。我们当铭记此刻,铭记医护人员逆行坚定的身影,铭记他们洒下汗水,铭记那些在抗疫中失去生命的英雄。

我们当永远铭记,并永远感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